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4116)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伯耿王文俊朱世平茹婧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半连续
  • 2篇阳离子聚丙烯...
  • 2篇聚丙烯酰胺
  • 2篇RAFT
  • 2篇丙烯
  • 1篇动力学
  • 1篇星型
  • 1篇星型聚合物
  • 1篇阳离子型聚丙...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释放
  • 1篇乳液
  • 1篇乳液聚合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液
  • 1篇酸酐
  • 1篇中药
  • 1篇马来酸酐
  • 1篇聚丙烯
  • 1篇共聚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2篇麦克马斯特大...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大学衢州...

作者

  • 4篇王文俊
  • 4篇李伯耿
  • 2篇朱世平
  • 1篇茹婧

传媒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半连续RAFT反相乳液共聚合制备星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被引量:7
2013年
首次提出采用"臂先"方法的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AM)的半连续RAFT反相乳液共聚合方法制备星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sCPAM),该聚合物具有阳离子链段集中在含超支化聚丙烯酰胺(PAM)核的臂末端的结构。通过控制AM和BisAM的加料以及AM与RAFT链转移剂的比例,合成了不同臂长、超支化PAM核及臂末端阳离子组成的sCPAM。研究表明在使用BisAM与AM和DMC摩尔比为2~5:1600的低二烯类单体用量条件下,高效制备了臂数为2.5~6.9、星型聚合物含量高达92.9%的sCPAM。TiO2浊液絮凝研究表明提高星型结构含量以及臂末端阳离子密度的sCPAM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絮凝性能优于具有更高阳离子度与分子量的线性无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工业絮凝剂C535M。
郭含培王文俊李伯耿朱世平
关键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星型聚合物
半连续RAFT分散聚合定制核壳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传统絮凝剂以高分子量、线性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无规共聚物(CPMA)为主,但存在阳离子电荷利用率低、溶解时间长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RAFT水相分散聚合方法,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与丙烯酰胺(AM)RAFT水相溶液聚合定制的DMC/AM无规共聚物为大分子链转移剂(mCTA)和分散聚合稳定剂,并通过半连续滴加二烯类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定制超支化聚丙烯酰胺为核、阳离子共聚物为臂的核壳型CPAM。通过改变m CTA的链长和离子度及分散聚合过程中AM的添加量,定制了具有不同结构的CPAM,探究了CPAM结构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并与工业絮凝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核壳型CPAM在更低的使用量下就具有了更好的絮凝效果,且易溶解。结构可控的核壳型CPAM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黄博刘平伟李伯耿王文俊
关键词: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RAFT聚合分散聚合
球形扩散控制体系中药物释放的建模及优化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球形扩散控制体系中的药物释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借鉴反问题求解思路,利用混合Newton-Tikhonov正则化方法,优化体系中初始药物浓度分布以及扩散系数分布,实现不同的目标药物释放。在固定扩散系数条件下,优化了实现拟恒速、速率线性降低及先增后恒速的非线性释放目标的初始药物浓度分布;还优化了不同初始药物浓度分布条件下的体系扩散系数分布,以期达到拟恒速释放。研究表明:通过优化球形基质体系中药物的初始浓度分布或扩散系数分布,体系的药物释放可达到释放的目标要求;通过简单的外层无/少药物负载的初始浓度设计,优化扩散系数的体系可有效解决"突释"问题。
黄建敏王文俊李伯耿朱世平
关键词:药物释放
丙烯酸-马来酸酐半连续水溶液共聚动力学及模型
2013年
以过氧化氢为引发剂,在120℃进行丙烯酸和马来酸酐半连续水溶液共聚反应,通过改变丙烯酸和过氧化氢的加料时间以及过氧化氢用量,研究不同半连续操作对单体转化率、分子量等共聚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同时考察聚合过程中马来酸异构化和水合生成富马酸和苹果酸的副反应。结果表明,延长丙烯酸和过氧化氢的加料时间或增加过氧化氢用量,可有效地提高马来酸酐的转化率,减少富马酸和苹果酸的生成。在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丙烯酸和马来酸酐半连续水溶液共聚数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动力学数据相匹配。
茹婧王文俊李伯耿
关键词:丙烯酸马来酸酐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