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30040025)

作品数:17 被引量:111H指数:5
相关作者:郭玉华赵鑫闻华泽田林团荣张立爽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粳稻
  • 8篇杂交
  • 8篇杂交粳稻
  • 8篇水稻
  • 4篇性状
  • 4篇选育
  • 3篇穗型
  • 3篇恢复系
  • 2篇稻根
  • 2篇新恢复系
  • 2篇育种
  • 2篇直立穗
  • 2篇水稻根
  • 2篇水稻根系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学
  • 2篇胁迫
  • 2篇苗期
  • 2篇花药
  • 2篇根系

机构

  • 9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亚...
  • 2篇辽宁省北方杂...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沈阳市城市建...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篇郭玉华
  • 4篇赵鑫闻
  • 3篇张立爽
  • 3篇华泽田
  • 3篇林团荣
  • 3篇兰彩霞
  • 2篇姜可心
  • 2篇马廷臣
  • 2篇王元垒
  • 2篇王嘉宇
  • 2篇陈温福
  • 2篇张端品
  • 2篇曲明南
  • 2篇王岩
  • 2篇张效忠
  • 2篇余蓉蓉
  • 2篇曾汉来
  • 2篇台德卫
  • 2篇周淑清
  • 2篇赵东霞

传媒

  • 3篇杂交水稻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种子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与衰退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以辽宁省当前主推杂交粳稻组合辽优5215的F1代、F2代及其亲本和常规对照品种辽粳294为试验材料,对杂交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与衰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粳稻辽优5215F1代产量的超亲优势为18.5%,竞争优势为7.8%;株高、每穗实粒数的杂种优势明显,每穴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的杂种优势为负值。F2代产量、整齐度均较F1代有所下降,产量下降4.96%,但未达显著水平;F2代产量竞争优势为2.43%,说明杂交粳稻F2代在生产上仍具有一定利用价值。
郭玉华赵鑫闻兰彩霞华泽田赵冬霞张立爽林团荣
关键词:杂交粳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
水稻不同不育系花药的细胞学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沈农05-9不育突变株及其后代混粉1、混粉2、混粉3、混粉4和6个辽宁省主要杂交稻母本等11个不育系为材料,以沈农05-9原始株系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进行了花药形态学特征、细胞学特征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花药染色较深、药壁分层不清晰为各不育系普遍存在的特点。9214A、屉A、14A、盛粳A等4个不育系花药壁、药隔的发育均表现正常,其中,屉A及14A绒毡层延迟解体,9214A和盛粳A绒毡层都提前解体。但沈农05-9不育株、混粉1、混粉2、混粉3、混粉4、辽99A、52A花药表现瘦瘪,花药药隔维管束纤维化严重,维管束周围细胞结构紧密,绒毡层消失较早。花药早期的纤维化及结构杂乱为不育系败育的原因,药隔结构的异常直接影响了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形态。
郭玉华张立爽林团荣姜可心曲明南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细胞学花药形态学
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辽优3072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研究北方大穗型杂交粳稻超高产的生理基础,为选育大穗型的北方杂交粳稻提供育种理论。对北方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辽优3072进行了产量结构和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大穗型恢复系C52和小穗稳产型推广品种辽粳294相比,辽优3072灌浆中后期,叶片与根系的SOD、CAT、POD活性高、Vc、脯氨酸、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根系MDA含量较低,从而使辽优3072叶片同化产物生产旺盛,根系不早衰,有利于抵抗衰老和逆境,这是大穗型杂交稻辽优3072获得超高产的生理生化基础。同时也探讨了辽优3072各生理生化指标与亲本之间的关系。辽优3072的叶片SOD和CAT含量与父本显著相关,总叶绿素含量与母本显著相关,根系中SOD含量与父本显著相关。
隋国民华泽田郝宪彬马秀芳汤和军王彦荣张忠旭
关键词:超级杂交粳稻生理生化特性大穗型
粳型直立穗新恢复系C52的选育与应用
C52是北方杂交粳稻技术工程中心选育的直产穗型的粳型新恢复系,具有大穗、高配合力,高恢复力。高制种产量等优点,所配组合辽优1052高产、高抗病性,2004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探讨了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的选育...
郝宪彬华泽田王岩迟克生张忠旭苏玉安王彦荣李全英沈枫韩勇
关键词:杂交粳稻恢复系选育
文献传递
PEG-6000模拟干旱对水稻幼苗期根系的影响被引量:44
