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308085MH157)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夏瑞祥朱凌燕倪合宇曾庆曙阮敏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安徽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小板
  • 2篇抗体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血小板糖蛋白
  • 1篇血小板微颗粒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因子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异基因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造血

机构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作者

  • 6篇夏瑞祥
  • 2篇阮敏
  • 2篇曾庆曙
  • 2篇倪合宇
  • 2篇朱凌燕
  • 1篇韩爱芝
  • 1篇姚素玉
  • 1篇张婷
  • 1篇陶莉莉
  • 1篇鲍静
  • 1篇刘沁华
  • 1篇朱海波
  • 1篇朱立新
  • 1篇王海婧
  • 1篇朱柳
  • 1篇王荣
  • 1篇盛玉萍
  • 1篇周莹
  • 1篇蔡学林
  • 1篇宋明月

传媒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DCA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日期,将2012年的104例和2013年的10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功能、生活质量症状、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除经济困难外,QLQ-C30症状评分实验组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患者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均有P<0.05),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8,P<0.001)。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应加强其在白血病护理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姚素玉梁昌兰盛玉萍王荣周莹朱柳夏瑞祥
关键词:白血病生活质量问卷调查
血液病患者出血程度与PMP、vWF、FN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血小板微颗粒(PM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纤维连接蛋白(FN)在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中与出血程度的关系,探讨PMP、v WF、FN对出血程度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WHO关于出血的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0分组、1分组、2分组、3分组、4分组及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PMP含量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v WF、FN含量变化。结果 (1)各组PMP、v WF、FN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不同出血程度组之间出血程度越重,PMP含量越低[除1分组与2分组;3分组、4分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WF含量越高[除1分组与2分组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N含量越高[除0分组与1分组外,其余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MP、v WF、FN的含量对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出血程度的预测具有临床意义。
戴霁菲朱立新蔡学林夏瑞祥
关键词:出血程度血小板微颗粒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网织血小板检测在急性白血病继发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检测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继发感染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89例疑似感染的AL患者,分别测定并记录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网织血小板(RP)百分比、腋下温度(T)。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进行诊断价值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P百分比与重症感染相关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RP百分比在诊断AL继发感染及重症感染时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其他传统炎症指标;RP百分比与CRP或PCT联合诊断感染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提高;RP百分比<9.76%的重症感染组患者40 d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RP百分比≥9.76%的重症感染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炎症指标,RP百分比在诊断AL患者继发感染及重症感染时诊断价值最高,与CRP和(或)PCT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L患者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率。RP百分比可作为预测死亡风险的一项指标。
宋明月刘沁华谢蓓蓓夏瑞祥
关键词:网织血小板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实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移植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范移植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对策,以降低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3年10月82例实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异基因移植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巨细胞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OR=3.586)、受供者HLA相合性(OR=3.025);3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巨细胞病毒患者经治疗后,25例获得痊愈出院,8例死亡,其中3例为继发间质性肺炎病死,3例继发细菌感染病死,1例为继发急性GVHD死亡,2例复发死亡,病死率为24.24%,1例疾病复发转院治疗。结论影响患者移植术后感染的因素主要为患者个体情况,术前及术后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身心护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意志,增强患者抵御疾病的主观能动性,以降低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韩爱芝张婷王海进夏瑞祥王海婧朱海波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巨细胞病毒诊治
糖皮质激素对不同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糖皮质激素是ITP临床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大多数患者激素治疗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对激素治疗无效。有学者在Fc受体去除小鼠中发现2种主要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Ub/IUa及GPIbd)抗体引起的ITP的病理过程有着本质的不同。
阮敏朱凌燕陶莉莉鲍静夏瑞祥倪合宇曾庆曙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抗体血小板糖蛋白
抗凝剂在改良MAIPA法中对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GPⅡbⅢa和GPⅠbα)检测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探究二价阳离子络合剂的抗凝剂在改良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中的影响。分别留取ED-TA-K2和肝素钠抗凝的162例ITP患者标本,采用改良MAI-PA法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膜糖蛋白IIbIIIa(GPIIbIIIa)和膜糖蛋白Ibα(GPIbα)。抗GPIIbIIIa抗体:单用EDTA-K2抗凝剂检出阳性77例,单用肝素钠抗凝剂检出阳性78例,双重检测阳性102例;抗GPIbα抗体:单用EDTA-K2抗凝剂检出阳性53例,单用肝素钠抗凝剂检出阳性51例,双重检测阳性72例。单一抗凝剂与双重抗凝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价阳离子络合剂的抗凝剂在改良MAIPA法检测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中有一定影响,采用两种抗凝剂双重检测可提高自身抗体的检出率。
阮敏朱凌燕曾庆曙夏瑞祥倪合宇
关键词:抗凝剂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