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6020)

作品数:15 被引量:125H指数:8
相关作者:刘红军许国辉王秀海张民生陈友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6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水下三角洲
  • 6篇黄河水下三角...
  • 5篇波浪
  • 4篇液化
  • 4篇黄河
  • 4篇黄河口
  • 4篇波浪作用
  • 3篇地貌
  • 3篇地质
  • 3篇水槽
  • 3篇水槽试验
  • 3篇微地貌
  • 3篇黄河三角洲
  • 3篇工程地质
  • 2篇团聚体
  • 2篇浅表
  • 2篇微团聚体
  • 2篇固结
  • 2篇粉土
  • 2篇粉土液化

机构

  • 15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青岛环海海洋...
  • 1篇中海石油深海...

作者

  • 8篇许国辉
  • 7篇刘红军
  • 5篇王秀海
  • 4篇陈友媛
  • 4篇张民生
  • 3篇卫聪聪
  • 3篇尹晓慧
  • 3篇贾永刚
  • 3篇王欣
  • 2篇赵文娟
  • 2篇王俊鹏
  • 2篇孙永福
  • 2篇李晓东
  • 2篇杨俊杰
  • 2篇刘会欣
  • 1篇宋玉鹏
  • 1篇王岩
  • 1篇林霖
  • 1篇于月倩
  • 1篇肖菲

