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3A03-12)

作品数:23 被引量:103H指数:6
相关作者:吴波乔长江荆亚涛韩力维沈朝勇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7篇混凝土
  • 13篇钢筋
  • 12篇钢筋混凝
  • 12篇钢筋混凝土
  • 9篇耐火
  • 6篇高温
  • 5篇碳纤维布
  • 5篇纤维布
  • 5篇混凝土柱
  • 4篇异形柱
  • 4篇耐火极限
  • 4篇混凝土梁
  • 4篇全过程
  • 3篇性能试验
  • 3篇温下
  • 3篇耐火性
  • 3篇耐火性能
  • 3篇火灾
  • 3篇防火
  • 3篇高强

机构

  • 23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江西省电力设...
  • 1篇广东水利电力...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科贸职业...
  • 1篇上海市工程结...

作者

  • 22篇吴波
  • 5篇乔长江
  • 3篇荆亚涛
  • 2篇周鹏
  • 2篇周福霖
  • 2篇沈朝勇
  • 2篇韩力维
  • 2篇陈书良
  • 1篇谭平
  • 1篇李毅海
  • 1篇梁悦欢
  • 1篇王军丽
  • 1篇卢锦钟
  • 1篇林忠明
  • 1篇魏德敏
  • 1篇李杰
  • 1篇黄玉龙
  • 1篇刘汾涛
  • 1篇万志军
  • 1篇王帆

