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OGL-200905)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相关作者:吴江平张锡辉张荧管运涛麦碧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底层鱼
  • 1篇底层鱼类
  • 1篇电子垃圾
  • 1篇鱼类
  • 1篇生物放大
  • 1篇生物富集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区
  • 1篇垃圾
  • 1篇PCBS

机构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罗孝俊
  • 1篇麦碧娴
  • 1篇管运涛
  • 1篇张荧
  • 1篇张锡辉
  • 1篇吴江平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广东电子垃圾污染区水体底层鱼类对PCBs的富集效应被引量:18
2011年
采用GC/MS分析方法测试了广东电子垃圾回收地水体沉积物中多氯联苯(PCBs)含量,并利用以前测定的底栖性鱼类(鲮鱼、鲫鱼和乌鳢)PCBs含量数据,计算了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BSAF)和生物放大因子(BMF),研究底栖性鱼类对PCBs的富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沉积物中总PCBs含量达到24.5~38.6μg/g干重,证实当地环境已受到PCBs严重污染.鲮鱼、鲫鱼和乌鳢的BSAF范围分别为0.05~2.52、0.01~1.20和0.01~5.03.根据乌鳢/鲮鱼和乌鳢/鲫鱼食物关系计算的BMF范围分别为0.14~2.23和0.14~4.93,其中大部分PCB同系物的BMF〉1,表明乌鳢对PCBs具有生物放大作用.BSAF及BMF均与PCBs的KOW和氯原子取代数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是控制其生物富集的主要因素.
吴江平管运涛张荧罗孝俊张锡辉麦碧娴
关键词:生物富集生物放大电子垃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