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10100019-10)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唐小付龙明华于文进姚艳李正为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茄子砧木种质对青枯病和黄萎病的抗性遗传分析
- 对茄子砧木种质对青枯病和黄萎病的抗性数量遗传和抗性表达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苗期浸根接种进行抗病性鉴定。苗龄为3~4片真叶期,接种浓度青枯菌为5×108cfu·mL~(-1),大丽轮枝菌(黄萎病)为1×10~7cf...
- 于文进韦慧明孙宁静阳燕娟牟玉梅黄丽桃张红浩
- 关键词:茄子青枯病黄萎病
- 樱桃番茄对根际外源碘的吸收及生理反应特性被引量:1
- 2011年
- 在深液流水培的营养液中添加浓度为1.0-6.0 mg.L-1的碘离子栽培樱桃番茄。根系、叶片和果实的碘含量均表现随着I-浓度提高而增加的趋势。根系的碘含量在I-处理后1周迅速增加;第2周降低,此后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中高浓度处理(3.0-6.0 mg.L-1)的变化趋势比低浓度处理(1.0-2.0 mg.L-1)明显。叶片碘含量在处理后3周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第3周以后,高浓度处理(4.0-6.0 mg.L-1)的叶片碘含量增加趋于平缓,而中低浓度处理(1.0-3.0 mg.L-1)的叶片碘含量变化不明显。根系和叶片中的碘浓度在1.0 mg.L-1浓度处理是根〉叶,在2.0-6.0 mg.L-1浓度处理的前期是根〉叶,后期是叶〉根,说明碘在根系积累到一定量以后才向叶片转移。对成熟果实的碘含量分别与处理后1-6周的叶片和根系的碘含量作单因素和双因素回归分析,说明I-处理后第1周是影响果实碘含量的最重要时期,利用叶片和根系的碘含量,根据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可预测成熟果实的碘含量。2.0-6.0 mg.L-1浓度处理对根系的TTC还原量影响显著,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营养液加I-后3周以内。低浓度处理(1.0-2.0 mg.L-1)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中高浓度处理(3.0-6.0 mg.L-1)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2.0-6.0 mg.L-1浓度处理后2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均显著降低,而气孔限制值显著增高。
- 于文进姚艳韦慧明龙明华唐小付
- 关键词:碘樱桃番茄根系活力叶绿素
- 营养液栽培中添加碘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在深液流水培的营养液中添加1.0~6.0mg·L-1碘离子作为处理,研究碘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碘对樱桃番茄果实的碘含量、VC含量、总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含水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各处理的果实碘含量均显著高于CK,并表现出随着营养液中碘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两者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947。3.0mg·L-1碘浓度处理的果实VC含量最高,达201.7mg·kg-1(FW),比CK高9.7%,差异显著。低碘浓度处理(1.0~3.0mg·L-1)对果实的总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最低总酸含量是3.0mg·L-1碘浓度处理,为0.64%,高碘浓度处理(4.0~6.0mg·L-1)果实的总酸含量则显著高于CK。碘处理使樱桃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1.0~5.0mg·L-1碘浓度处理之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3.0mg·L-1碘浓度处理的果实糖酸比与CK无显著差异。低碘浓度处理(1.0~3.0mg·L-1)的果实含水量与CK无显著差异,而高碘浓度处理(4.0~6.0mg·L-1)的果实含水量则显著低于CK和低碘浓度处理。综合以上结果,在樱桃番茄栽培上,以3.0mg·L-1作为碘离子供给浓度对果实的糖酸比和含水量无显著影响,同时可以获得VC含量高、总酸含量较低、含碘量适中的果实。
- 于文进姚艳李正为龙明华唐小付
- 关键词:碘樱桃番茄果实品质
- 辣椒砧木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数量遗传初步分析
- 嫁接栽培在防治辣椒(含甜椒)土传病害上被广泛应用。对青枯病具有抗病性是选择嫁接砧木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对辣椒砧木种质资源进行青枯病抗性鉴定,初步探讨抗病性的遗传特点,为辣椒抗青枯病砧木选育和发掘抗源奠定基础,同时为合理...
- 赵曾菁牟玉梅傅慧珍阳燕娟于文进
- 关键词:辣椒砧木青枯病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