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493)

作品数:18 被引量:74H指数:6
相关作者:吕文平董家鸿陈永亮黄志强苏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10篇肝细胞
  • 8篇细胞癌
  • 8篇肝细胞癌
  • 6篇切除
  • 6篇肿瘤
  • 6篇肝切除
  • 4篇预后
  • 2篇蛋白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直肠癌肝转移
  • 2篇术后
  • 2篇切除术
  • 2篇外科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结直肠癌肝转...
  • 2篇基因
  • 2篇甲基化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海南省人民医...
  • 3篇北京大学
  • 1篇遵化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吕文平
  • 12篇董家鸿
  • 5篇陈永亮
  • 4篇周开伦
  • 4篇苏明
  • 4篇黄志强
  • 3篇别平
  • 3篇向昕
  • 3篇石爽
  • 3篇王曙光
  • 2篇郭德玉
  • 2篇张文智
  • 2篇高彬
  • 2篇杨占宇
  • 2篇卢实春
  • 1篇王海
  • 1篇李智华
  • 1篇黄晓强
  • 1篇杨莉
  • 1篇刘友生

传媒

  • 4篇中华普外科手...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Chines...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6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非肝脏肿瘤^(18)F-FDG PET/CT误诊为肝细胞癌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明确腹腔非肝脏肿瘤18F-FDG PET/CT误诊为肝细胞癌的原因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在临床中遇到1例十二指肠肝样腺癌,18F-FDG PET/CT显像误诊为左肝外叶肝细胞癌的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与归纳,了解明确腹腔非肝脏肿瘤18F-FDG PET/CT误诊为肝细胞癌的常见临床特征与原因。结果共检索到相关的文献3篇,其中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0篇。本组与检索到文献综合分析发现: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66岁,肝内存在病灶误诊2例,肝内无病灶误诊2例。肝样腺癌2例,肝脏炎性假瘤1例,Castleman病1例。其主要原因:(1)定位误差;(2)甲胎蛋白水平升高;(3)存在肝内占位性病变且代谢升高;(4)解剖位置比邻肝脏。结论以选择呼吸门控PET/CT消除定位误差的同时,并结合CT或MRI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腹部病变误诊事件的发生。
吕文平贾伟陈永亮石怀银刘长斌李亚卓杨莉许声江杨磊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螺旋计算机误诊
晚期小肝癌的临床预测因素及肝切除术预后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晚期小肝癌(SHCC)的临床预测因素及其对肝切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5年1月-2009年12月实施肝切除的110例S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估计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时间差异;采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晚期SHCC与9个常见临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110例SHCC患者中,晚期SHCC 31例,占28.2%,中位存活时间为48.8个月(95%CI 29.2~68.4个月),1、3、5年存活率分别为78.6%、61.6%、38.5%,早期SHCC 79例,占71.8%,中位存活时间为98.0个月(95%CI 73.8~122.2个月),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8.7%、83.8%、74.8%,早期SHCC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晚期SHCC患者(χ2=13.29,P=0.000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AFP阳性是晚期SHCC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RR=14.45,95%CI 4.05-51.64,P〈0.001)。结论晚期SHCC患者预后不良,AFP阳性是晚期SHCC预测因素。
吕文平周开伦李杰向昕苏明董家鸿陈永亮
关键词:肿瘤分期预后甲胎蛋白类
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明确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PVTT)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1年1月至2002年6月实施根治性肝切除、且随访和临床资料完整的234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PVTT形成与18个常见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34例患者的P、邢发生率为15%(35/234),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PVTT形成的相关因素为:年龄(P=0.016)、谷氨酰转肽酶(GGT,P=0.003)、侵犯肝段数目(P=0.007)、微血管侵犯(P〈0.01)、肿瘤位于S2段(P=0.001)、S3段(P〈0.01)、S4段(P=0.004)、S6段(P=0.01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PVTT形成独立相关因素为:年龄(RR:0.373;95%CI:0.146~0.954;P=0.040)、肿瘤位于S3段(RR:4.625;95%C1:1.916~11.165;P=0.001)、微血管侵犯(RR:20.912;95%CI:4.745~92.172;P〈0.01)、GGT(RR:4.091;95%CI:1.448~11.553;P=0.008)。结论PVTT多发生于年龄〈50岁、肿瘤位于第Ⅲ段、GGT升高、显微镜下可见微血管侵犯的HCC患者。
吕文平董家鸿黄志强石爽郭德玉刘友生
关键词:门静脉肿瘤循环细胞LOGISTIC回归分析
HBx诱导p16^(INK4a)高甲基化在Chang细胞株恶性转化倾向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HBx)蛋白对p16INK4a表达和甲基化的影响,以及其在肝细胞癌早期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HBx和pcDNA3.1B质粒分别稳定转染Chang细胞,构建表达HBx的细胞株Chang-HBx和不表达HBx的细胞株Chang-vector;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检测Chang-HBx、Chang-vector和Chang细胞株中的p16INK4a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HBx对细胞中p16INK4a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CCK-8溶剂检测3种细胞株的增殖曲线,流式细胞仪观察3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重复3次。结果:成功构建了Chang-HBx和Chang-vector稳定细胞株,Chang-HBx细胞生长速度增快,Chang-HBx细胞的S期平均比率明显高于Chang-vector细胞和Chang细胞(28.96%vs.21.53%,P<0.001;28.96%vs.21.5%,P<0.001),而且Chang-HBx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平均值明显低于Chang-vector细胞和Chang细胞(2.71%vs.3.69%,P<0.001;2.71%vs.3.36%,P<0.001)。初步机制研究证实HBx蛋白介导肝细胞的p16INK4a高甲基化,进而导致p16INK4a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均下降。结论:HBx通过诱导p16INK4a高甲基化下调后者的表达水平,可能在Chang细胞的恶性转化倾向中发挥作用。
