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21703)

作品数:16 被引量:74H指数:7
相关作者:王维和陈立奇黄富祥张兴赢张艳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卫星
  • 4篇风云三号
  • 4篇臭氧
  • 4篇春季
  • 3篇遥感监测
  • 3篇卫星遥感
  • 3篇卫星遥感监测
  • 3篇FY-3卫星
  • 3篇臭氧总量
  • 2篇大洋
  • 2篇探测仪
  • 2篇通量
  • 2篇南大洋
  • 2篇南极科学考察
  • 2篇聚类
  • 2篇雷达
  • 2篇极涡
  • 2篇反演
  • 2篇高频
  • 2篇白令海

机构

  • 7篇中国气象局
  • 7篇国家海洋局
  • 6篇国家卫星气象...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马里兰大学

作者

  • 5篇王维和
  • 5篇陈立奇
  • 5篇黄富祥
  • 4篇刘年庆
  • 3篇胡红桥
  • 3篇张艳
  • 3篇张兴赢
  • 2篇吴振森
  • 2篇张北辰
  • 2篇许苏清
  • 2篇江芳
  • 2篇王英鉴
  • 2篇杨惠根
  • 2篇徐国杰
  • 2篇王咏梅
  • 2篇刘瑞源
  • 2篇陈海颖
  • 2篇刘二小
  • 2篇吴铭君
  • 1篇阮海林

