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43006)
- 作品数:12 被引量:76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晓彤孙兆林桂建舟刘丹宋丽娟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5年
-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在分离提纯、材料制备、化学反应、环境保护和分析化学等方面的应用。
- 段林海张晓彤唐克孙兆林
-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分离提纯化学反应分析化学
- 环戊烷和环己烷在silicalite-1分子筛上的热脱附行为被引量:5
- 2005年
- 采用智能质量分析仪(IGA)及TG/DTG法研究了环戊烷和环己烷在硅沸石silicalite-1上的热脱附行为。当环戊烷在silicalite-1上吸附量小于 4m/uc时,TG/DTG曲线表明环戊烷在silicalite-1上存在一个脱附过程。吸附量大于 4m/uc,TG曲线显示热脱附过程明显分为两个阶段,DTG曲线中出现两个明显的脱附峰,彼此分离。环己烷在silicalite-1上只存在一种脱附过程,DTG曲线只出现一个脱附峰。从环戊烷和环己烷的热脱附曲线中也可看出,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脱附峰温逐渐向高温方向偏移。
- 代敏班红艳张晓彤宋丽娟孙兆林
- 关键词:SILICALITE-1热脱附
- 苯在Silicalite-1分子筛上的吸附和脱附被引量:2
- 2005年
- 采用重量法研究了苯在silicalite-1分子筛上303 K时的吸附和室温至400℃的热脱附行为.结果表明苯在303 K时的吸附和脱附等温线有两个台阶,并且出现了滞后环.DTG曲线展示了当每单位晶胞吸附量小于4个分子时只有一个热脱附峰;而当每单位晶胞吸附量大于4个分子时有两个热脱附峰,并且在TG曲线上每单位晶胞吸附量为4个分子处有一个拐点.DTG曲线揭示了苯在silicalite-1上存在两种吸附位置,吸附在不同位置上的分子之间存在平衡关系,不同升温速率对热脱附几乎无影响.
- 班红艳代敏张晓彤桂建舟宋丽娟孙兆林
- 关键词:脱附SILICALITE-1热重苯
- 酸性离子液体中环己烯催化氧化合成己二酸被引量:23
- 2006年
- 在无任何有机溶剂和卤素的条件下,以H2O2为氧化剂,Na2WO4.2H2O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离子液体中环己烯直接氧化合成己二酸的反应。在酸性离子液体1-甲基-3-(4-磺酸基丁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CH2)4SO3HMIm]TSO)中,其物质的量为7.5 mmol时,环己烯转化率为100%,己二酸选择性为96.7%,分离收率达92.3%。这一结果和目前研究相当或更好,且反应结束产物通过简单方式分离后,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
- 桂建舟刘丹丛晓辉陈晓梅张晓彤孙兆林
- 关键词:离子液体催化环己烯己二酸
- 分子模拟在分子筛催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04年
- 总结了分子力学、量子力学以及其组合方法在分子筛催化研究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不同的分子力学方法在分子筛吸附研究中的应用 ,并重点介绍了量子力学方法的相关软件及其应用。详细阐述了采用量子力学方法研究分子筛的酸度 ,探测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 ,预测酸度、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分析探针分子在分子筛中的吸附结构 ,探讨催化反应的机理等分子筛催化各领域的工作。同时介绍了量子力学和分子力学的组合方法的应用 ,及其优点和在分子筛催化体系模拟中良好的应用前景。
- 刘丹张晓彤桂建舟孙兆林
- 关键词:分子模拟催化分子筛
- 苯在Silicalite-1分子筛上的吸附被引量:4
- 2004年
- 采用重量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苯在Silicalite - 1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参数 ,考察了苯在Silicalite- 1上的吸附性能。考察结果表明 ,苯在Silicalite - 1上吸附行为很复杂 ,苯分子首先吸附在Silicalite - 1分子筛的交叉孔道处 ,其次是直孔道和正弦孔道。当吸附量大于 4m .(u .c.) -1时 ,吸附在分子筛孔道的苯分子发生了重排。苯在Silicalite - 1分子筛的吸附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吸附等温线的形状由I型过渡为IV型 ,并有滞后环出现。根据苯在Silicalite - 1上的吸附等温线而计算出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参数 (吸附热 (Qst)、自由能变 (ΔG)、熵变(ΔS)、熵 (Sa) )可知 ,吸附量的大小对热力学参数的影响很大。由于吸附质的吸附量的不同 ,吸附质 -吸附质和吸附质 -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不同 ,苯在Silicalite- 1上的Qst、ΔG、ΔS、Sa 随吸附量的变化曲线复杂。
