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10033)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金和彭海霞付胜国曹和修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飞跃
- 2011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也是凝聚我国意识形态共识的新途径。它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意识形态的新发展,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飞跃。
- 曹和修付胜国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
- 研究范式转向中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内涵解读被引量:1
- 2011年
-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苏联开始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我国八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兴起,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研究范式经历着认识论到实践论的转向。正是在这一转向中,马克思主义"价值"内涵的解读逐步走进马克思主义的原意。立于实践论的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内涵为: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觉建构的"为我而存在"的社会关系,及其在人与社会全面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意义。
- 李金和
- 关键词:认识论实践论
- 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的三个基本立足点被引量:1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需要在回归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文本、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辩证法的三者交融中,深化理论开掘的深刻性和彻底性,增强实践探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李金和
- 关键词:文本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指向被引量:1
- 2011年
- 主体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透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可以发现其中包蕴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三个层次。这三层蕴涵在建设实践中对应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服务型政府组织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NGO为基本构成的法人和自然人、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样三个层次的主体。从这三重主体前提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才能更加准确具体,建设实践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 李金和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运用积极心理学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被引量:4
- 2011年
- 开掘大学生积极品质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前提;增进大学生积极体验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支撑;培育大学生积极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的。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在价值观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掘大学生积极品质、增进大学生积极体验、培育大学生积极人格的有效方式。
- 彭海霞李金和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心理学教育
- 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演进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价值论革命被引量:1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则是价值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科学地呈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价值论革命,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命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前提——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演进,抛弃马克思明确反对、我国不少学者已做出多方面的分析和批评、但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仍然充斥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主观主义价值论——"满足需要论"。
- 李金和
- 从孙中山三民主义价值观的转向看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中国选择
- 2012年
- 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替人民群众代言,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作为科学的价值理论的根本。对比"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的三民主义价值观基点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价值立场,不难看出二者之间具有相当程度的内在契合性。透过孙中山由"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基点上的"联俄、容纳共产党、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价值观转向,更能判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国化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 李金和
- 关键词:孙中山
- “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范式转换被引量:15
- 2011年
- "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从强调矫治功能的"消极心理学范式"的传统价值观教育转向基于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价值观取向、突出发展功能的"积极心理学范式"的现代价值观教育,开掘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增进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培育大学生的积极人格。
- 李金和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