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440)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朱晓东李明赵新刚侯铁胜倪春鸿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十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脊柱
  • 7篇脊柱侧
  • 7篇脊柱侧凸
  • 7篇侧凸
  • 3篇特发性脊柱
  • 3篇特发性脊柱侧...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术后
  • 2篇褪黑素
  • 2篇腔注射
  • 2篇切除
  • 2篇注射
  • 2篇黑素
  • 2篇腹腔
  • 2篇腹腔注射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特征
  • 1篇融合节段
  • 1篇融合术

机构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十堰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李明
  • 7篇朱晓东
  • 5篇倪春鸿
  • 5篇侯铁胜
  • 5篇赵新刚
  • 4篇王善松
  • 4篇白玉树
  • 2篇刘洋
  • 2篇陈语
  • 1篇杨洪平
  • 1篇陈强
  • 1篇杨成伟
  • 1篇杨志洲
  • 1篇高瑞

传媒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King Ⅱ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KingⅡ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37例KingⅡ型脊柱侧凸分为两组,A组12例为KingⅡA型,行选择性胸椎融合;B组25例为KingⅡB型,行胸腰弯融合.手术均采用中华长城系统经后路矫形固定.结果:随访24~50个月,A组胸弯平均矫正率79.1%,腰弯矫正率71.4%,有2例发生躯干失平衡;B组胸弯平均矫正率70.8%,腰弯矫正率73.5%,1例发生躯干失平衡.结论:KingⅡA型行选择性胸弯融合,KingⅡB型融合胸腰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李明陈强倪春鸿侯铁胜朱晓东王善松赵新刚刘洋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融合节段三维矫形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脊柱侧凸的矫治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脊柱侧凸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997年9月至20024年 1月使用脊柱三维矫形内固定系统后路手术治疗的8例MFS患者脊柱侧凸的矫正度、脊柱平衡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6例KingⅡ型患者胸弯及腰弯的矫正率分别为47%、57%,随访矫正率丢失分别为21%和16%;1例King Ⅰ型患者胸弯及腰弯矫正率分别为25%及42%,随访矫正率丢失分别为21%和15%;1例KingⅢ型患者胸弯及腰弯的矫正率分别为58%、29%,随访矫正率丢失分别为9%和18%.所有患者躯干平衡得到改善,无神经并发症发生.2例出现交界性腰椎后凸,1例切口延迟愈合.结论:使用脊柱三维矫形内固定系统后路手术治疗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脊柱侧凸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李明杨洪平倪春鸿朱晓东刘洋白玉树赵新刚侯铁胜
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脊柱侧凸矫治手术治疗内固定结缔组织疾病
腹腔注射褪黑素受体拮抗剂对鸡脊柱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鸡腹腔内注射褪黑素受体拮抗剂对鸡脊柱发育的影响。[方法]刚孵育出的国产绍兴小鸡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1)对照组:在孵化3d后控制白天12h光照(光照度为500lx)、夜间12h完全黑暗(光照度为0~5lx)条件下饲养。(2)手术组:在孵化后3d时施行松果体切除术,光照条件同对照组。(3)拮抗剂组,在孵化3d后,每天腹腔注射褪黑素受体拮抗剂30mg/kg,光照条件同对照组。[结果]3个月时对照组及拮抗剂组未发生脊柱侧凸,手术组共有7只小鸡发生了脊柱侧凸。[结论]松果体切除可以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并诱导部分鸡发生脊柱侧凸。给予褪黑素MEL1-a受体的拮抗剂Luzindole阻止褪黑素的作用并不能产生实验性脊柱侧凸。
杨志洲杨成伟高瑞李明朱晓东
关键词:受体褪黑素脊柱侧凸
不同剂量褪黑素腹腔注射对松果体切除术后鸡脊柱侧凸罹患率的影响(英文)
2004年