传媒

  • 7篇极地研究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 1篇遥感学报
  • 1篇Advanc...
  • 1篇第28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航线上空水溶性气溶胶化学成分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航线上所采集到的气溶胶样品,分析了各水溶性离子组分的浓度、组成及存在形式。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离子成分特征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阴阳离子总和接近于1,表明航线上空主要阴阳离子具有海洋气溶胶的代表性;C l-、Na+、SO24-、NO-3、Mg2+是航线上最主要的离子组分,其中(Na++C l-)的贡献约75%,说明海盐颗粒物仍然是海洋大气气溶胶的最主要成分,其次为硫酸盐气溶胶;对于二次气溶胶各离子组分,其可能存在的形式为NH4NO3、NH4HSO4、(NH4)2SO4。进一步计算发现海盐离子浓度在40°S以南出现高值,这可能与风速有关,而MSA的浓度由低纬向高纬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其浓度可能与气温以及南大洋海水藻类新陈代谢所释放硫化物有关。二次气溶胶NH+4以及NO3-浓度主要受到陆地长距离输送的控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次气溶胶非海盐硫酸盐(nss-SO24-)在开阔大洋及南大洋地区的浓度均较低,而在大陆边缘海域nss-SO24-的浓度较高。航线上各可溶性离子来源特征是:C l-、B r-、Na+、K+、Mg2+、Ca2+主要来自海洋源,F-、NO-3、NH4+主要来自污染源,甲基磺酸(MSA)主要来自海洋生物释放源,特别需要指出,SO24-同时受到海洋源和污染源的影响,这更加说明了区分开ss-SO24-与nss-SO42-的自然源和人为源对于生物地球化学气候评估模型的重要意义。
徐国杰陈立奇张远辉汪建君李伟林奇
关键词:可溶性离子MSA南大洋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第24航次大气CO_2遥感算法及其在第26航次中的应用分析
2013年
利用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第24航次采集的大气CO2浓度与AIRS的大气红外辐亮度进行统计回归,获取两者间的拟合关系。与该航次随机选取的60°S附近验证点比较,平均相对偏差为1.09%。同时,将拟合函数应用于对应第26航次同位置、近时间点的AIRS大气辐射值,其结果和第26航次走航数据进行比对,平均相对偏差为2.12%。对比同纬度下第24航次的精度,其精度有明显的下降,结果表明,利用统计回归的计算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陈海颖蒋孟珍郝增周梁继许苏清陈立奇谢辛
关键词:南大洋二氧化碳
热带与南极海域表层海水N_2O饱和度异常差异性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比较从30°N西太平洋至30°S东印度洋等热带海域与南大洋至东南极普里兹湾等南极海域的大气和表层海水N2O分压分布特征,表层海水pNO2饱和异常,分析引起异常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南极海域普里兹湾表层水中N2O分压(pN2O)平均为311.9±7.6 nL.L-1(14.1±0.4 nM),与大气中N2O混合比(318.5 nL.L-1)相比显略不饱和,融冰水的输入是导致不饱和的主要原因。海气N2O通量为-0.3±0.8μmol.m-2.d-1。而热带海域多数表层海水中N2O饱和度异常值都高于10%,在赤道海域发现最高值达54.7%,次高值则位于10°N的苏禄海为31%,计算出在赤道和苏禄海的海气通量分别为~12.4μmol.m-2.d-1和~4μmol.m-2.d-1。表明高纬度的普里兹湾是大气中N2O的弱汇,而低纬度热带海域表现为大气中N2O的源。造成热带与南极海域海洋N2O饱和度异常的影响因素,可能是低纬度的热带海域由于海气间的气体交换较弱、上升流影响强,而高纬度的南极海域由于融冰分层和强偏西风的影响;而海表面风速是影响N2O的海气交换和N2O通量的重要因素。
陈立奇詹力扬许苏清张介霞徐国杰
关键词:N2O海气通量
白令海BR断面海-气CO_2通量及其参数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对2008年夏季白令海大气和海水pCO2连续观测资料,结合BR断面上站位水体垂直采样测量,对白令海不同海区pCO2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理化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将白令海划分为4个具有不同CO2吸收能力的海区,其中陆坡流区碳通量高达-18.72mmol/(m2.d),是海盆北区的近2倍,比海盆南区高一个量级;在海盆北区和陆坡流区pCO2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在海盆南区和陆架区两者的关系不明显,表明这两个海区的温度可能不是pCO2变化的主要调控因子;在海盆北区与陆架区pCO2与盐度呈显著的相关,这很可能受到水团混合的影响,而在海盆南区与陆坡流区两者的变化幅度比较小,关系也不显著。在海盆南区有充分混合的高温、高盐、高溶解总无机碳(DIC)和高总碱度(TA)的水体,这是导致该海区CO2吸收能力最弱的主要原因。在陆坡流区与此相反,呈现出低温、低盐、低TA和低DIC的水体特征,明显不同于白令海盆或白令海陆架区,这可能是形成表层海水pCO2低值的主要原因。
高众勇孙恒陈立奇
关键词:白令海
台湾岛周边海域近16a来海平面变化研究
2010年
利用1992年10月至2008年6月的卫星高度计融合资料对台湾岛周边海域(20°~28°N,117°~124°E)多年海平面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改进的月平均水位周期信号的谱分析方法计算多年来台湾岛周边海域海平面年均上升速率为0.34±0.02 cm/a,与该海域内的潮位站结果较为一致.(2)台湾岛周边海域海平面高度变化以1 a周期变化为主,其次为0.5 a、准2 a周期变化.(3)通过计算海平面异常的标准差得出多年来台湾海峡西南部海域海平面波动最为激烈.(4)分析了台湾岛周边海域海平面4个季节的变化情况,指出台湾岛周边海域海平面季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风场.
