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2009Y124)
-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3
- 相关作者:姚玉华周峰李瑞昌俞爱青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有暴力攻击行为青少年暴力性伤害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81例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社区青少年过去1a中的暴力伤害流行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过去1a中有暴力攻击行为的81例社区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过去的1a中发生102人次的暴力攻击行为,暴力伤害发生率为81.37%,攻击原因为愤怒的占86.27%。在发生攻击他人前,有79.41%遭到过他人的语言暴力,攻击地点以舞厅、迪厅、网吧为主,受伤性质以挫擦伤为主。结论在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社区青少年中暴力伤害发生比例非常高,提示今后要对社区青少年的暴力及暴力伤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 陈道湧姚玉华周峰刘庆元
- 关键词:暴力青少年
- 父母教养方式与社区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有暴力攻击行为的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为预防暴力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社区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调查。共调查案例组81例,对照组304例。结果案例组的父亲FF1(情感温暖与理解)、FF2(惩罚、严厉)、FF5(拒绝否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案例组的母亲MM2(过度干涉过度保护)、MM3(拒绝、否认)、MM4(惩罚、严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父母共有的5个主因素的一致性比较,每一组父母在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社区青少年的暴力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关联。
- 姚玉华陈道湧周峰刘庆元
- 关键词:教育暴力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