背景:鸡松果体切除可以导致脊柱侧凸,研究表明腹腔内注射褪黑素可降低其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但何种剂量的褪黑素可以产生这种效果还不清楚。目的:应用松果体切除来抑制鸡褪黑素的分泌,通过给予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制剂来观察其脊柱侧凸的发生率。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于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施。雌性国产小绍兴鸡50只(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干预:将鸡5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鸡在出生后3d时行松果体切除术,在控制白天12h光照(光照度为500Lx)、夜间12h完全黑暗(光照度为0~5Lx)条件下饲养。其余4组鸡在孵化后3d时行松果体切除术后,分别腹腔注射5,10,20和40mg/kg剂量的褪黑素制剂,2次/d,控制光照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3个月后观察各组鸡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及平均Cobb角。结果:3个月时共有25只鸡发生了的脊柱侧凸。对照组,5,10,20,和40mg/kg组中脊柱侧凸的发病数分别为6,5,5,4和5只。平均Cobb角为26.7°,23.5°,21.7°,24.5°,23.2°。5,10,20,和40mg/kg组与对照组在脊柱侧凸的罹患率和平均Cobb角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给予不同剂量的褪黑素并不能降低脊柱侧凸的罹患率和侧凸的严重程度。
朱晓东李明白玉树倪春鸿赵新刚王善松侯铁胜
关键词:脊柱侧凸褪黑激素松果体
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躯干失平衡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对 6 2例行后路矫形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前及术后躯干平衡情况进行回顾性观察 ,探讨术后躯干失平衡的可能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年至 2 0 0 1年连续收治施行三维矫形手术的 6 2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平均年龄 14 .4岁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35月 (12月~5 7月 )。进行 CD、TSRH及 CD Horizon系统的矫形内固定脊柱融合术 ,观察各型脊柱侧凸术后的躯干平衡情况。结果 有 5 3例 (85 .5 % )患者术前 X线片检查提示冠状面有 1cm以上的失平衡。失平衡以向左侧多见 (占 95 % ) ,范围在 - 3.4 cm到 +4.3cm之间 ,平均为 +3.1cm。 4 8%的患者术后X线片检查仍有失平衡存在 ,但平均偏离距离为 +1.2 cm ,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三维矫形术后躯干失代偿的发生可能主要与融合节段尤其是下方融合节段选择不当有关。骨骼成熟度较低的患者 。
李明倪春鸿侯铁胜赵新刚朱晓东陈语白玉树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并发症脊柱融合术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肌梭的形态学特征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观察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肌梭结构、数量、密度及其分布,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刚孵育出的鸡行松果体切除,获得脊柱侧凸动物模型;将鸡脊柱侧凸模型分为Cobb角10°~20°组及Cobb角>40°组,椎旁肌取下后切片,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肌梭结构,对肌梭数量、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部分肌梭被囊呈“气球样变”,梭内肌纤维有异常改变;Cobb角10°~20°组肌梭密度为(25±5)个/g肌肉。Cobb角>40°组肌梭密度为(23±7)个/g肌肉。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部分肌梭结构异常,肌梭数量减少,密度降低。
王善松李明朱晓东陈语
关键词:病因学脊柱侧凸椎旁肌肌梭形态学神经纤维
不同剂量褪黑素对松果体切除鸡脊柱侧凸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褪黑素在切除松果体鸡脊柱侧凸产生中的作用,阐明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与给药方式及给药剂量的关系。方法刚孵化的雌性国产绍兴鸡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孵化后第3d行松果体切除术。(1)10只作为对照,在控制白天12h光照(光照度为500lx)、夜间12h完全黑暗(光照度为0~5lx)条件下饲养;(2)其余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即M-5、M-10、M-20及M-40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5mg/kg、10mg/kg、20mg/kg与40mg/kg的褪黑素制剂,控制光照条件同对照组。3个月后对所有动物行X线检查,观察脊柱的变化。结果3个月时共有25只发生了的脊柱侧凸。对照组、M-5、M-10、M-20以及M-40组中脊柱侧凸的发病数分别为6只(66.7%)、5只(50.0%)、5只(62.5%)、4只(50.0%)和5只(50.0%)。平均Cobb角为26.7°、23.5°、21.7°、24.5°和23.2°。M-5、M-10、M-20、M-40与对照组在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和平均Cobb角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给予不同剂量的褪黑素并不能降低切除松果体鸡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和侧凸的严重程度。
朱晓东李明白玉树倪春鸿赵新刚王善松侯铁胜
关键词:褪黑素松果体切除脊柱侧凸发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