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卫生厅科研项目

作品数:222 被引量:1,352H指数:19
相关作者:刘华庆唐文台郭瑞珍肖庆邦梁群英更多>>
相关机构:遵义医学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8篇细胞
  • 25篇免疫
  • 17篇蛋白
  • 15篇淋巴
  • 12篇肿瘤
  • 12篇淋巴瘤
  • 10篇小鼠
  • 9篇凋亡
  • 9篇动物
  • 9篇中毒
  • 8篇基因
  • 7篇血小板
  • 7篇中医
  • 6篇血管
  • 6篇缺血
  • 6篇免疫功能
  • 6篇老年人
  • 6篇儿童
  • 5篇组织化学
  • 4篇荧光

机构

  • 61篇遵义医学院
  • 52篇遵义医学院附...
  • 30篇贵阳医学院附...
  • 26篇贵阳医学院
  • 15篇贵阳中医学院
  • 12篇贵州省人民医...
  • 10篇贵州省疾病预...
  • 6篇黔南民族医学...
  • 5篇贵阳中医学院...
  • 4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贵州省临床检...
  • 3篇遵义医学院第...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商丘市第一人...
  • 2篇贵州省血液中...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12篇刘华庆
  • 11篇郭瑞珍
  • 11篇唐文台
  • 9篇肖庆邦
  • 8篇梁群英
  • 6篇刘佳
  • 6篇邓飞
  • 6篇高敏
  • 6篇曹云涛
  • 6篇林先燕
  • 5篇吴承龙
  • 5篇揭伟
  • 5篇宋文秀
  • 5篇宋琦
  • 5篇许健
  • 5篇赵轩
  • 5篇田维毅
  • 5篇孙万邦
  • 4篇冯勤颖
  • 4篇胡泳涛

