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ZK3147)

作品数:9 被引量:251H指数:6
相关作者:谭雪兰周国华谭洁欧聪朱红梅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农村
  • 5篇农村居民
  • 5篇农村居民点
  • 5篇居民点
  • 5篇村居
  • 3篇城市
  • 2篇地域分异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城市化
  • 1篇统筹
  • 1篇农村空心化
  • 1篇驱动力
  • 1篇县域
  • 1篇乡村聚落
  • 1篇乡统筹
  • 1篇景观格局变化
  • 1篇聚落
  • 1篇空心化
  • 1篇快速城市化
  • 1篇快速城市化进...

机构

  • 9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9篇谭雪兰
  • 4篇周国华
  • 3篇朱红梅
  • 3篇谭洁
  • 3篇欧聪
  • 2篇朱永霞
  • 1篇胡鑫
  • 1篇段建南
  • 1篇包春红
  • 1篇贺艳华
  • 1篇任辉
  • 1篇钟艳英
  • 1篇陈伊翔
  • 1篇曹浩成
  • 1篇李扬
  • 1篇江喆

传媒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地理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长沙市县域城乡统筹绩效评价及类型划分——基于RAGA-PPC模型和ESDA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层面构建城乡统筹绩效评价体系,运用遗传投影寻踪模型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沙市9个县级行政单元开展城乡统筹绩效评价和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划分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05—2013年长沙市城乡统筹绩效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各区(县、市)的绩效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雨花区、芙蓉区、开福区、天心区、岳麓区、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和宁乡县,呈现中心城区发展水平较高,东西两翼县(市)较低的空间"二元"结构;各区(县、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空间邻接上具有相似属性,表现出明显的正空间相关性,可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分为三类:高水平均质发展型,包括天心区、芙蓉区、雨花区和开福区;坍陷发展型,主要为长沙县;低水平均质发展型,包括岳麓区、望城区、宁乡县和浏阳市。应采取与目前发展类型相应的措施以提升城乡统筹绩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陈伊翔朱红梅谭雪兰李扬朱永霞
关键词:城乡统筹绩效评价县域
快速城市化区域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及地域类型划分——以长株潭地区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农村空心化的综合测度定量分析长株潭地区的农村空心化水平及地域类型分布格局,构建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农村空心化水平,同时划分农村空心化的地域分异类型,分析不同地域类型区空心化的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研究表明,长株潭地区大部分县市区存在空心化现象,农村空心化综合整治潜力较大,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十分突出,且不同区域农村空心化驱动因子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芙蓉区、雨花区等为高度空心化区域;荷塘区、芦凇区等为较高空心化区域;雨湖区、醴陵市为中度空心化区域;望城区、长沙县等为较低空心化区域;湘乡市、茶陵县等为低度空心化区域。结合区域农村空心化水平及不同地域类型分布格局,为长株潭地区空心整治、乡村空间重构及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条件。
欧聪谭雪兰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空心化
江南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为例被引量:51
2016年
要:以江南丘陵区的长沙市为例,以1989年和2013年的Landsat TM影像及DEM为数据,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沙市1989—2013年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的过程、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密度不断加大,居民点空间扩展特征显著,但居民点布局较为分散;2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低地指向性特征明显,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特征较为显著;3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道路和河流指向性特征明显,距离道路与河流越近,农村居民点面积越大,反之则越少;4自然环境决定了长沙市农村居民点总体空间布局,同时,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交通条件、政策制度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谭雪兰张炎思谭洁任辉朱永霞欧聪周国华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影响因素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被引量:68
2014年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案例,利用土地利用详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等多种数据源,运用相对变化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轨迹、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及人均量呈递减趋势,但仍然呈粗放利用状态;②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率呈高位态势且地域分异明显,交通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对变化率较大;③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影响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因子归纳为区域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政策制度3类,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可知各影响因子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农林牧渔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作用较大。
谭雪兰钟艳英段建南曹浩成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农村居民点长株潭城市群
基于RS/GIS的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7
2017年
基于1989、1999、2009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利用GIS分析技术、等扇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长沙市1989年以来的城市空间扩展的动态变化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在扩展方式上,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总体上以"团状+星状"扩展为主,但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扩展特点;②在扩展方向上,总体经历了"东南东方向—东南方向—东南、西和东方向"空间转变过程,其城市重心转移距离为1 725.23m;③应用多元回归模型构建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区位条件的引导、国家的政策制度、规划调控、行政区划的调整。
谭雪兰欧阳巧玲江喆刘卓谭洁周国华
长沙市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及地域类型划分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2013年长沙市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探索性空间分析和空间韵律测算,分析了长沙市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规模分异和形态格局特征,并划分了长沙市124个乡镇形态的地域类型。然后通过构建乡村聚落的形态指标体系,选取6种指标,采用SPSS.17软件的快速聚类的方法,将长沙市各乡镇分为7个地域类型。结果显示,在空间分布上,长沙市乡村聚落集聚密度值由中西部地区向东呈递减式分布。在规模分异上,长沙市乡村聚落呈数量多规模小且差距不大的特征;规模的分布上具有高值集聚随机分布特征,并且主要分布在浏阳市西部地区和宁乡县少数地区。在形态格局上,通过对长沙市东西南北中5条样带的指标测算,发现长沙中部地区的聚落复杂程度高于长沙西部和东部,长沙北部总体低于长沙南部,长沙东部和北部的乡村聚落连接稳定性优于其他地区,长沙东部和南部的乡村聚落的差异性同与其相比较的样带聚落而言都要大,长沙中部和北部的乡村聚落分散指数值较高。
朱苏晖谭雪兰朱红梅
关键词:乡村聚落
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运用2013年长沙市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于空间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数学模型,对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在空间分布上,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呈现"西密东疏"的特征;在规模分布上,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随机独立性及空间分异性特征,并且出现高值聚簇区,主要分布在以浏阳市西北部的焦溪乡、淳口镇、北盛镇、山田乡等地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在形态分布上,长沙市农村居民点形态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格局,其形态分布的均质程度不高,呈现以中间区域为顶点向周边方向倾斜的结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著,总体上呈随机独立分布状态。
胡鑫谭雪兰朱红梅包春红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长沙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及地域分异特征研究被引量:64
2015年
以1989年、1999年和2009年3期Landsat TM影像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应用GIS空间分析、重心迁移定量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长沙市1989~2009年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面积、规模、空间分布、形状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地域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20 a来农村居民点总面积及斑块平均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日趋集中和密集,斑块形状不断向完整与规则转变;2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在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等指标方面平原区、丘岗区与山区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3 20 a来,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重心由西向东迁移,迁移距离为6.62 km。
谭雪兰周国华朱苏晖欧聪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
江南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特征及类型划分——以长沙市为例被引量:37
2015年
以长沙市2013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图和长沙市的行政区划矢量图为基础,借助于ERDAS、Map GIS、Arc GIS、Fragtats、SPSS软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景观形状指数模型及聚类分析法,从空间、规模与形态等方面探讨长沙市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特征、地域类型及调控路径。研究表明:长沙市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长沙市中部向东西两侧呈阶梯状稀疏化分布;而规模普遍偏小,规模分布自西向东呈现"波浪状"结构;在形态格局上,则表现为布局分散且形态复杂、不规则。通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长沙市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低密度散点型、低密度团簇型、中密度团簇型、高密度团簇型、中密度团块型、中密度条带型、高密度条带型7种,并从人口集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各地域类型优化调控的路径。
谭雪兰刘卓贺艳华谭洁张炎思周国华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