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41850)

作品数:7 被引量:93H指数:5
相关作者:陆贻通孙德智于秀娟程国华洪静波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降解
  • 3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氧化
  • 2篇多环芳烃
  • 2篇污染
  • 2篇化学氧化
  • 2篇降解菌
  • 2篇废水
  • 2篇PTFE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学
  • 1篇蛋白组学研究
  • 1篇电化学体系
  • 1篇电极
  • 1篇电极生物膜
  • 1篇毒理效应

机构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于秀娟
  • 3篇陆贻通
  • 3篇孙德智
  • 1篇乌兰
  • 1篇沈国清
  • 1篇刘佳
  • 1篇洪静波
  • 1篇郭鲁申
  • 1篇吕江维
  • 1篇肖明
  • 1篇冯玉杰
  • 1篇高林
  • 1篇崔崇威
  • 1篇程国华
  • 1篇沈宏
  • 1篇赵渝
  • 1篇曹林奎
  • 1篇杨晓磊
  • 1篇王辉
  • 1篇王辉

传媒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效菲降解菌降解特性与蛋白组学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了各种条件下高效菲降解菌ZX16对菲的降解特性,并借助一维与二维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比对了菲诱导前后ZX16蛋白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该菌株利用菲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7.5,可以耐受并降解2500mgL-1菲,不能利用邻苯二甲酸,但可利用水杨酸和邻苯二酚.菌株细胞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菌株在菲诱导12h后,出现两条Mr为19×103和27×103的新增蛋白条带,从二维电泳图谱的相应分子量位置上发现3个新增表达蛋白,质谱分析与生物信息学检索结果表明,2个点分别为芳香族加氧酶小亚基,1个点为顺式氯苯二氢二醇脱氢酶.
高林肖明郭鲁申陆贻通赵渝
关键词:多环芳烃降解特性蛋白质组学
溶解氧对电极生物膜反硝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为确定溶解氧对电极生物膜反硝化性能的影响,设计并运行了一套"电解-电极生物膜反应器"(ER&BER),研究电化学反应器(ER)的电解电流强度对电极生物膜反应器(BER)进水溶解氧(DO)质量浓度及反应器内DO质量浓度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的呼吸共同影响BER中DO的消耗.分别单独改变和连续改变ER系统内的电解电流,测定BER系统内阴极区溶解氧质量浓度以及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情况.研究发现,BER系统阴极区溶解氧均低于2 mg/L,进水中溶解氧质量浓度提高使阴极区溶解氧也略有提高,这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没有明显影响,而使亚硝酸盐积累略有增加.通过透射电镜观察DO对生物膜上微生物生物相的影响,初步发现DO质量浓度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相的一些变化.
吕江维刘佳沈宏冯玉杰
关键词:溶解氧电极生物膜反硝化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
一种新型电化学体系降解苯酚的机理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通过使用自制的碳聚四氟乙烯(CPTFE)气体扩散电极作为阴极,TiIrO2RuO2材料为阳极,研究了隔膜电解槽中电化学降解苯酚的机理.结果表明,在阴极室,CPTFE气体扩散阴极通过外界曝气提供的O2在阴极还原产生H2O2,电解80min后H2O2的稳定浓度达到8.3mg·L-1.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在阴极室中检测到羟自由基(HO·)的存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阴极室检测到羟基加合物对苯二酚,证明HO·参与了苯酚的降解过程.在该电化学体系中苯酚的降解是在阳极直接、间接氧化及阴极产生的H2O2、HO·的氧化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阴极室检测到了对苯二酚、苯醌等苯环化合物和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丙烯酸、丙二酸、草酸、乙酸、甲酸等短链羧酸,据此提出了苯酚降解的可能历程,并对阴、阳极室中苯酚降解途径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比较.
王辉于秀娟孙德智
关键词:电化学氧化苯酚降解历程
菲和镉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被引量:40
2005年
以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作为生态毒理指标,通过模拟试验,比较分析多环芳烃菲和重金属镉单一与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菲和镉复合污染对土壤蔗糖酶、脲酶和脱氢酶均具有协同抑制作用;而对磷酸酶和微生物的数量具有拮抗抑制作用.菲和镉复合污染及菲单一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抑制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放线菌>真菌>细菌;镉单一污染则为:真菌>细菌>放线菌.
沈国清陆贻通洪静波程国华
关键词:复合污染土壤微生物
阴阳极室同时氧化对煤气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在棉布隔膜电解槽中,使用Ti/IrO2/RuO2阳极、自制的碳/聚四氟乙烯(C/PTFE)充氧阴极,研究了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煤气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阴极室,C/PTFE充氧阴极通过外界曝气提供的O2在阴极还原产生H2O2,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SR)阴极室中检测到羟自由基(HO.)的存在.煤气废水中挥发酚和COD去除率均随电解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电解质浓度对煤气废水中挥发酚和COD的去除情况没有明显规律性的影响.煤气废水的降解是在阳极的直接、间接氧化及阴极产生的H2O2、HO.和O2-.自由基的氧化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阴、阳极室同时电催化氧化降解煤气废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于秀娟王辉孙德智乌兰崔崇威
关键词:电化学氧化煤气废水
阴阳极协同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6年
电化学法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已引起广泛兴趣。在电极的作用下,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催化作用结合,可导致有机分子的电催化降解。选用合适的阳极和阴极材料可以加速电化学反应速率,有助于有机物的电化学转化。本文介绍了阳极和阴极氧化有机物的原理,综述了近年来阴阳两极协同作用降解有机物的进展。
王辉于秀娟孙德智
关键词:电化学有机污染物废水处理
多环芳烃荧蒽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采用选择性富集培养方法,从东北老工业区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能以高浓度荧蒽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并且生长良好的优势菌JU1。通过16s rDNA核苷酸序列分析以及生理生化鉴定此菌株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土样混合菌和优势菌株JU1都有较强的降解荧蒽的能力,使用高效液相分析方法测定荧蒽的含量,经过6 d混合菌株的荧蒽降解率为94.12%,优势菌株JU1能够达到降解率为92.71%。不同荧蒽浓度条件下,菌株JU1对荧蒽的降解率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在50 mg.L-1具有最好的降解效能。降解菌JU1还能对其他多环芳烃起到降解作用,对菲的降解率为40.76%,对苯并[a]芘降解率为62.38%。菌株JU1对荧蒽和菲混合多环芳烃的降解率第5 d后,分别为荧蒽59.74%和菲55.36%。
杨晓磊陆贻通曹林奎
关键词:多环芳烃降解R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