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XW021)

作品数:12 被引量:173H指数:8
相关作者:周葆华陈振华吕舒宁胡叶楠陆余恬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美国德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新闻
  • 5篇媒体
  • 4篇新闻从业者
  • 4篇中国网络
  • 2篇大学生
  • 2篇新媒体
  • 2篇舆论
  • 2篇网络舆论
  • 1篇大学生群体
  • 1篇大学生网络
  • 1篇新酒
  • 1篇新媒体事件
  • 1篇新闻伦理
  • 1篇新闻生产
  • 1篇幸福感
  • 1篇学生网络
  • 1篇移动互联
  • 1篇移动互联网
  • 1篇议题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1篇美国德州大学

作者

  • 11篇周葆华
  • 1篇吕舒宁
  • 1篇陈振华
  • 1篇陆余恬
  • 1篇胡叶楠

传媒

  • 5篇新闻记者
  • 1篇当代传播
  • 1篇新闻与写作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青年记者
  • 1篇新闻界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舆论研究:概念、议题与创新被引量:43
2014年
本文立足社会化媒体环境与中国本土情境,探讨社会化媒体时代舆论研究的基本概念、核心议题与创新路径。研究指出:社会化媒体带来的表达便利与"海量意见"并不等同于舆论发达。舆论概念基本内涵强调公众针对争议性议题的公共讨论过程,以及基于独立自主人格和自由信息环境的意见表达。社会化媒体时代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包括:对网络"大众意见"的数据挖掘、对线上与线下"大众意见"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新媒介环境下舆论"可视化"动态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系统考察。基于中国情境的"双重话语空间"思想、以及与西方经典舆论学理论保持开放对话,是中国舆论研究理论创新的可能路径。
周葆华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舆论网络舆论
谁在使用视频直播?--网络视频直播用户的构成、行为与评价分析被引量:31
2017年
本文通过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在线问卷调查(N=2978),描述和分析了网络视频直播用户的基本构成、行为特征与感知评价。调查发现:曾经或正在使用视频直播的用户规模已接近网民的六成,呈现男性多、年轻化、高学历特征;用户平均每天使用视频直播约半小时,主要在住处、晚间、睡前场景下使用;用户观看最多的是唱歌类直播,最多的互动行为是点赞,用户使用视频直播的动机以娱乐放松为主,也包括表达社交;用户关注主播以女性为主,逾半用户有过打赏行为;网民对视频直播在社会上的普及率感知较高,总体上不认为视频直播中充满色情和暴力内容,对视频直播的发展前景较为看好。研究并检验了个人背景、感知变量和需求动机对视频直播采纳和使用的影响。
周葆华
关键词:视频直播用户行为移动互联网
网络新闻从业者的生活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四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基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抽样问卷调查(N=1631),描述和分析当前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的生活状况。调查发现:网络新闻从业者目前的生活满意度总体在百分制的67分左右,幸福感平均分为十分制的6.31分,主观社会阶层认同属于中间偏下。他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住房压力、没有时间陪家人和缺乏职业前景。就客观状态来看,他们中的五成已有自购房(但半数有贷款),三成左右有私家车,近半未婚,已婚者中四成尚无子女。如何解决网络新闻从业者的生活实际困难,并优化他们的主观感受,是影响网络新闻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周葆华陆余恬寇志红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幸福感
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被引量:13
2017年
为了解在新技术变革背景下,网络新闻从业者这一群体的基本状况和变化,及理解新媒体对新闻业的影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现状"课题组于2016年9——10月展开了系统的问卷调查。本文通过一项全国范围内的抽样问卷调查(N=389),从基本构成、职业理念、专业技能、新媒体观和生活状况五个维度,描述和分析了新技术变革背景下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生态。
周葆华查建琨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生产
网络舆论过程与动态演化:基于计算传播研究的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互联网和大数据如何影响和改变着舆论研究?本文认为,舆论研究历史上存在两条"河流",一条是以民意调查测验为代表、聚焦特定单一时间点上意见分布的"大众意见"式的舆论研究,另一条则是强调分析舆论发展过程与动态演化的"社会过程"式的舆论研究。囿于理论、方法和数据的局限,舆论研究的传统偏重前者而忽视后者。大数据和计算社会科学的出现为社会过程式舆论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数据、模型和方法三方面准备了资源。并以具体研究为例,讨论计算传播研究取向如何促进网络舆论过程与动态演化研究的开展。
