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CXZZ110538)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黎保清张凯王国兴嵇保中吴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桑天牛
  • 2篇天牛
  • 1篇幼虫
  • 1篇桑天牛成虫
  • 1篇桑天牛幼虫
  • 1篇生殖
  • 1篇天牛成虫
  • 1篇天牛幼虫
  • 1篇取食
  • 1篇取食行为
  • 1篇交配
  • 1篇交配行为
  • 1篇成虫
  • 1篇虫龄

机构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2篇嵇保中
  • 2篇王国兴
  • 2篇张凯
  • 2篇黎保清
  • 1篇吴华

传媒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桑天牛成虫生殖行为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在室内进行桑天牛成虫饲养,并对其取食、交配、产卵、刻槽等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桑天牛成虫在同一构树枝上取食时有部位选择行为,其先试探选择2~5个部位,选定后连续取食;雌虫的日取食量明显大于雄虫;成虫求偶交配行为分为求偶、抱对、交配、拆对等阶段;雌成虫刻槽产卵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可明显区分为位置选择、咬槽、产卵、封槽4个阶段。成虫取食高峰期为6:00—8:00,次高峰期为12:00—14:00,上午取食量占日取食量的一半以上;求偶时间可达78~148 s,平均约119.56 s;每次交配的持续时间为312~605 s,平均约445.62 s;雌成虫咬刻槽的时间为15~25 min,每产1粒卵的时间为3~5 min;桑天牛成虫在1 d内产卵最多的时间段是20:00—22:00,约占日产卵量的1/3;产卵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雌成虫交配后可持续产卵1个月以上。
黎保清嵇保中刘曙雯张凯王国兴
关键词:桑天牛取食行为交配行为
桑天牛幼虫龄数与划分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林间采样和室内养虫获取虫源,根据Dyar规律划分幼虫龄数,确定桑天牛幼虫有6龄,其中头壳宽度为最佳分龄结构。在确定幼虫龄数的基础上,对第1腹节背步泡突后横沟下方瘤突数、尾节刚毛数、上颚外侧刚毛数进行了观察统计,并对上述形态特征判别龄数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综合应用3项形态特征与Dyar规律划分的符合率为90.47%,上述形态特征可应用于桑天牛幼虫龄数的判别。
黎保清嵇保中刘曙雯王国兴张凯吴华
关键词:桑天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