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810)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祖国李炜邵毅刘靖陈景尧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上皮
  • 2篇化生
  • 2篇干眼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提取
  • 1篇眼病
  • 1篇眼用
  • 1篇眼用凝胶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移植物抗宿主
  • 1篇移植物抗宿主...
  • 1篇翼状胬肉
  • 1篇植物抗宿主病
  • 1篇上皮化
  • 1篇上皮化生
  • 1篇上皮细胞
  • 1篇术后
  • 1篇提取物
  • 1篇凝胶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篇刘祖国
  • 2篇李炜
  • 1篇何卉
  • 1篇肖辛野
  • 1篇董诺
  • 1篇林辉
  • 1篇陈景尧
  • 1篇刘靖
  • 1篇林志荣
  • 1篇吴护平
  • 1篇李程
  • 1篇邵毅
  • 1篇周彤
  • 1篇何欢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维生素A治疗苯扎氯铵诱导的小鼠干眼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探讨维生素A对苯扎氯铵诱导的小鼠干眼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研究。选用BALB&小鼠50只,使用0.25%的苯扎氯铵溶液局部点眼以诱导干眼。在第21天时根据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炎症指数等参数选择干眼表现程度相近的小鼠30只(60眼)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20眼)。A、B组分别使用5000IU/(g·mD维生素A微乳剂和空白微乳剂滴眼,C组为空白对照组。在治疗的第0、1、3、5、7天检测BUT和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眼表炎症程度及基础泪液分泌量。7d治疗结束后取出小鼠眼球,进行HE及过碘酸.希夫(PAS)染色,角蛋白10(K10)免疫荧光标记,以及WesternBlot检测角膜组织中K10表达水平。对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药物治疗的第0、1、3、5天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天时,A、B、C组BUT值分别为(4.20±0.89)s、(3.32±1.01)s和(3.28±0.74)s;其中A组的BUT值较B组和C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5,P=-0.002)。A、B、C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分别为3.74±1.31、5.47±1.81和5.83±1.54,其中维生素A微乳组较空白微乳组和空白对照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853,P〈0.01)。各组间的角膜炎症指数评分、基础泪液分泌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检查示维生素A组与空白微乳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其角膜上皮形态较规整;PAS染色示维生素A组杯状细胞数量更接近正常小鼠。维生素A组的角膜上皮层几乎均不表达K10.而空白微乳组及空白对照组呈阳性表达。Westem Blot检测示维生素A组角膜中的K10水平低于空白微乳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维生素A可以延长苯扎氯铵诱导的干眼小鼠的BUT,降低角膜上皮染色程度,抑制角膜上皮鳞状化生,�
何欢刘祖国肖辛野林志荣周彤何卉
关键词:干眼病维生素A鳞状上皮化生杯状细胞小鼠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骨髓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引起的中重度干眼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于骨髓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s)引起的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交叉设计研究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疾病专科门诊确诊为骨髓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引起的中重度干眼患者12例(24只眼)随机分为A组(6例12只眼)和B组(6例12只眼)。治疗第一阶段A组接受自家血清治疗,B组接受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待第一阶段治疗洗脱后(停药一个月)第二阶段A组接受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B组接受自家血清治疗。两组均加用0.05%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和0.1%氟甲松龙滴眼液治疗。分别在治疗前,第一阶段治疗后,第二阶段治疗前和第二阶段治疗后的各时间点检测并评定患者干眼主观症状、视力、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分析不同药物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使用非参数检验,两种药物间和不同给药顺序对症状体征影响的比较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方差分析。结果眼部症状视疲劳、干涩感、异物、畏光、疼痛、眼红、视力在自家血清(U=22.5,43.2,27.0,17.4,21.5,38.5,23.0,均P〈0.05)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U=33.0,24.5,29.0,40.5,26.0,36.0,51.0,均P〈0.05)两种药物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A、13组治疗后FL评分分别为2.00±1.00及3.00±1.50,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3.0,135.0;P〈0.01),通过交叉设计方差分析比较视疲劳、干涩感、烧灼感、畏光、疼痛、流泪、眼红、视力、FL、BUT以及SIt在两种药物间(F=1.45,2.43,2.14,1.91,1.63,0.51,1.19,0.68,2.75,0.77,1.23,均P〉0.05)和两种给药顺序间(F=3.17,2.62�
刘靖刘祖国邵毅陈景尧李炜林辉
关键词: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干眼综合征
翼状胬肉上皮鳞状化生与泪膜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患者眼表上皮的异常改变及泪膜稳定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对15例(15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前术后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5例翼状胬肉上皮细胞K10、K14、K19、MUC5AC、K16、Ki67和P6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结膜对照。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正常结膜上皮无表达的K10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吸光度(A)值为2017.51±2114.3。翼状胬肉上皮中K19的A值下降至3727.86±2544.73,MUC5AC下降至2080.48±2340.17,K14增强至6027.5±1058.32,与正常结膜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61,3.538,-6.151;P〈0.05)。增殖指标Ki67、P63和K16的A值分别为881.67±517.96、4247.96±2009.38和4455.62±2699.44。翼状胬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在常值范围内,泪液BUT平均值为(11.8±4.5)S,较术前的(5.6±2.9)s显著延长(t=-4.222,P〈0.05)。结论翼状胬肉上皮异常分化,以眼表上皮鳞状化生伴随增殖为主,破坏泪膜稳定,从而影响患者眼表功能。
董诺吴护平李程李炜刘祖国
关键词:翼状胬肉上皮细胞化生泪器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