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SKF01)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3
相关作者:游敏惠罗玉华黄彦萍谷文陶张绍荣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政治
  • 5篇思想政治
  • 4篇大学生
  • 4篇政治教育
  • 4篇治教
  • 4篇手机
  • 4篇思想政治教育
  • 4篇教育
  • 3篇高校
  • 2篇思想政治工作
  • 1篇大学生群体
  • 1篇大学生思想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短信
  • 1篇短信平台
  • 1篇新媒体
  • 1篇学生思想政治...
  • 1篇政治工作
  • 1篇人际

机构

  • 5篇重庆邮电大学

作者

  • 4篇游敏惠
  • 1篇谷文陶
  • 1篇黄彦萍
  • 1篇罗玉华
  • 1篇杨华
  • 1篇张绍荣
  • 1篇杨华

传媒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教育进展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试论“人肉搜索”现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3
2010年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现有搜索引擎的不足,使得"人肉搜索"作为人们利用互联网平台技术完成对现实海量信息的一种新兴网络搜寻引擎活动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表现出集合行为的人数多、无组织、互依赖等特征。由于交往方式的改变、焦点问题的增多、个性心理的张扬等因素又使大学生群体相对一般网民而言,更热衷于"人肉搜索"现象的实践。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肉搜索"在给海量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追求新知、探求真相提供新方法和新手段的同时,由于其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容易使大学生缺乏理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理性审视,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肉搜索"观,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法制体系,努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教育。
张绍荣
关键词:人肉搜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5
2011年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设备网络终端,已成为各种思潮和各种利益诉求的平台,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阵地。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重庆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以及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已经渗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学习、娱乐、消费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给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手机媒体的传播特征,把手机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阵地,主动占领这一信息传播和理论宣传的阵地,运用手机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罗玉华黄彦萍游敏惠
关键词:手机新媒体大学生短信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试论运用手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2011年
时代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变化。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局限于权威教材上所列的内容,虽然很多学者尝试创新但始终效果欠佳。在大学生普遍拥有手机背景下,结合手机媒体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势在必行。
杨华游敏惠
关键词:手机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高校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技巧
2011年
本文立足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视野,探索手机普及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文章在研究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行性的基础上,从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研究的空白入手来探讨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技巧,有益于推动手机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持续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提供可供参考的教育管理经验,以期对有志于研究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杨华游敏惠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综述被引量:9
2011年
手机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国内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手机短信交流的便捷、资费低廉优势和大学生追求个性、互动的特征是高校手机文化兴盛的主要原因;手机的使用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同时也对其学业、心理、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手机作为新载体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但也对传统教育管理制度构成了挑战。因此,高校应从手机文化建设、短信平台建设以及法制保障等层面予以应对,并从手机上网、传播学、心理学等视角对高校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谷文陶游敏惠
关键词:手机媒介高校大学生群体人际交流手机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