传媒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防灾减灾工程...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工程抗震与加...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约束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开展了3榀单层双跨约束钢筋混凝土框架在ISO834标准升温过程下的明火试验,考察了框架的高温反应及其破坏形态,分析了约束钢筋对框架耐火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由于框架梁的高跨比较大,框架在荷载和高温作用下的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框架梁的剪切破坏,破坏区基本集中在加载点与柱顶之间的斜向区域;(2)在框架梁破坏的最后时刻,由于其跨中挠度急速增大,梁内纵向钢筋将以类似悬链索的形式发挥作用;(3)约束钢筋虽然在升温中、前期对左、右框架边柱顶端之间相对距离的增大效应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框架的耐火极限影响不大。
吴波卢锦钟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耐火性能
用于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性能试验被引量:5
2011年
加固结构中,加固材料与构件表面之间通常采用高温性能很差的环氧类胶粘剂,为提高该类结构的抗火性能,改用无机类胶粘剂是有益的。为此,本文将广东产高岭土煅烧活化后加入碱性激发剂,在常温常压下制备成拟用作胶粘剂的地聚物。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高岭土煅烧温度、恒温时间、水玻璃溶液浓度、水玻璃模数、水胶比对地聚物抗压强度、净浆流动度和凝结时间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经800℃煅烧且恒温3h的高岭土,在浓度40%和模数1.0的水玻璃溶液激发下,水胶比为0.65时可制备出3天抗压强度48.5MPa、28天抗压强度51.2MPa、净浆流动度158mm、温度15℃和相对湿度70%时初凝时间约2小时的地聚物,可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吴波房帅
关键词:地聚物抗压强度净浆流动度
隔震橡胶支座防火保护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隔震橡胶支座的耐火性能通常较差,威胁着隔震结构(特别是层间隔震结构)的火灾安全。在ISO 834标准升温条件下,通过2个采用厚型防火涂料的隔震橡胶支座的明火试验,对比分析了隔震橡胶支座在火灾前、后的力学性能。利用ANSYS软件,分析了试验支座的内部温度场,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采用厚度50mm的防火涂料和相应构造措施进行保护处理的隔震橡胶支座,在持续3h的明火试验后,无铅芯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的表观特征均无明显变化,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与受火前相比变化幅度均小于8%,水平极限变形能力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验证了隔震橡胶支座防火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吴波韩力维周福霖沈朝勇谭平
关键词:隔震橡胶支座防火保护
不同饰面材料高强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对8根装饰有不同饰面材料的高强混凝土柱式构件进行ISO834标准升温条件下的明火试验,考察了饰面材料对构件表面混凝土爆裂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饰面材料高强混凝土构件的内部温度场,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饰面材料的引入虽然延缓了构件表面混凝土的起爆时刻,却加重了其爆裂程度;双层防火板可较好地抑制构件表面混凝土的高温爆裂;将饰面材料折算为等效混凝土的做法,总体上可较好地反映饰面材料对构件截面温度场的影响.
吴波李杰黄玉龙王帆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饰面材料温度场耐火性能
混凝土约束梁升降温全过程的耐火性能试验被引量:14
2011年
为揭示约束混凝土梁的升降温全过程火灾行为,开展了8根约束梁的明火试验,考察了升降温作用下梁端轴向和转动约束、荷载比、升温时间等参数对约束梁高温变形及内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升降温过程中试件轴力呈现出先较快增大而后逐渐减小并渐趋平缓的趋势,降温结束后仍存在明显的残余轴压力,试验过程中各试件的最大轴力比约0.05―0.1;2)升温时间对试件左、右两端弯矩最大值的平均值影响有限,即该最大值的平均值基本上在升温60min内就已达到;3)转动约束刚度比改变对试件左、右两端附加弯矩最大值的平均值影响不大。
吴波乔长江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约束梁耐火试验
表面设置防火涂料高强混凝土的高温爆裂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4组28d抗压强度为82.6MPa且外包不同厚度非膨胀型隧道防火涂料的高强混凝土试块的高温试验,研究了其爆裂状况随防火涂料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防火涂料厚度为20mm时,高强混凝土试块均未发生高温爆裂,试块表面所经历的最高温度仅369~405℃;当防火涂料厚度为10mm时,高强混凝土试块均发生了较剧烈的高温爆裂.与其他方法相比,采用非膨胀型隧道防火涂料不仅可有效抑制高强混凝土的高温爆裂,同时施工方便、适应性好.
吴波周鹏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高温
约束混凝土柱升降温全过程的弯矩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SAFIR程序,进行了约束混凝土柱升降温全过程的弯矩分析,考察了截面边长、配筋率、升温时间、转动约束刚度比等参数对ISO834标准升降温过程作用下约束混凝土柱半高处弯矩的影响规律,并与单调升温时的相应规律进行了对比.通过对192种工况的计算分析,给出了该类构件半高处弯矩变化系数的实用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升降温过程中,无转动约束柱的半高处弯矩变化系数呈现出先逐渐增大再缓慢降低后渐趋平缓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于单调升温时一直增大的现象;升降温过程中,转动约束柱的半高处弯矩变化系数首先迅速减小继而缓慢降低后渐趋平缓,单调升温时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类似.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公式计算值与程序计算值的相关系数达0.992.
吴波乔长江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弯矩
碳纤维布抗弯加固混凝土梁的火灾行为被引量:6
2011年
对4根碳纤维布抗弯加固混凝土梁和1根未加固对比梁进行了明火试验,前者碳纤维布表面涂抹有非膨胀型防火涂料。试验考察了梁跨中裂缝对受拉钢筋温度的影响,以及防火涂料厚度相对较薄时加固梁的破坏形态、高温变形和耐火极限。试验结果表明:1)加固梁在达到耐火极限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挠度及裂缝宽度和深度较小,跨中裂缝对受拉钢筋温度影响有限;2)梁底混凝土的爆裂脱落可使加固梁的高温破坏位置发生显著改变;3)在实际荷载比不大于0.5的情况下,即使防火涂料厚度较薄(10mm~20mm),加固梁仍可达到2h一级耐火要求。
刘汾涛吴波魏德敏
关键词:碳纤维布混凝土梁火灾行为裂缝
碳纤维布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耐火性能试验被引量:12
2009年
通过一根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及5根碳纤维布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三面受火试验,探讨厚涂型防火涂料的厚度、荷载比、碳纤维布加固量等因素对碳纤维布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耐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该类构件的破坏形态大致可分为受弯破坏和弯剪破坏两类,常温下发生弯曲破坏的加固构件有可能在高温下出现破坏形态的转变;虽然加固构件所承受的荷载明显大于未加固构件,但由于防火涂料的保护,其耐火极限仍大于后者;碳纤维布加固量增加有可能导致加固构件的耐火极限延长,同时还可能涉及破坏形态的转变.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防火保护层,碳纤维布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耐火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吴波万志军
关键词:碳纤维布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耐火极限
轴向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火灾后剩余轴压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实际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柱在遭受火灾作用时会受到相邻构件的约束作用,其内力在升降温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由于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经修复加固大多仍可继续服役,积极开展约束柱火灾后的剩余性能研究是必要的。本文进行了16根轴向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方形柱、十字形柱、T形柱和L形柱各4根)标准火灾作用后剩余轴压刚度和承载力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钢筋混凝土柱的剩余轴压刚度随着受火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2)受火时间相同时,钢筋混凝土柱的剩余极限承载力随着初始轴压比的增大而减小,同时随着轴向约束刚度比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增幅10%左右;(3)受火时间相同时,柱剩余轴压刚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十字形柱>T形柱>L形柱;(4)受火时间约90min和110min时,不同试件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大致分别为0.4~0.5和0.33~0.43。
吴波李毅海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柱火灾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