阮海林杨燕明李燕初陈海颖
关键词:海洋水文学海平面变化高度计潮位站
北极臭氧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极涡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风云三号卫星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和国际同类卫星的臭氧总量数据对1979年—2011年北半球春季臭氧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北极臭氧年际变化显著,它与平流层温度变化一致(相关系数为0.75)。北极臭氧损耗异常强弱年的月均和日变化特征有明显差异,春季北极臭氧损耗强年有明显的化学损耗过程(1997年和2011年),而弱年化学作用影响不明显(1999年和2010年)。损耗弱年的日变化型在不同年份特征不同,它的臭氧变化可能更多受天气过程的影响。综合分析北极涛动、极涡和平流层温度等大气环流背景场的变化,表明春季北极臭氧损耗强弱受大气环流变化影响。北极涛动指数正位相,极涡偏强偏冷,北极臭氧损耗异常偏高。北极涛动指数负位相,极涡偏弱偏暖,北极臭氧损耗异常偏低。
张艳王维和张兴赢LAWRENCE Flynn
关键词:大气臭氧总量风云三号极涡环流
FY-3气象卫星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辐亮度在轨定标与反演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FY-3气象卫星上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是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首台用于全球臭氧总量定量测量的探测仪,自发射以来已成功在轨运行近两年.由于TOU发射前辐亮度定标存在偏差,为了得到高精度的产品,TOU必须进行在轨定标.本文介绍了基于辐射传输模式计算对TOU辐亮度进行在轨道定标的方法,定标过程中用于模拟辐亮度计算的臭氧总量由与TOU观测时刻相近的国外臭氧总量探测仪器MetOp/GOME-2提供.文章将在轨定标后TOU的反演结果与AURA/OMI以及地基的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辐射传输模式对TOU辐亮度进行在轨定标的方法是可行的,反演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臭氧的时空分布特性,在全球部分地基观测站所处的位置上对TOU,OMI以及地基的臭氧总量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TOU与OMI的相对偏差均方根约为2.52%,TOU与地基以及OMI与地基观测结果之间的相对偏差均方根分别为4.45%和3.89%.
江芳王维和王咏梅王英鉴
关键词:臭氧总量风云三号反演
2011年春季北极臭氧异常低值监测和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FY-3A)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连续监测全球臭氧总量分布的遥感数据,分析后发现,自2011年3月初开始,北极地区臭氧总量急剧下降,形成一个臭氧低值区,3月中旬低值区中心部分臭氧总量日平均值只有同期的一半左右。分析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及国外卫星1979—2011年北极地区春季臭氧监测结果与北极平流层低层极涡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春季北极臭氧总量异常低值是极冷的极涡引起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极春季臭氧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北极春季臭氧总量的年际变化主要取决于北极极涡的强弱。
王维和张艳李晓静张兴赢郑照军刘瑞霞
关键词:极涡臭氧洞
2011年春季北极地区臭氧低值事件的卫星遥感监测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FY-3B SBUS和NOAA SBUV/2观测资料,监测2011年3月1日~4月5日北极地区臭氧低值事件发生发展全过程.臭氧低值区臭氧总量在200~250DU,局部极低值在200DU左右,达到臭氧洞水平,比通常水平低100~200DU.此次北极臭氧低值事件开始于3月1日,结束于4月5日,期间经历扩展-消亡、围绕极地自西向东方向旋转、由极区沿经线向中纬度扩散等多个发展变化过程.这次非常罕见的北极地区臭氧低值事件影响范围除极区外,还波及从欧洲到俄罗斯中部的广大人口密集地区,导致这些地区地表紫外线强度的急剧增强,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重要影响,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刘年庆黄富祥王维和
关键词:FY-3卫星探测仪
中山站高频雷达观测结果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中山站高频相干散射雷达于2010年4月建成投入观测,并加盟SuperDARN雷达观测网,成为中国探测电离层对流的重要手段。首先简要介绍中山站高频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然后利用该雷达第一年的观测数据,给出了每个波束观测的电离层回波总数随距离和回波强度、多普勒速度及谱宽的分布以及电离层回波发生率随频率的变化特性。观测结果和射线追踪的模拟计算表明,由于波束指向不同,电波矢量方向与地磁场形成正交条件的区域有所不同,因此会造成不同频率下,不同波束观测的电离层回波发生率的差别。
刘二小胡红桥刘瑞源吴振森吴铭君杨惠根张北辰
关键词:电离层射线追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