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912-1949)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马凌聂家华贺江枫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民族
  • 2篇民族国家
  • 1篇电影
  • 1篇新闻
  • 1篇新闻教育
  • 1篇学潮
  • 1篇因应
  • 1篇中国新闻
  • 1篇中国新闻教育
  • 1篇日本侵华
  • 1篇沙皇
  • 1篇商埠
  • 1篇社会结构
  • 1篇双重角色
  • 1篇苏联电影
  • 1篇侵华
  • 1篇自开商埠
  • 1篇恽代英
  • 1篇民族国家建构
  • 1篇教育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作者

  • 1篇贺江枫
  • 1篇马凌
  • 1篇聂家华

传媒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历史教学(下...
  • 1篇史学理论与史...
  • 1篇日本侵华南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报馆在中国新闻教育缘起与演进中的双重角色(1912-1949)被引量:2
2021年
除最早倡办正规新闻教育外,报馆在中国大学新闻系科兴起后,于师资、经费、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也提供了莫大支持,其主办的各类新闻职业教育,则有助于民国时期中国新闻教育体系臻于完整。但报馆对中国新闻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并非完全正面,其对"新闻无学"论的推崇、对大学欲求合作而表现出的敷衍、自办职业教育的实用与"为利"取向,也使新闻学科建设和新闻教育良性发展深受掣肘。
梁德学马凌
关键词:报馆报人新闻教育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大连放送局”的汉语广播
2021年
“大连放送局”是日本在中国境内开办最早、停播最晚的一家“官办”广播电台,其发展历程基本呈现出日本侵华广播史的完整脉络。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的10余年间,该放送局基本忽视中国听众,仅在日语节目中夹杂少量汉语节目。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该放送局的广播内容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即不再仅面向日本人,而开设了汉语广播,用以对生活在“关东州”的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思想宣抚和战争动员。但从广播的实际收听情况看,其似乎只是作为消遣性节目得到中国听众的关注,这说明中国听众对殖民统治者操纵的大众传媒所宣传的内容存在“选择性接触”或“选择性关注”,也表明因日本对“关东州”殖民统治的非正义性,以及“关东州”内中国人出于民族情感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日本的殖民广播并不能完全发挥其预想的效力。
梁德学王翠荣
关键词:日本侵华
对外开放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以济南为例(1904—1937)
2008年
1904年开埠通商之后,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和现代机器工业的发展,济南在城乡人口流动中的拉力大大增强,腹地的农村人口大量向济南集中,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原先单一的人口结构开始了多元化变迁。城市基本经济关系的变动导致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昔日封闭的身份等级结构开始向以功能职业为基本标准的近代社会分层结构转变。
聂家华
关键词:自开商埠社会结构
近代国人对阿富汗民族国家建构史书写之比较研究(1919~1949)
2022年
就国民性而言,近人已能准确认知阿富汗各主要民族特点。就外交而言,部分人出于自身阶级立场与对苏联“输出革命”的恐惧,不能客观看待苏联对阿富汗现代化建设的援助;对阿富汗与英国关系,各界则都能进行客观叙述。就世俗化改革而言,知识界从政治、军事、教育、生活、女性等多方面阐释阿曼努拉汗的改革,但对于改革失败原因,双方分析则有区别。各界或认为阿富汗改革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可以保卫改革果实的军队,或认为阿富汗没有发动农民,没有搞土地革命才导致失败。总之,知识界从阿富汗的民族独立运动中汲取养分,借此探求中国革命胜利和向现代化国家转型这一根本出发点是一致的。
刘澍
关键词:民族国家恽代英
“五·二〇”学潮与蒋介石的因应决策
2017年
"五·二〇"学潮的爆发固然是中共开展"第二条战线"的结果,但蒋介石经济政策失误,严重侵蚀知识分子的经济利益,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可是蒋仅视及中共策动的影响,将学潮视作国共两党在教育界的斗争,颁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动员党政军各方力量,严厉制裁游行学生。此举非但未能消弭学潮,反却刺激学生与地方当局学潮处理更趋激进,最终引发武大"六·一"惨案。蒋介石虽采取释放被捕师生、抚恤伤亡学生、严惩肇事军官等善后措施,但毫无疑问蒋正是该案的罪魁祸首。同时,制裁学潮的政策引发国民党党内外人士的强烈反弹,蒋介石被迫临时取消入校逮捕左倾分子的强硬措施,事后亦曾反省严厉制裁政策的失误。但引发学潮爆发的内在因素并未发生变化,随着学潮周而复始的出现,蒋介石再次走回严厉制裁学潮的起点。
贺江枫
关键词:蒋介石
鼓舞抗战建国,构建民族国家:苏联沙皇题材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1938—1949)
2023年
电影《彼得大帝》通过上海、新疆、香港地区、哈尔滨四条路径传入中国,这四条路线都受政治因素影响。因1938年时值中苏蜜月,国民政府对该片鼎力支持。盛世才自哈萨克斯坦引进该片,1942年因其立场转向而封禁苏联电影。日本因诺门罕战役惨败,对租界施压,禁止放映《彼得大帝》下集,但当1941年《日苏中立条约》签订后又允许沦陷区小范围放映该片。中国各界在观看《彼得大帝》时,主要发掘彼得大帝领导俄国抵御外侮的历史经验,以应用于中国抗战建国。
刘澍
关键词:彼得大帝苏联电影民族国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