周葆华
关键词:网络舆论大数据
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二被引量:10
2014年
本文基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抽样问卷调查(N=1631),描述和分析当前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调查发现:网络新闻从业者已普遍认为自己是"新闻从业者"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认为传媒最重要的功能是"信息传播";他们心目中最接近"理想媒体"的是凤凰卫视和《南方周末》,典范的新闻工作者是白岩松;他们对新闻职业伦理具备较高的认同态度,同时也感知到目前有悖新闻伦理的行为在现实中并不罕见。研究发现,三类新闻网站的从业者在基本职业理念趋于一致的同时,在传媒功能认知、媒体范例评价、伦理价值观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最后对这些发现进行了讨论。
周葆华龚萌菡寇志红
关键词:新闻从业者传媒功能新闻伦理
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沉默的螺旋”和“意见气候感知”为核心被引量:15
2014年
本文通过在上海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的一项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描述他们网络意见表达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特别从"沉默的螺旋"理论出发,从概念上区分"意见气候感知"的不同层次,并探讨其对网络意见表达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在体现"意见气候感知"的不同维度上,与社会上多数人意见以及与多数网友意见的一致程度等,对网络意见表达并无显著影响;而与主流媒体意见的不一致、以及与家长意见的不一致,对大学生的网络意见表达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研究结合质化访谈对这些发现进行了讨论。
周葆华吕舒宁
关键词:大学生
记者素养的“新瓶旧酒”与“新瓶新酒”被引量:3
2016年
记者肩负着传递信息、沟通上下的责任,对于保障社会的高效有序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要履行好这一社会责任,记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往,业界常说,记者要做社会活动家、记者要想总理所想的事、记者要顶天立地……但是,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记者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确立新的职业认知和受众观,提高法律素养、理论素养、思想素养,有的记者还要学会一些新的传播技术,如无人机、H5、直播等。
周葆华李煜申
关键词:记者社会活动家传递信息传播环境法律素养
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构成与工作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一被引量:15
2014年
本文通过一项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抽样问卷调查(N=1631),描述和分析了当前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构成与工作状况。调查发现,网络新闻从业者以女性为主,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特征,专业背景具有多样性;对互联网及新闻行业的热爱、对新闻记者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感的认同,是网络新闻从业者选择网络新闻行业的主要原因;他们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其中最满意的是人际关系,最不满意的是薪酬福利;愿意将网络新闻工作作为终身职业的目前只占少数,大多数人考虑在五年之后离开,或是处于待定状态。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网站的从业者在收入水平、工作满意度、职业忠诚度等方面的差异。后续论文将对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媒介使用、生活状态等做出描述与分析。
周葆华谢欣阳寇志红
关键词:新闻从业者工作状况
“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以上海市大学生群体为例的经验研究被引量:24
2013年
本文通过在上海进行的问卷调查,首次在经验层面上探讨当代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形成了有关"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新媒体事件"集体记忆的深刻程度与记忆普遍程度总体正相关,并受到事件重要性和自身卷入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所记忆的"新媒体事件"的发生时间覆盖不同年份,但具有明显的"最近效应";大学生群体记忆深刻的"新媒体事件"主要以"道德隐私"和"公权滥用"两种类型为主。本文还对"新媒体事件"集体记忆的建构性与群体性进行了探讨。
周葆华陈振华
关键词:新媒体事件集体记忆大学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