传媒

  • 37篇遵义医学院学...
  • 34篇贵州医药
  • 16篇贵阳医学院学...
  • 10篇贵阳中医学院...
  • 6篇中国地方病学...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四川中医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护士进修杂志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国卫生工程...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38篇2005
  • 21篇2004
  • 37篇2003
  • 32篇2002
  • 25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剂量环磷酰胺减轻烧伤早期全身炎症介质综合征发生的实验研究
2002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环磷酰胺对烧伤大鼠全身炎症介质综合征 (SIRS)的控制作用。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 ,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制作 5 0 %Ⅲ°烫伤模型 ,实验组于伤后 1小时腹腔内注射低剂量环磷酰胺 (2mg/kg) ,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伤后 2h、3h、6h测量 2组血液及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a)的含量。喂养至动物死亡观察两组动物的生存时间。结果实验组、对照组伤后 2小时血液及肝脏内TNF -a的含量明显高于未烧伤的空白组 (P <0 0 5 )。实验组伤后 2h、3h、6h血液及肝脏内TNF -a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实验组动物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5 )。结论低剂量环磷酰胺能够减少烧伤后炎症介质的释放 ,能减轻烧伤后SIRS的发生。
王达利王玉明程代薇陈世玖王波祁建平韩文杰
关键词:低剂量环磷酰胺烧伤
补肾调肝化瘀法对再障大鼠造血系统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建立白消安诱发造血功能障碍大鼠模型,胃饲补肾调肝化瘀中药,观察细胞因子IL-2、TNF-a、IL-1β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白消安诱发造血功能障碍大鼠IL-2、TNF-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β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补肾调肝化瘀中药组IL-2、TNF-a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IL-1β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补肾调肝化瘀治疗可改善造血系统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减轻免疫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吴晓勇刘育明张雅丽傅汝林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因子
CD44v6在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2003年
目的 研究CD44v6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表达规律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9例粘液表皮样癌、14例多形性腺瘤和9例正常涎腺组织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D44v6在粘液表皮样癌、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4.6%、50.0%和0.0%(P<0.01);其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P<0.025)、年龄(P<0.025)和预后(P<0.O5)成负相关;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细胞成分有关。结论 CD44v6的表达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能参与了粘液表皮样癌的进展过程。
陈志方谢文扬宋琦李萍邓飞
关键词:CD44V6免疫组织化学
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与急性肝炎的关系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探讨B19感染在急性肝炎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急性非甲~戊型肝炎病人、32例健康儿及36例甲肝病儿进行近期B19感染的检查,包括B19 DNA检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19表面蛋白抗原,并比较B19阳性组、甲肝组、病因未明组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肝功恢复时间。结果 21例中B19 DNA阳性4例(19%),对照组B19 DNA均阴性,差异有显著意义。B19 DNA阳性4例中2例检测到B19特异性抗原,对照组均阴性,差别无显著意义。4例B19感染病人、17例病因未明者及甲型肝炎病人在发热、黄疸及关节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异;但B19感染组皮疹的发生高于另外两组。血清ALT及胆红素水平3组间无明显差异。B19感染组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3例于2周内恢复,4周全部恢复正常。结论B19感染可能为小儿急性肝炎的较重要病毒病因。
束晓梅陈雪梅冒青
关键词: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急性肝炎聚合酶链反应间接免疫荧光儿童
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膝关节镜下病理改变对比性研究被引量:25
2003年
目的 对比性地研究膝骨性关节炎中西医诊断相关性。方法 对 6 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 ,分三型 :Ⅰ型 ,肝肾不足 ,筋脉瘀滞型 (2 1例 ) ;Ⅱ型 ,脾肾两虚 ,湿注骨节型 (18例 ) ;Ⅲ型 ,肝肾亏虚 ,痰瘀交阻型 (2 1例 )。然后进行关节镜下病理改变观察 ,同时进行组织学病理改变观察。结果  6 0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软骨面退行磨损或剥脱。 18例Ⅱ型的滑膜增生或炎性变与Ⅰ、Ⅲ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2 1例Ⅲ型的骨赘增生与Ⅰ、Ⅱ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与镜下滑膜增生及炎性变有较密切临床诊断意义 ;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与镜下骨赘增生有较密切临床诊断价值。
李文顺沈冯君易洪城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关节病理过程
血清CA_(125)在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评价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探讨血清CA12 5对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T)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空腹血清 47份 ,分研究组 (EMT) ,术前 2 0例 ,术后 5例 ,正常对照组 7例 ,疾病对照 (盆腔炎 7例 ,卵巢肿瘤 8例 ) ,用药盒测定各组血清CA12 5值。结果EMT治疗前后血清CA12 5值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t=2 19)。EMT与正常对照比P <0 0 0 1,与疾病对照组比 ,P <0 0 2及P <0 0 5 ,均有明显差异 ,EMT血清CA12 5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2 (γ =0 6 9)。结论血清CA12 5测定在EMT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但因特异性不高 ,应结合B超、CT、MRI等手段以增加诊断可靠性 ,然而监测CA12 5水平在判断EMS的临床分期 ,疾病转归及评估治疗效果方面较诊断EMT更有价值。
赵轩黄官友赵子蓉孙贵红欧开霞孙万邦
关键词:CA125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学特点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1~4期论文分类标引分析
2001年
熊爱民张丽君
关键词:期刊论文分类标引标引质量
白念珠菌二相性与致病性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二相性与致病性的关系。方法分别将孢子相、菌丝相白念珠菌与人口腔颊粘膜细胞(BEC)进行粘附试验,比较二相性白念珠菌对BEC的粘附率;用兔抗人sIgA血清和人唾液sIgA,125I-sIgA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唾液中sIgA的浓度,比较含sIgA及不含sIgA的唾液对二相性白念珠菌粘附BEC的影响;分别用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PMN)、巨噬细胞(MΦ)对二相性白念珠菌进行吞噬实验,研究对二相性白念珠菌的吞噬作用。结果菌丝相白念珠菌对BEC的粘附率显著高于孢子相(P<0.001);含sIgA的唾液抑制孢子相及菌丝相白念珠菌粘附BEC的能力强于不含sIgA的唾液(P<0.005),且唾液中sIgA抑制孢子相白念珠菌粘附BEC的能力强于抑制菌丝相白念球菌粘附BEC的能力(P<0.05);PMN、MΦ对孢子相白念珠菌的吞噬作用强于菌丝相白念珠菌(P<0.01)。结论菌丝相白念珠菌的致病力强于孢子相白念珠菌的致病力。
苑天红王明永吴升伟王正蓉吴承龙
关键词:白念珠菌
新生Wistar鼠海马CA1区GFAP和Syp的表达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动态观察Wistar鼠生后 7~ 2 1d海马CA1区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和突触素 (Syp)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动态观察Wistar大鼠生后 7d、8d、10d、14d、2 1d海马CA1区GFAP和Syp的表达。结果 海马CA1区Syp和GFAP的表达随日龄增加而增加。 结论 Wistar大鼠海马CA1区GFAP和Syp的表达随日龄增加而增加 ,表明新生Wistar大鼠脑于生后大脑处于不断生长发育阶段 。
宋文秀曹云涛刘华庆
关键词: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突触素WISTAR大鼠
套筒式多功能肢体固定架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李淑萍杨永盛董学新邱庆明梁玲
关键词:护理方法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