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HB11YY010)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耿延宏潘桂娟朱玲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遗产
  • 1篇语言
  • 1篇语言保护
  • 1篇语言转用
  • 1篇政治
  • 1篇社会政治
  • 1篇视阈
  • 1篇文化
  • 1篇文化遗产
  • 1篇个案
  • 1篇个案分析
  • 1篇方言
  • 1篇方言保护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LANGUA...
  • 1篇濒危语言

机构

  • 3篇燕山大学

作者

  • 3篇耿延宏
  • 1篇潘桂娟
  • 1篇朱玲

传媒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扭转语言转用理论的个案分析及其启示
2014年
世界上大约有6000多种语言,目前有59%~90%的语言受到威胁,仅有600种语言处于安全状态.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代与代之间各种信息的载体,它的消失,必然给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造成损失.正因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各种关于语言保护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公约.世界各国也纷纷成立支持语言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机构和教育组织抢救和保护濒危语言,并发起了扭转语言转用的运动,通过政治、媒体或教育的手段来增加濒危语言使用者的数量.同时,少数族群为保护自己的语言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本文拟概述费什曼扭转语言转用(reversing language shift)理论及分析国外扭转语言转用实践的案例,给国内挽救濒危语言的研究者提供其对于语言保护的可借鉴意义,使语言得以继续传承.
耿延宏
关键词:语言转用个案分析LANGUAGE语言保护社会政治濒危语言
河北省语言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
2012年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中国有82种语言,1/4正在消亡。语言消亡加速语言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紧迫性。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河北省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保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保护和开发语言文化遗产的策略。
耿延宏朱玲
关键词:语言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方言保护的思考——以河北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存在方式,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受全球化、乡村工业化和现代都市化的影响,方言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方言一旦消失是很难再生的。方言的消失会导致地方文化的缺失,应采取多方位支持式、活态传承式和可持续发展式保护措施,延缓方言特征消失的速度,保护语言文化遗产。
耿延宏潘桂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