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6B01)
- 作品数:39 被引量:585H指数:14
- 相关作者:黎星辉吕海鹏林智刘仲华郭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ISO方法与常规方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总量及儿茶素组分上的差异比较被引量:2
- 2008年
- 分别采用ISO方法和常规分析方法(GB/T 8313-2002等)分析了茶叶中茶多酚总量以及儿茶素组分。采用GB/T 8313-2002测定的绿茶、白茶、乌龙茶和红茶茶样中的茶多酚总量数值分别是采用ISO 14502-1:2005(E)方法的1.43、1.47、1.46和1.72倍;而采用ISO 14502-2:2005(E)方法测定的儿茶素总量数值明显高于文中所采用的其它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的测定数值,采用ISO 14502-1:2005(E)方法测定的绿茶、白茶、乌龙茶和红茶茶样中的儿茶素总量数值分别是采用的方法2#(茶汤提取方法参照GB/T 8313-2002)的1.53、1.46、1.24和1.04倍。该研究为不同文献中采用不同方法测定的茶多酚总量和儿茶素组分之间的比较提供了初步依据。
- 吕海鹏林智谭俊峰郭丽
- 儿茶素的抑菌效果及机理研究被引量:65
- 2009年
-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采用抑菌环实验研究了儿茶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对儿茶素作为抑菌剂的稳定性作出了评价,同时还研究了儿茶素可能存在的抑菌机理。结果显示,儿茶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32g/L和1·25g/L;儿茶素的抑菌效果较大程度地受温度和pH的影响,较小程度受紫外照射的影响;儿茶素会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对数生长期,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造成细菌胞内蛋白质和糖类物质的渗漏,使细菌代谢发生紊乱,儿茶素的抑菌作用不是通过抑制呼吸代谢而引起的。
- 曾亮黄建安李赤翎刘仲华
- 关键词:儿茶素抑菌
- 茶书《煎茶诀》的考订被引量:1
- 2008年
- 《煎茶诀》是我国清代叶隽撰写的一本茶书。此书在我国无传,现在仅日本少数图书馆存有日刻宽政重刻宝历和明治两个版本。最早的宝历本也不是叶隽原著,而是由日僧"蕉中"擅行添加的增补本。明治本由当时旅日华人王治本作序,日人小田诚一郎"训点",他们在重印时删除了蕉中增补的内容,却又添进了"采录"屠隆《考盘余事》七则茶事。鉴于《煎茶诀》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日存两个版本进行查对、考订和整理,旨在将混杂于《煎茶诀》中的附加成分,与原著区分清楚,做到正本清源。
- 刘馨秋冯卫英顾雯朱自振黎星辉
- 关键词:茶书
- 茶叶中EGCG3″Me的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采用制备HPLC系统进行分离纯化并进一步结合NMR、LC/MS进行结构鉴定,从茶叶中分离纯化出了EGCG3″Me;研究了不同提取条件对茶叶中EGCG3″Me含量的影响,初步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茶叶中EGCG3″Me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重现性好,适用于常规定量分析,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48%,RSD为3.31%;采用蒸馏水在90℃的水浴浸提5min,茶汤中EGCG3"Me的浓度可以达到最高值。
- 孙业良吕海鹏林智黎星辉
- 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被引量:43
- 2008年
- 亚热带丘陵茶园间种豆科牧草,有利于调节茶园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改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为茶叶优质高产奠定基础。在连续5年间种白三叶草的幼年茶园和其相临的清耕茶园进行土壤分析和田间调查,系统研究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清耕茶园相比.间种白三叶草茶园土壤孔隙度高4.4%.有机质、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高24.1%,38.2%和16.2%,提高了表层土壤(0~20cm)和春茶采摘期(4—6月)的土壤水分含量,延缓并缩短了高温和干旱时间,营造了有利于蚯蚓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碳、氮、磷。在亚热带丘陵幼年茶园间种白三叶草可整体改善土壤生态系统环境,有助于茶叶的优质、安全和高效生产。
- 向佐湘肖润林王久荣彭晚霞夏艳珺徐华勤黎星辉
- 关键词:茶园生态效应亚热带丘陵
- 3种氨基酸叶面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7年
- 比较了3种氨基酸叶面肥对春秋名优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3种氨基酸叶面肥均能提高春秋茶名优茶叶产量、改善春秋茶质量、提早茶树萌芽和提前春茶的采摘时间,其中以"丰农"叶面肥的效果最好。
- 谭正初程孝单武雄包小村刘勇陈有光
- 关键词:茶树氨基酸叶面肥
- 影响绿茶季节间品质差异的生化因子探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通过测定同一生态环境下生长的31份茶树材料春、夏、秋3季1芽2叶时茶叶的主要生化成分,同时制作烘青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影响绿茶品质季节间差异的主要生化因子。结果表明,有27份材料的茶叶品质呈现出春季高于夏、秋季的变化趋势。对27份材料生化成分与品质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氨基酸、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大,是导致绿茶品质季节间差异的主要生化因子。其中氨基酸表现为正向影响,在季节间呈现春季高、夏秋季降低的规律;花青素和叶绿素表现为负向影响,在季节间呈现春季低、夏秋季升高的趋势。
- 王新超马春雷姚明哲金基强杨亚军
- 关键词:绿茶生化成分通径分析
- 叶绿素仪(SPAD)在茶树氮素营养诊断中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28
- 2008年
- 测定叶片氮素含量是诊断茶树氮素状况的一项重要方法。本文利用盆栽试验,通过不同的供氮水平,研究了利用叶绿素仪(SPAD-502)进行茶树氮素营养快速诊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茶树新梢产量与氮素用量、成熟叶氮素含量之间呈线性加平台的反应关系,成熟叶的SPAD值与其全氮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并与茶树产量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关系拐点,初步显示SPAD可以较好地表征茶树的氮素营养状况,有可能作为快速诊断方法用于指导茶树施肥,但是还需要通过大田试验进行进一步验证。本文还探讨了测定位点、叶位、天气状况、田间原位或离体测定方式、表面清洗以及样本量等因素对SPAD测试精度的影响。
- 杨亦扬马立锋石元值阮建云黎星辉
- 关键词:茶树叶绿素仪氮素营养影响因素
- 茶叶中EGCG3″Me的研究与开发被引量:11
- 2008年
- 茶叶中的EGCG3″Me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国内外EGCG3″Me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茶叶中EGCG3″Me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 吕海鹏林智谭俊峰郭丽
- 花香型绿茶加工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0
- 2009年
- 花香型绿茶是具有乌龙茶香气特征的新香型绿茶。为提升花香型绿茶的品质,2007年和2008年9月以浙农113鲜叶为原料,分别对摇青和做形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度的摇青或养护技术可制成花香型绿茶,且摇青技术制茶品质较好;摇青3次制茶品质较佳,茶叶有浓花香味;做形方式3的造型效果较好,茶叶外形扁直,有浓郁花香,清爽中带有花味。因此,确定花香型绿茶的优化加工工艺为鲜叶—摇青(3次)—杀青—揉捻—做形(方式3)—毛火—足火。
- 郭丽谭俊峰王力吕海鹏林智邵青唐妙火
- 关键词:摇青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