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038)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吴淑玲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唐代
  • 3篇诗歌
  • 3篇驿传
  • 2篇诗艺
  • 2篇唐人
  • 2篇切磋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特质
  • 1篇意象
  • 1篇诗歌类型
  • 1篇诗歌理论
  • 1篇诗歌意象
  • 1篇诗人
  • 1篇唐代诗人
  • 1篇唐诗
  • 1篇特质
  • 1篇情感
  • 1篇情感内涵
  • 1篇文学
  • 1篇文学流派

机构

  • 5篇河北大学

作者

  • 5篇吴淑玲

传媒

  • 2篇保定学院学报
  • 1篇陕西理工学院...
  • 1篇阅江学刊
  • 1篇唐代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唐代驿传苛剥百姓之考察被引量:1
2012年
唐代驿传体系发达,驿路通畅,通讯准确及时,这与唐代统治者重视驿传体系建设有关,但唐代驿传的背后也有许多不光明的东西。其驿传物资和钱财的获得方式除国家拨助外还有三条渠道:"捉驿"就是捉大户供奉驿馆所需;"帖驿"就是在驿馆驿马不足时由驿路两旁百姓用自己的私马补充驿站的临时需要;"营驿"则是驿馆通过放高利贷形式获取驿路两旁百姓的高额利息以供驿馆所需。三条渠道的获得方法均存在盘剥百姓情况。
吴淑玲
关键词:唐代驿传
唐代驿传与唐人诗艺的互相切磋
2018年
文学流派的形成,需要文学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文学创作的跟进.除了相近的诗歌观点,更重要的还是大量的内容趋近、艺术追求趋近的诗歌创作的支撑.驿传除了在传递诗人之间的诗歌理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诗人之间互相交流诗作、切磋诗艺提供了方便,大量的送别、酬唱、同题、仿写的诗作,或分韵而成,或步韵而作,为形成内容趋近、艺术追求趋近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吴淑玲
关键词:诗歌理论文学流派诗艺驿传
唐代驿路诗歌的艺术特质被引量:1
2016年
唐代诗人在"相逢尽是尘中老"的驿路上创作了大量的驿路诗歌,其数量几乎占《全唐诗》的十分之一,其内容的独特和情感与常态的不同导致了驿路诗歌独特的艺术特质:风物描写的写实性;内容与现实的疏离性;情感审美的悲凉性。
吴淑玲
关键词:唐代诗人艺术特质
唐代驿路诗歌的类型及其情感内涵
2015年
唐代诗人在"相逢尽是尘中老"的驿路上创作了大量的驿路诗歌,其数量几乎占《全唐诗》的十分之一,其内容和情感特质也与常态下的诗歌有所不同:羁旅行愁诗中的漂泊感、孤独感、弃置感,思亲念友诗中浓郁的亲情,驿路酬唱的无可奈何,驿路风物的借物写心,驿路别诗则情深意长。
吴淑玲
关键词:唐诗诗歌类型情感内涵诗歌意象
唐代驿传与唐人诗艺的互相切磋
2017年
驿传除了在传递诗人之间的诗歌理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诗人之间互相交流诗作、切磋诗艺提供了方便。大量的与驿路相关的送别诗、酬唱诗、同题诗、仿写诗,或分韵而成,或步韵而作,为形成内容趋近、艺术追求趋近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为唐人形成诗歌团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淑玲
关键词:唐代驿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