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569)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方超陆琴杨思聪董霄刘海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米粒
  • 3篇纳米粒
  • 2篇血管
  • 2篇肿瘤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隐形纳米粒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探针
  • 1篇探针
  • 1篇肿瘤新生血管
  • 1篇肿瘤血管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 1篇瘤血管
  • 1篇抗血管生成
  • 1篇抗血管生成治...
  • 1篇靶向
  • 1篇靶向肿瘤
  • 1篇NP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陆琴
  • 2篇方超
  • 1篇栾鑫
  • 1篇王超
  • 1篇管滢芸
  • 1篇刘海军
  • 1篇栾鑫
  • 1篇董霄
  • 1篇杨思聪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H敏感纳米粒的制备和功能表征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制备具有pH响应的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2-六亚甲基亚胺乙酯聚合物,测试材料pH功能响应,以及建立聚合物纳米粒载药方法。方法:通过核磁共振氢谱鉴定ATRP(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聚合反应所获得的化合物结构。滴加-搅拌挥发法制备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2-六亚甲基亚胺乙酯纳米粒,酶标仪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仪分析测定其粒径,包载DiR红外荧光探针检测纳米粒pH响应功能。结果:分别成功合成得到2-溴代异丁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甲基丙烯酸-2-六亚甲基亚胺乙酯单体。通过ATRP聚合反应成功合成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2-六亚甲基亚胺乙酯聚合物材料,并通过核磁氢谱对聚合材料进行鉴定。通过滴加搅拌法制备包载有模型药物香豆素-6的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形态表征及载药量进行测定。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纳米粒尺寸均匀,具有预期的pH响应效果,可以装载模型药物。
杨思聪刘海军董霄陆琴方超
关键词:PH响应纳米粒荧光探针
靶向纳米粒(F56-PTX-NP)“节拍式化疗”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作用的机制研究
肿瘤血管“正常化”(tumor vassel normalization)作为一种全新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机制,指通过抗血管药物实现对肿瘤紊乱血管网络的梳理和异常血管结构的恢复,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窗口”期(normaliz...
栾鑫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治疗纳米粒紫杉醇
文献传递
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纳米粒的构建和质量控制
2013年
目的:制备F56多肽修饰的长春新碱纳米粒(F56-VCR-NP),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优化制备F56-VCR-NP;HPLC法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CBQCA试剂盒测定纳米粒表面多肽密度,XPS进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优化制备的F56-VCR-NP粒径约为153 nm,Zeta电位为-20.8 mv,包封率为21.4%,载药量为1.9%,多肽连接效率为26.3%。结论:以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为原料,长春新碱为模型药物,成功制备出纳米粒子,并建立起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对该实验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纳米粒子尺寸均匀,表面多价连接F56多肽,载药量和包封率稳定可控,工艺成熟。
王超管滢芸栾鑫陆琴方超
关键词:隐形纳米粒长春新碱肿瘤新生血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