2010年
试验研究了不同PEG-6000浓度(0g·L-1、50g·L-1、125g·L-1和200g·L-1)对"湘丰早119"(耐旱)和"爱华5号"(干旱敏感)2个水稻品种的根体积、根粗、最长根长、侧根长、不定根长、根总长度、根数量、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旱水稻品种和敏感水稻品种根部的形态指标除根数量外都受严重干旱(200g·L-1PEG-6000)抑制,敏感品种更为明显;形态指标在各浓度PEG-6000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这些指标一般在不同浓度PEG处理3~4d后产生明显差异;根系POD活性随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大,随处理时间延长,耐旱品种POD活性的上升速度大于敏感品种;根系质膜相对透性随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加,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敏感品种的质膜相对透性高于耐旱品种;耐旱品种的根系较敏感品种更粗、更长,根系茁壮程度优于敏感品种。根数量和根系质膜相对透性不应作为耐旱选择指标。
马廷臣余蓉蓉陈荣军曾汉来张端品
关键词: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抗旱性水稻根系生理指标
粳稻新恢复系C4115的选育与应用
2006年
C4115是北方杂交粳稻技术工程中心选育的中晚熟粳型新恢复系,具有高配合力、高恢复力、抗性强、高制种产量等优点。所配组合辽优3015高产,米质较优,抗病性强,2003年相继通过辽宁省和国家品种审定。
郝宪彬华泽田张忠旭苏玉安王岩王彦荣李全英迟克生沈枫韩勇
关键词:杂交粳稻恢复系选育
水稻根系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5个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不同浓度的PEG处理,模拟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研究水稻幼苗根系中5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根系中各基因表达也各不相同,但是在轻度干旱和中等干旱胁迫下,主要以下调为主,少数表达上调,严重干旱胁迫下情况比较复杂,有基因以上调为主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4基因、核内小RNAZ274基因、甲酸四氢叶酸连接酶基因),也有基因以下调为主的(木聚糖酶抑制子蛋白1前体基因),还有基因以上调为主,但是上调倍数不大,下调倍数很大(酸性内切几丁质酶基因);5个基因表达的日变化表现出6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日表达都是上下波动的;抗旱品种的水稻根系对不同强度的干旱可能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对轻度干旱和中等干旱可能是减少不必要的能量和物质消耗,过度干旱、严重干旱胁迫下才调动大量抗逆相关物质,抵抗干旱的伤害。
马廷臣陈荣军余蓉蓉曾汉来张端品
关键词:干旱胁迫基因表达变化根系
北方粳稻分子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介绍了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课题的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前主要进行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为特异基因型的鉴定:主要有筛选鉴定出抗旱性材料86份,苗期抗寒性材料40份,后期抗寒性材料629份,抗稻瘟病材料28份,对筛选出的抗旱性材料进行了第二轮聚合杂交,共配组合171个。另一方面是关于遗传与生理基础研究,对穗部性状、粒形、产量和品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另外本文对北方粳稻分子育种材料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讨论,并讨论北方粳稻分子育种今后的发展方向。
王嘉宇徐正进孟军徐海陈温福周淑清
关键词:粳稻分子育种北方粳稻育种研究育种材料抗稻瘟病
粳型杂种稻米籽粒外观品质性状分离的初步研究
2009年
为改良粳型杂交稻米的外观品质,以辽宁省近年审定的杂交粳稻组合T优418及其亲本和对照品种辽粳9为材料,对杂种稻米籽粒间外观品质性状的分离程度及遗传控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杂种稻米籽粒在外观品质性状上普遍发生分离,其中垩白面积的分离最严重,变异系数达224.25%,变幅也都表现为超越双亲,其次为粒重、长宽比、粒长和粒宽,变异系数分别为12.16%,7.79%,5.18%,5.03%。虽然杂交种在垩白性状上分离最严重,但双亲却均表现为垩白较少,说明垩白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受父母本遗传背景影响的。因此在杂交稻米品质改良过程中,考虑双亲的品质差异不能仅从表型出发,更要注重对亲本基因型的选择。
赵鑫闻郭玉华
北方不同穗型粳稻南繁引起的一些性状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将2种不同穗型的北方粳稻品种在辽宁沈阳和海南三亚种植,结果表明,北方粳稻品种在海南种植株高降低,穗长缩短。直立穗型品种结实率显著低于弯曲穗型品种结实率,一次枝梗结实率比二次枝梗结实率下降的幅度大。指出北方粳稻南繁结实率显著降低主要是低温造成小穗不育引起,并提出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
王嘉宇徐正进周淑清赵飞陈温福
关键词:北方粳稻结实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