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108)

作品数:35 被引量:513H指数:14
相关作者:张平宇李静谭俊涛车晓翠苏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城市
  • 7篇三江平原
  • 7篇垦区
  • 6篇城镇化
  • 4篇农垦
  • 4篇农垦区
  • 4篇资源型
  • 4篇资源型城市
  • 3篇影响因素
  • 3篇脆弱性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农业
  • 2篇区域城镇化
  • 2篇网络
  • 2篇旅游
  • 2篇旅游城
  • 2篇旅游城市
  • 2篇经济差异
  • 2篇经济系

机构

  • 31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1篇北海道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林业...

作者

  • 29篇张平宇
  • 13篇李静
  • 5篇车晓翠
  • 5篇谭俊涛
  • 4篇李静
  • 4篇苏飞
  • 3篇刘世薇
  • 3篇姜晓丽
  • 3篇张约翰
  • 2篇李欣
  • 2篇程叶青
  • 2篇王艳飞
  • 2篇刘学伟
  • 1篇张亚欣
  • 1篇陈媛
  • 1篇赵慧姝
  • 1篇关利民
  • 1篇李鹤
  • 1篇姜雪
  • 1篇王国霞

传媒

  • 5篇经济地理
  • 5篇地理科学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人文地理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年份

  • 1篇2016
  • 8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随着东北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明确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及特征的重要性突显.采用偏离份额和竞争力指数法相结合,对7类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测评并对内部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有4个、吉林有2个、黑龙江有1个快速增长部门;辽宁有5个竞争优势部门,多于吉、黑2省;2)东北装备制造业中通用、专用、交通设备制造部门增长与竞争优势最显著;3)东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特征为市场-技术、效益-结构、结构-创新;4)人才优势、技术创新和外商投资等影响因素作用仍不显著.
张约翰张平宇
关键词:偏离份额法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类型
基于集对分析的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以舟山市为例被引量:67
2013年
基于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内涵,从敏感性和应对能力2个方面建立了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法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模型。以群岛旅游城市舟山为例,分析了1995---2010年舟山市旅游型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舟山市经济系统对不利扰动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区域应对能力波动上升,系统脆弱性整体上呈现不断下降态势;②敏感性的强弱对舟山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⑨总游客量增长率、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地方财政自给率、客源市场集中度等是影响系统脆弱性的关键因子:地方财政自给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及教育投入不足是阻碍区域应对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苏飞陈媛张平宇
关键词:旅游城市经济系统集对分析
长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测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基于PSR模型对1999-2008年长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情况和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8年长春市人均碳排放量由平稳转向快速上升,2003和2007年,最高值分别达0.708 t/人和1.307 t/人;而碳排放足迹从1999年的0.076 hm2/人上升到2008年的0.202 hm2/人,两者密切相关.城市碳排放影响效应分析显示,2000-2003年结构和强度效应影响显著,2004-2008年发展与生产效应贡献增大.医药、装备制造业对提升能源利用效益优于传统产业.长春市碳足迹生态压力呈现波动变化态势,排放与经济发展间未达到完全脱钩情景.
张约翰张平宇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LMDI模型
2001-2010年黑龙江省城市创新能力格局与发展过程被引量:26
2014年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区域和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是各国发展的首要战略选择。通过构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01-2010年间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城市创新能力的分布格局和发展过程,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城市之间创新能力绝对差异十分明显,其中哈尔滨市创新能力远高于其他城市,大庆、齐齐哈尔和牡丹江市次之,其他城市创新能力普遍较低;黑龙江省的创新高值区域分布在哈大齐工业走廊;2001-2010年间黑龙江省城市创新能力格局较稳定,但其区域差异和极化程度呈增大趋势。最后,分析了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谭俊涛张平宇李静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垦区中心城市选择被引量:4
2014年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垦区是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的连片农垦区和第三大区际商品粮供应基地。近年来,随着这一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科学的选择和建设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为该区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紧迫任务和现实课题。基于此,应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来计算县级单位与农场间的空间联系强度,界定出各县级单位的腹地范围,明确三江平原垦区的中心城市;以各农垦分局为研究单元,研究各农垦分局的碎化程度;通过明确县级单位拥有农场腹地数目,确定各农垦分局的中心城市;结果发现建三江、虎林、富锦、友谊和密山等宜作为三江平原垦区的中心城市;提出通过壮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推动场县共建和深化对外合作等措施来推动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进程。
李欣张平宇李静
关键词:城镇化农垦区三江平原
基于协整理论和STIRPAT模型的中国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运用协整理论分析中国1980-2012年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并探讨了城市化对不同能源消费主体的影响,依据1997年以来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省域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并对东中西不同区域的影响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与能源消费量存在长期的因果关系,快速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消费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能源消费将增加1.814%;生产消费占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第一产业和工业消费所占比重减小,建筑业和交通运输等服务业所占比重增加,城乡人均生活能源消费差距越来越小。省域城市化对能源消费具有正向影响,但其作用强度要显著小于人口规模、经济状况和工业水平等因素,东中西不同区域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化对能源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中部地区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强度更大,西部地区城市化对能源消费产生负向影响,最后从城市化视角对能源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
谭俊涛张平宇李静刘世薇
关键词:能源消费城市化STIRPAT模型
石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在阐述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涵义的基础上,从资源指数、环境指数、经济指数、社会指数和科技指数五个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CSD)评价模型。本文选取我国最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作为典型案例,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庆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了一个平稳上升的态势,在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科技推动能力有明显提升,但资源支撑能力逐年下降。最后,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车晓翠姜雪
关键词: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绩效评价
东北振兴以来大庆市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以大庆市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能力和产业转型支持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CSD)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东北振兴以来大庆市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庆市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了一个平稳上升的态势。石油产业仍是大庆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市经济基础雄厚,产业转型支持能力较强。但是,由于石油资源衰减加快,石油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车晓翠张平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绩效评价
三江平原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被引量:2
2014年
运用城市首位律、位序-规模法则、城市中心性分析三江平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从城镇空间分布、城镇空间集聚性和城镇空间联系三方面分析三江平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城镇体系城市首位度不高,大中城市规模相差较小;鸡西市的人口规模大于佳木斯市,但佳木斯的城市中心性强于鸡西;三江平原已经形成了以佳木斯和鸡西为中心的双核结构,但中心城市经济综合水平较弱,对外经济联系不强;以佳木斯为中心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于以鸡西为中心的城镇体系,但城市集聚性小于以鸡西为中心的城镇体系.最后针对三江平原城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措施.
谭俊涛张平宇李静
关键词:空间结构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通过构建三江平原垦区基础设施和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垦区基础设施评价函数和城镇化评价函数,分析了垦区的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发展现状。结果显示,垦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自2000年起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并且二者的协调性不断提高,最终围绕平衡状态上下波动。为检验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的影响,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型和滞后型,并对两组样本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垦区的基础设施对城镇化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基础设施超前型区域的推动效果更强。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提出促进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对策。
谭俊涛张平宇李静
关键词:农垦区基础设施城镇化三江平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