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741)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陈瑞珍陈灏珠邹云增杨英珍申锷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3篇心肌病
  • 3篇型心
  • 3篇扩张型
  • 3篇扩张型心肌
  • 3篇扩张型心肌病
  • 3篇肌病
  • 3篇病毒
  • 2篇毒性
  • 2篇心肌炎
  • 2篇纤维化
  • 2篇小鼠
  • 2篇肌炎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心肌炎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纤维
  • 1篇心肌纤维化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陈灏珠
  • 5篇陈瑞珍
  • 4篇杨英珍
  • 4篇邹云增
  • 3篇郭棋
  • 3篇虞勇
  • 3篇申锷
  • 1篇陈萍
  • 1篇葛均波
  • 1篇熊思东
  • 1篇许从峰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机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的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饮食组、鼠巨细胞病毒感染组和高脂饮食+鼠巨细胞病毒感染组。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处死小鼠,截取主动脉,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生长相关癌基因α、Fractalkine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的表达。结果第8周时,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可显著提高生长相关癌基因α在主动脉的表达,并可诱导Fractalkine、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表达,而在高脂饮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Fractalkine的表达较其它组明显升高。第12周时,高脂饮食+巨细胞病毒感染组中Fractalkine和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表达较其它组更高些。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发现,高脂饮食后,生长相关癌基因α、Fractalkine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表达均有明显升高,但Fractalkine的表达较局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生长相关癌基因α在整个血管壁都存在,但以内膜较高。单纯巨细胞病毒感染组与高脂饮食组相似,可诱导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生长相关癌基因α和Fractalkine的表达,但不同的是Fractalkine的表达广泛存在。而高脂饮食+巨细胞病毒感染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生长相关癌基因α和Fractalkine表达的升高更为明显,尤其是斑块部位。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后通过调节趋化因子表达水平的改变,从而促进炎症细胞的迁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陈瑞珍熊思东许从峰杨英珍邹云增葛均波陈灏珠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巨细胞病毒动脉粥样硬化趋化因子
醛固酮诱导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PCPE-1 mRNA的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醛固酮是否影响柯萨奇病毒B_3(CVB_3)所致小鼠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组织中PCPE-1(Procollagen C-Proteinase Enhancer 1)的表达。方法以CVB_3重复增量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n=30);小鼠感染CVB_3 24 h后以螺内酯(7.5 mg/kg/day)灌胃作为螺内酯干预(Spi)组(n=20);同期腹腔无菌注射等容积不含病毒的EMEM液设立为正常对照(Con)组(n=10)。运用苦味酸天狼猩红胶原特异染色和偏光显微镜显像,并辅以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心肌胶原容积积分(CVF)和Ⅰ型胶原的含量。应用RT-PCR技术检测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和PCPE-1 mRNA的表达。结果DCM小鼠CVF和Ⅰ型胶原明显增多(P<0.001),而这种增高的趋势在螺内酯干预组被明显遏制(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CM小鼠心肌组织中PCPE-1及ColⅠmRNA同时异常增加(P<0.001),螺内酯干预后PCPE-1及ColⅠ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和P<0.05)。结论醛固酮可刺激病毒感染导致的DCM小鼠纤维化心肌组织中PCPE-1 mR- NA的表达增高,PCPE-1将可能作为临床心肌纤维化药物干预潜在的作用靶点。
申锷陈瑞珍杨英珍郭棋虞勇邹云增陈灏珠
关键词:病毒扩张型心肌病纤维化胶原
STAT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抗病毒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陈萍陈瑞珍陈灏珠
关键词:STAT蛋白病毒性心肌炎抗病毒作用ACTIVATOR扩张型心肌病转录活化因子
黄芪甲甙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左室重构与磷酸化p-38MAPK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甙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扩张型心肌病(DCM)小鼠左室重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腹腔无菌重复增量接种CVB3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n=30);感染CVB3的小鼠以黄芪甲甙(0.6mg.kg-1.d-1)灌胃作为扩张型心肌病+黄芪甲甙治疗组(n=20);同期腹腔无菌注射等容积不含病毒的EMEM液作为正常对照组(n=10)。用高频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大小及心功能指数,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I、III型前胶原端肽(PINP、PICP及PIIINP)浓度并计算PICP/PICN比值,苦味酸天狼猩红胶原特异染色和偏光显微镜显像,并辅以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心肌胶原容积积分(CVF)和I型胶原的含量,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心肌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变化和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结果:黄芪甲甙显著提高DCM小鼠的生存率、有效地降低扩大的左室内径及增加心脏功能;组织学和血清学显示DCM小鼠心肌组织胶原沉积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而这种增多的趋势可被黄芪甲甙明显抑制(P<0.01);DCM小鼠心肌磷酸化p38MAPK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黄芪甲甙治疗后p38MAPK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结论:黄芪甲甙改善CVB3感染后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左室重构可能与降低磷酸化p38MAPK活动密切相关。
申锷陈瑞珍杨英珍郭棋虞勇邹云增陈灏珠
关键词:黄芪甲甙心室复建P38MAP激酶
ADAMTS-1与小鼠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相关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检测 ADAMTS-1(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motifs)在急、慢性柯萨奇病毒 B_3(CVB_3)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以 CVB_3单次感染或重复增量感染 Balb/c 小鼠分别建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n=20)及慢性病毒性心肌炎(n=25)模型,同期小鼠腹腔无菌注射等剂量不含病毒的 EMEM 液作为各自正常对照组(n 均=10)。以苦味酸天狼猩红行心肌胶原组织特异性染色,并运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心肌组织中的胶原容积积分(CVF,%)。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 ADAMTS-1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两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中CVF 显著增加,并以慢性组更为显著(P<0.01)。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组 ADAMTS-1 mRNA 分别比其对照组明显高,尤以慢性组更为显著(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 ADAMTS-1在心肌组织细胞胞浆内表达,各实验组小鼠心肌组织中 ADAMTS-1 mRNA 的表达与 CVF 呈正相关。结论ADAMTS-1在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呈进行性增加并与胶原增生密切相关,表明ADAMTS-1可能通过调节胶原代谢参与了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申锷陈瑞珍杨英珍郭棋虞勇邹云增陈灏珠
关键词:心肌炎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ADAMTS-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