- 孙兆林代敏段林海张晓彤班红艳宋丽娟
- 关键词:重量法苯吸附等温线热力学性能
- GBP神经网络在改性石蜡性质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4年
- 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中引入动量因子和非线性敏感度因子 ,并实现其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整体误差的变化对非线性敏感度因子进行动态调整。首次采用GBP模型对改性石蜡的 2 5℃针入度和 1 0 0℃运动粘度进行了预测 ,2 5℃针入度预测的绝对误差 (A .D .)不超过± 0 .6 ( 1 0 -1 mm) ,标准偏差为 0 .5 4 ;1 0 0℃运动粘度预测的绝对误差 (A .D .)不超过± 1 .0 76mm2 /s ,标准偏差为 0 .5 8。结果表明 ,GBP神经网络算法适用于改性石蜡 2 5℃针入度和 1 0 0℃运动粘度的预测 ,可用于指导特种蜡产品的研制和生产 ,从而减少石蜡调合试验及相应的改性石蜡性质测试的次数 ,节省人力物力 。
- 张晓彤李兴明代敏刘丹刘荣江孙兆林孙挺
-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针入度运动粘度
- 微波多相催化反应系统的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介绍自行设计的蓝宝石单晶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微波辐射多相催化反应系统 ,由微波辐射子系统、控制子系统、产物分析子系统三部分组成。利用蓝宝石单晶光纤温度计测温 ,通过调整模糊PID控制器参数控制微波辐射输出功率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 张晓彤李孝国兰立柱桂建舟孙兆林
- 关键词:多相催化反应微波辐射单晶气相色谱
- 环烃在Silicalite-1分子筛上扩散的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采用重量法测定了环烃在Silicalite-1分子筛上的扩散动力学曲线,计算了扩散系数、扩散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吸附质在Silicalite-1上的扩散系数受温度、吸附质浓度、吸附质分子尺寸等因素的影响.在吸附量大致相同的条件下,扩散系数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对二甲苯>苯>环己烷.
- 班红艳彭军张晓彤宋丽娟孙兆林
- 关键词:重量法SILICALITE-1环烃
- 不同金属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的DFT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CO分子在M (10 0 ) (M代表Cu、Ag、Au、Pd和Pt)表面上的吸附行为和吸附在金属表面上的H2 O分子的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CO在金属表面吸附后,C─O键长均在0 .114 3~0 .116 0nm (气相为0 .112 8nm)内,C─O键都不同程度地伸长了,表明它们削弱了C─O键,活化了CO分子。在对C─O键长、表面结合能(EB)、电子集居数等的分析中得到各表面对CO的吸附强度以Pd(10 0 )、Pt(10 0 )、Cu(10 0 )、Ag(10 0 )、Au(10 0 )顺序减弱;同时将此表面结合能、d电子转移数分别与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活性数据进行了关联,说明铜具有最好的活化性能。通过对水分子在不同金属表面上的解离过程的活化能研究发现,各表面对应的能量势垒以Au(10 0 )、Pt(10 0 )、Ag(10 0 )、Pd(10 0 )、Cu(10 0 )顺序下降,从而进一步解释了金属铜的催化活性优于其它金属催化剂的原因,此结论与实验结果相符。
- 赵国利刘丹刘实张晓彤桂建舟孙兆林
- 关键词:一氧化碳过渡金属水煤气变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