传媒

  • 5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岩土力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Journa...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始含水量对黄河口潮滩溶质优先运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陆源污染物在潮滩沉积物中的迁移吸附对海洋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选取非吸附性溶质NO3-和吸附性溶质H2PO4-作为示踪剂,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三种初始含水量对黄河口沉积物中非吸附性溶质和吸附性溶质优先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土条件使得大孔隙对水流和溶质运移的贡献更大,初始穿透更早,相对浓度峰值更大,回收率更高;随着黄河口沉积物初始含水量增高,大孔隙和基质相互作用增强,对溶质的吸附效果增加,尤其是对H2PO4-的吸附效果非常明显,减少了污染物向海洋的输送。
王岩陈友媛彭昌盛王俊鹏韩亚军
关键词:大孔隙
粉质土海岸微地貌形成及泥沙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通过对渤海湾粉质土海岸中的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塌陷凹坑地貌形成、埕岛海域海底电缆中断、黄骅港外航道泥沙骤淤、东营港航道开挖试验段淤积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结合该类海岸粉质土在波浪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认为风暴期间在强烈的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粉质土在趋于液状化过程中强度降低,被波浪剪切形成振荡滑动,导致运动泥沙的异常增量。因此,在研究粉质土海岸泥沙运动问题中,应注意考虑由于海底粉质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而造成的泥沙侵蚀或淤积量的异常变化。
许国辉王欣刘会欣杨俊杰刘红军
关键词:泥沙运动工程地质
黄河三角洲粉质土初始干密度和黏粒含量对稳态强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对黄河三角洲粉质土稳态强度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了3组干密度分别是1.55,1.65,1.75g/cm3的粉土样,分析了初始干密度对稳态线的影响,论证了稳态线的唯一性;然后又设计了5组不同黏粒含量分别是10%,14%,17%,24%,30%的粉质土,定量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粉质土中的黏粒含量对稳态强度线的影响,得出了黏粒含量为17%的粉质土的稳态强度最大的结论,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终建立了稳态强度随黏粒含量变化的关系函数。
刘红军吕文芳杨俊杰王秀海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粉质土稳态强度液化干密度
黄河水下三角洲铁板砂形成的探讨
黄河水下三角洲浅表存在一定厚度的硬壳层,俗称"铁板砂"。铁板砂的可能成因有黄河泥沙入海原始沉积而形成,或者泥沙沉积地层受波浪等水动力改造形成。本文通过在黄河三角洲潮滩进行对浅表地层土体的人为循环振动试验,测试地层土体强度...
卫聪聪许国辉刘会欣尹晓慧
关键词:黄河水下三角洲
文献传递
波浪作用下黄河口粉土海床粗化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室内水槽模型实验,对黄河口粉质海床土在波浪荷载下的粗化现象进行了研究,试验中观测了土体表层沉积物的变化,测量了土体内孔隙水压力及土的粒径变化,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结果分析探讨了波浪作用下土体粗化机理。研究表明,波浪作用会使粉质海床土发生明显的粗化现象;土体液化是波浪导致粉土粗化的首要条件;土体内超孔隙水压力累积及消散是细颗粒物质迁移的主要动力。该结果对于研究黄河口粉土海床地貌的形成有一定参考意义。
李晓东刘红军张民生王秀海
关键词:波浪粗化
黏粒和有机质对黄河口潮间带沉积物微团聚体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微团聚体是形成沉积物结构的基本单元,沉积物的结构性影响了土体的稳定性、渗透性和强度等工程地质性质。对废弃黄河口刁口流路潮间带沉积物微团聚体受黏粒含量、有机质和生物黏液等胶结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多团聚成粉粒级微团聚体(0.05~0.01 mm),含量在85.3%~95.8%之间,与黄土高原土相比,0.05~0.01 mm微团聚体增加,而0.1~0.05 mm微团聚体减少,团聚性差,易于侵蚀;黏粒含量与团聚度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说明黏粒含量增加了沉积物微团聚体的稳定性;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在0.27%~0.61%之间,有机质含量较少,对沉积物微团聚体贡献少;生物扰动的螃蟹洞壁土、螃蟹掘出物的团聚度明显大于表层未受生物扰动土的团聚度,说明螃蟹分泌的黏液能加大微团聚体的稳定性。
陈友媛赵文娟贾永刚许国辉
关键词:微团聚体有机质黄河口
波浪作用下黄河口粉土液化与“铁板砂”形成机制的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通过室内水槽试验,观测波浪作用下土体产生的振荡现象,分析土体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及波浪作用后土体强度变化特征,研究了波浪荷载作用下黄河口粉土粒径粗化和"铁板砂"的形成过程。试验及讨论结果表明:在波浪作用下上层粉土体大部分时间处于液化状态;由液化土形成的振荡土层与下部土层之间形成"W"型的滑动面,振荡土层的厚度随着波浪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变小;细粒物质从振荡土层中的骨架中脱离进入水体中,并在土体表层形成一层以黏粒为主的絮凝状沉积物,其厚度随波浪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土体停止振荡前达到最大值;土体液化是"铁板砂"形成的必要条件,而波浪引起的液化土体振荡则使"铁板砂"的形成成为可能。
张民生刘红军李晓东贾永刚王秀海
关键词:水槽试验液化孔隙水压力
插桩引起的黄河水下三角洲工程地质条件变化——以埕岛油田区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黄河三角洲埕岛油田开发中,平台就位作业一般采用插桩基础,对井场的海底地貌、浅表地层产生扰动破坏,拔桩后形成桩穴,桩穴重新充填后,地基土工程性质会发生变化。通过对平台拔桩移走后的海底场地进行水深测量、浅地层剖面特征调查以及场地中桩穴内外地层工程地质条件的对比分析,给出了埕岛油田海域因插桩引起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化特征,并对桩穴内外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成因进行了分析。
周勇华赵川肖菲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工程地质条件插桩
黄河水下三角洲差异侵蚀微地貌成因探讨
土体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当动荷载与土体静强度的比值即循环应力比超过某一临界循环应力比时,土体才会发生累积变形和强度弱化。对黄河三角洲的调查分析可知,黄河水下三角洲浅表土体强度存在空间非均匀性,于是波浪动荷载对底床作用的循环...
尹晓慧许国辉王欣卫聪聪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波浪荷载
文献传递
黄河水下三角洲液化海底的重新层化及其试验求证被引量:13
2013年
黄河水下三角洲存在封闭的塌陷凹坑,塌陷凹坑内部地层具有扰动结构。通过对黄河水下三角洲凹坑扰动地层的工程地质调查,获得扰动地层沉积物的粒度、容重、含水量、强度以及浅地层声学剖面特征。然后利用实验室波浪水槽试验,将黄河三角洲粉质土作为底床,在粉质土液化运动情况下,形成了与黄河水下三角洲现场相似的工程地层结构,由此分析认为由于风暴期间强烈波浪作用导致海底粉质土液化并发生运动,在原地发生不同粒径沉积物分异而重新形成沉积地层。并进一步给出了波浪导致粉质土液化运动形成原地风暴沉积地层的构造特征。
王欣许国辉孙永福胡光海于月倩林霖
关键词:液化黄河水下三角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