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1040606M202)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小静宁金龙洪学哲马莉左宗宝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瘢痕
  • 4篇病理
  • 4篇病理性瘢痕
  • 3篇细胞
  • 3篇纤维细胞
  • 3篇成纤维细胞
  • 2篇增生
  • 2篇瘢痕疙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模型
  • 1篇性细胞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增生性瘢痕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李小静
  • 3篇洪学哲
  • 3篇宁金龙
  • 3篇马莉
  • 1篇陈钊
  • 1篇左宗宝
  • 1篇王晖
  • 1篇唐洁

传媒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SG-6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干扰前后,检测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Bcl-2、Bax的表达情况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各5例,以组织块贴壁法培养成纤维细胞,待细胞培养传代至第3、4代后,以TUNEL法和透射电镜法检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干扰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内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TUNEL和透射电镜显示,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促进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显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的Bcl-2表达减少,而Bax表达增多.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α可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成纤维细胞内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唐悦玲李小静陈钊洪学哲马莉
关键词: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BCL-2
内剥切并局部注射治疗耳郭瘢痕疙瘩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瘢痕疙瘩是创伤后皮肤异常修复的结果,表现为过度生长且进行性增大、侵犯邻近正常皮肤组织、常扩展到原伤口范围以外,单纯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故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目的:探讨耳郭瘢痕疙瘩内核剥除术后及时局部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耳郭瘢痕疙瘩患者,采用瘢痕疙瘩核心摘除术,并分别于术后逐渐拉长间隔时间,于切口瘢痕组织内注射氟尿嘧啶或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混合或单独用药,必要时按瘢痕情况偶加用适量的复方倍他米松,视瘢痕的消退情况及时调节药物的注射剂量,观察治疗12个月到24个月。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36个耳部瘢痕,其中有1个耳部瘢痕为效果有效,35个为耳部瘢痕为治愈。随访12-24个月,均无复发,有效率为100%,其中完全治愈者97%,效果良好者3%。结果表明,瘢痕疙瘩核心切除并利用其上皮瓣覆盖整形,联合氟尿嘧啶与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耳郭瘢痕疙瘩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唐洁李小静唐悦玲宁金龙
关键词:瘢痕疙瘩瘢痕皮回植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
病理性瘢痕与炎性反应被引量:4
2014年
病理性瘢痕是人体经历各种损伤后通过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及其产物等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表现为成纤维细胞过度的增殖及其产物大量沉积的一种纤维增生性疾病。目前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虽然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众多。
唐悦玲李小静
关键词:病理性瘢痕炎性反应纤维增生性疾病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炎性细胞
TSG-6与炎症反应被引量:4
2012年
TSG-6(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stimulated gene-6)基因是Lee等在筛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预的人纤维细胞cDNA表达文库时首次发现的一个新基因,其编码蛋白含277个氨基酸,属透明质酸结合蛋白家族。
洪学哲李小静马莉
关键词:TNF-Α关节炎瘢痕
TSG-6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标本30例,其中增生性瘢痕10例(A组)、瘢痕疙瘩10例(B组)、正常皮肤10例(C组),采用免疫组化法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SG-6在各组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组中TSG-6蛋白及mRNA呈高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G-6主要定位于成纤维细胞。结论 TSG-6的表达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有密切关系,这为防治病理性瘢痕形成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洪学哲李小静宁金龙
关键词:病理性瘢痕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兔耳瘢痕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病理性瘢痕一直困扰人们,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重要原因是对其产生机制尚不明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一种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制约了对病理性瘢痕的研究,直至人们发现兔耳创面可产生类似人类的瘢痕组织,并进一步建立了兔耳瘢痕模型,才取得一些进展.近年来,兔耳瘢痕模型已被应用于瘢痕机制的探索、瘢痕治疗方法和疗效的判定甚至基因治疗等多个方面,也有很多学者为模型的改进进行了相关探索.我们仅就兔耳瘢痕模型的建立、应用和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王晖李小静
关键词:瘢痕模型兔耳病理性瘢痕动物实验模型基因治疗瘢痕组织
小腿角形穿支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角形穿支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小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0年11月,临床应用角形穿支筋膜皮瓣修复12例门诊小腿皮肤缺损患者,男4例,女8例,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癌、外伤、血管瘤、色素痣各2例,鲍温氏病、骨外露各1例,手术修复范围为3cm×3cm~5cm×5cm。结果临床应用12例,1例远端出现轻微血运障碍,经换药后愈合,余11例皮瓣全部成活良好。经随访6个月至2年,小腿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结论小腿角形穿支筋膜皮瓣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小腿中小面积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马莉李小静宁金龙左宗宝
关键词:下肢筋膜皮瓣修复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