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413)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梁景平赵建龙曹慧敏唐子圣王蓓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微阵列
  • 3篇微阵列芯片
  • 3篇黑色素
  • 2篇芯片检测
  • 2篇16S_RD...
  • 2篇RDNA
  • 1篇牙周
  • 1篇牙周可疑致病...
  • 1篇牙周致病菌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芯片
  • 1篇基因芯片检测
  • 1篇根管
  • 1篇感染根管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3篇唐子圣
  • 3篇曹慧敏
  • 3篇赵建龙
  • 3篇梁景平
  • 2篇赵淑娟
  • 2篇刘正
  • 1篇王蓓
  • 1篇江禾
  • 1篇王友群
  • 1篇王蓓

传媒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2007年第...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应用16S rDNA结合膜芯片检测3种产黑色素牙周可疑致病菌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采用16SrDNA结合膜芯片检测牙龈卟啉菌Pg、中间普氏菌Pi和变黑普氏菌Pn的价值。方法:利用Genebank中细菌16SrDNA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通用引物,通过已知Pg、Pi和Pn的16SrDNA序列,设计合成对应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先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所有标准菌株的DNA,PCR产物和已点样有Pg、Pi和Pn的3种探针的膜芯片杂交,进行分析。结果:膜芯片上的Pg、Pi和Pn3种探针只能与相对应的Pg、Pi和Pn的PCR产物反应,而与其他标准菌株的PCR产物无反应。结论:用16SrDNA结合膜芯片,可准确检测Pg、Pi和Pn,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检测方法。
唐子圣曹慧敏刘正赵淑娟王蓓梁景平赵建龙
关键词:RDNA微阵列芯片牙周致病菌
应用16SrDNA基因芯片检测4种产黑色素感染根管可疑致病菌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制快速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和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n)的芯片系统。方法:利用Genebank中细菌16SrDNA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通用引物;通过已知Pg、Pe、Pi和Pn的16SrDNA可变区序列,设计合成对应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先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所有标准菌株的DNA并作荧光标记,PCR产物和已点样有Pg、Pe、Pi和Pn4种探针的芯片杂交,并用荧光扫描仪进行分析。结果:芯片上的Pg、Pe、Pi和Pn4种探针只与相对应的Pg、Pe、Pi和Pn的PCR产物反应,而与其他标准菌株的PCR产物无反应。结论:应用16SrDNA基因芯片可以准确检测Pg、Pe、Pi和Pn,快速、灵敏、特异性高,有望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江禾曹慧敏唐子圣朱彩莲梁景平赵建龙王友群刘正
关键词:RDNA微阵列芯片
微阵列芯片检测四种产黑色素根管致病菌方法研究
目的:牙髓卟啉菌Pe、牙龈卟啉菌Pg、中间普氏菌Pi和变黑普氏菌Pn是4种公认的根管致病菌,因为它们培养时都能产生黑色素并且在分类学上关系密切,因此在临床上要同时检测并鉴定出这4种产黑色素根管致病菌相当困难,本研究目的就...
唐子圣曹慧敏刘正赵淑娟王蓓赵建龙梁景平
关键词:微阵列芯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