吕文平周开伦高彬陈永亮向昕苏明董家鸿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甲基化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miR-221和miR-122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RNA中miR-221和miR-122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o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比检测72例肝细胞癌患者、48例肝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人员血清中miR-221和miR-122水平。分析miR-221和miR-122的表达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患者血清miR-221和miR-122明显高于良性肝病和正常对照组(P<0.05)。肝癌患者血清miR-221和miR-122表达的高低与肝硬化、甲胎蛋白、肿瘤大小、病理分化、临床病理TNM分级有关(P<0.05)。结论血清miR-221和miR-122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可能是肝细胞癌新的早期检测指标。
雷永红吕文平王海
关键词:肝肿瘤血清微RNAS
瑞戈非尼联合雷帕霉素成功治愈巨大肝癌肝移植术后弥漫双肺转移
2020年
目的探讨瑞戈非尼联合雷帕霉素治疗超出移植标准的巨大肝癌肝移植术后弥漫双肺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1例瑞戈非尼联合雷帕霉素治疗超出移植标准(直径=18 cm,AFP>24000 ng/ml)的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弥漫双肺转移早期复发的病例。结果移植术后2个月出现弥漫双肺转移,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双肺转移灶大部分消失,部分病灶较前明显缩小,治疗6个月后双肺转移灶完全消失,临床各项指标均降至正常范围,胸腹部CT及PET\|CT均未见转移灶,达到临床痊愈。结论瑞戈非尼联合雷帕霉素可能会治愈巨大肝癌肝移植术后弥漫双肺转移的患者,其为拓宽肝移植适应证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手段。
李慧馨杨占宇李若凡卢实春吕文平
关键词:肝移植西罗莫司
术中超声辅助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根治性治疗双叶弥散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索术中超声辅助下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根治性治疗双叶弥散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5例被2名以上专家判断失去手术时机的双叶弥散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成功实施根治性治疗。其中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57岁(44~65岁)。回顾性分析其手术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术中超声发现肝脏转移病灶平均20.4个(15~28个),围手术期死亡0例,肝功能衰竭0例。围手术并发症:腹腔感染1例,大量腹水2例,胸腔积液4例。术后1个月影像学检查和血清CEA等证实达到根治性治疗。结论术中超声辅助下一期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是双叶弥散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提高转移性肝癌的切除率。
吕文平崔晓峰蔡守旺张文智姜凯董家鸿
关键词:射频消融
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化疗降期治疗后根治性切除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TACE降期治疗后,实施根治性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2年6月首次诊断为根治性切除困难的HCC,经TACE降期治疗后,成功实施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时间。结果11例HCC患者经TACE治疗后得到降期,成功实施根治性切除。术中平均出血量1336.4ml(110~3200m1),出血量〉1000ml者6例。平均手术时间272.8min(210~390min)。术后发生胆漏3例,大量腹水1例。中位生存时间为61.5个月,1、2、3年分别有8、7、6例生存。结论经TACE治疗HCC,可使部分肿瘤降期后再实施根治性切除,其方法安全可行。
吕文平李智华王曙光别平董家鸿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脉栓塞化疗肝切除
肝移植时代肝细胞癌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1963年美国Starzl完成世界第1例人体肝移植,40年来在肝移植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多方面突破,使肝脏外科步入了肝移植的时代。肝移植时代提高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治疗的效果尤为重要。
吕文平董家鸿黄志强
关键词:外科治疗肝细胞癌肝移植CARCINOMA肝脏外科
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抑癌基因高甲基化现象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肝细胞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癌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重大的世界性问题,HBV导致肝癌发生的过程还不明确,但是长期乙肝病毒携带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有重大的关系HBV极大的促进了慢性肝炎向肝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但其致癌作用具体机制现在仍然存在争议。乙肝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中存在抑癌基因高甲基化现象,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抑癌基因高甲基化现象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与HBV感染密切相关,并且通过DNA甲基转移酶1维持,该现象为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为了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和预防治疗,需要进一步的找到和理解HBV导致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针对HBV相关性肝细胞癌,可以通过抑癌基因甲基化来早期诊断。药物沉默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重新表达抑癌基因,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高彬董家鸿吕文平
关键词:乙肝病毒肝细胞癌抑癌基因高甲基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