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YY020)
- 作品数:9 被引量:123H指数:6
- 相关作者:屈文生李润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学科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法学名词“令状”释义与翻译考辨被引量:1
- 2010年
- 中文"令状"是一则外来语。令状在不同的国家,有着迥异的叫法。普通法上的令状与罗马法上的令状相类似,但并不同一。令状类似于手令(授权状),但并不是手令(授权状)。令状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并不相同。本文旨在正本清源,对令状的含义与翻译进行考证。
- 屈文生
- 关键词:英国法令状手令
- 和制汉语法律新名词在近代中国的翻译与传播--以清末民初若干法律辞书收录的词条为例被引量:8
- 2012年
- 近代中文法律新名词多从日语翻译而来,且大多直接借用和制汉语的书写形式,其辗转形成的轨迹是西方法律词语的跨语际实践过程。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的法律辞书编纂之于现代汉语法律译名的形成及变迁的意义在于,作为时代语言的记录者,它们在内容上较为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西方法律词语传入中国时的最初汉语形态。法律辞书是法律译名在现代法学话语体系中获得合法性的证据或证明。研究近代史上法律辞书编纂、法律译名的中国化及新旧法律名词之间的冲突问题,对消解今日辞书中法律译名的不统一和失范问题,仍具借鉴价值。
- 屈文生
- 关键词:译名统一
- 法律翻译研究的视角与思路——对法律翻译若干重要方面的梳理和理性评价被引量:15
- 2010年
- 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可从几个主要方面深入展开:一是法律翻译者的主体地位研究。法律翻译者在翻译中呈现出从隐形到显形,从受操纵者到操纵者的转向。二是法律译入语对汉语的影响。法律译入语呈现出克里奥耳化趋势。三是法律专有名词的翻译。法律翻译中的人名、地名及官职的翻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需要规范。四是法律术语的翻译。翻译中的陷阱和伪友现象需要避免。五是法律翻译史的梳理。法律翻译的价值在于促进了中国法制近代化历程,并推动了法律语言和译学的发展。
- 屈文生
- 关键词:法律翻译法律术语翻译
- 清末民初(1905—1936)法律辞书的编纂与出版被引量:7
- 2012年
- 清朝末年,随着变法修律运动的展开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法学术语的大规模传入,近代中国第一批法律辞书应时而生;它们多与邻国日本有关。民国头二十年,由中国人自主编纂的几批法律辞书(约十五部)陆续出版,及至1936年商务印书馆《法律大辞书》出版,近代法律辞书的编纂与出版事业达到顶峰。梳理近代法律辞书编纂与出版对研究近代法律词语的生成、变迁与传播具有实质意义。
- 屈文生
- 关键词:清末民初
- 中国法律术语对外翻译面临的问题与成因反思——兼谈近年来我国法律术语译名规范化问题被引量:66
- 2012年
- 文章总结近年来我国法律术语英译规范化工作已取得的成果,指出法律术语英译译名统一与规范化面临的问题与成因,并试图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国家对法律术语译名统一和规范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今人未能有效地继承前人的成果,译名规范化历史传承断裂。法律术语翻译应讲求专业性,避免解释性翻译。译者应遵守以术语译术语、约定俗成、相对的单名单译和系统性翻译原则。现有的规范化成果应进行修订与更新。
- 屈文生
- 关键词:法律术语翻译
- 早期英文法律词语的汉译研究--以19世纪中叶前后若干传教士著译书为考察对象被引量:6
- 2012年
- 文章旨趣在于揭示西方法律词语汉译的最早形态,通过分析与考证麦都思《英汉字典》、罗存德《英华字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滑达尔各国律例》以及《万国公法》等19世纪中叶前后的中文作品所载法律词语,可知英文法律词语译入汉语世界时的最初状态。传教士是早期英文法律词语汉译的主力,他们的译词体现具有原创性的特点,与20世纪从日本传入的法律新词不同。传教士早期的原创性翻译活动有助于缓解法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们的现代性焦虑和文化不自信。
- 屈文生
- 关键词:《万国公法》传教士
- 早期中文法律词语的英译研究--以马礼逊《五车韵府》为考察对象被引量:15
- 2010年
- 《五车韵府》是马礼逊以清初同名字典为蓝本而编纂的一部汉英双语字典,所载早期中文法律词语是中国法制近代化以前中国人亲身浸润的话语体系。通过考证马礼逊翻译中文刑法、民商法、诉讼法、基础法律及封建法等领域的法律词语的情况,可知马礼逊的翻译是中文法律概念进入英语世界的一次尝试,在中西法律文化交流中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马礼逊的翻译策略和翻译范式影响了后世汉英双语词典的编纂。
- 屈文生
- 关键词:马礼逊词典编纂
- 近代以来外国地名译名的规范化被引量:8
- 2013年
- 文章梳理了近代以来地名译名的规范化进程,并结合翻译工作实践,提出地名翻译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 屈文生李润
- 一项关于近代“宪法”概念史的研究——以清末民初的若干法律辞书为考察视角被引量:4
- 2012年
- 清末民初的法律辞书编纂与近代西方法学词语的引进及发展互为促进,二者呈现出双向互动的关系。考证"宪法"一词的翻译史与概念史,有助于揭示近代法律词语的生成与演化规律。清末民初的法律辞书作为近代法律语言的记录者,可真实客观地反映西方法律词语传入中国时的最初汉语形态,是研究近代法律词语形成、翻译与传播的理想脚本。
- 屈文生
- 关键词:法律词语宪法法律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