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2BAB206014)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4
相关作者:辛勇曾效舒周泽华朱宏峰刘东雷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注射成型
  • 1篇遗传算法
  • 1篇应力场
  • 1篇熔体
  • 1篇碳纳米管
  • 1篇碳纳米管复合
  • 1篇瓶坯
  • 1篇翘曲
  • 1篇翘曲变形
  • 1篇铸钢
  • 1篇注塑
  • 1篇注塑成型
  • 1篇温度场
  • 1篇温度场分布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管
  • 1篇可压
  • 1篇可压缩
  • 1篇可压缩性
  • 1篇拉伸吹塑

机构

  • 5篇南昌大学

作者

  • 5篇辛勇
  • 1篇曹文华
  • 1篇刘东雷
  • 1篇朱宏峰
  • 1篇周泽华
  • 1篇曾效舒
  • 1篇周烨

传媒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塑料工业
  • 1篇中国塑料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随形冷却对车灯壳注塑成型翘曲变形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冷却系统的设计在注塑模具中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制品的冷却效率和成型质量。传统冷却水道通常为简单直行管道,冷却效果不理想。激光3D打印技术的出现使注塑模具随形冷却结构的制造成为现实。以某车灯外壳为例,设计了随形结构的冷却系统。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瞬态热分析对比了直行与随形冷却设计的冷却效率和模腔温度场分布结果,同时使用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对比分析了两种冷却方案中制品的翘曲变形。结果表明,随形冷却设计使模腔表面温度场分布更均匀,且能更快速调控模具温度,缩短了注塑成型周期;更重要的是可大大降低制品的翘曲变形。
朱宏峰辛勇
关键词:温度场分布翘曲变形
铸钢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熔炼浇注技术制备碳纳米管铸钢复合材料。测试该复合材料在铸态下的拉伸性能和硬度。通过扫描电镜检测其断面,在断口中发现碳纳米管存在,显示碳纳米管经过高温浇注过程,被成功加入到钢基体中。拉伸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加入量为0.1%的复合材料较未添加碳纳米管材料抗拉强度增加11%。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加入量为0.2%复合材料较未添加碳纳米管材料硬度提高28%。
周泽华辛勇曾效舒
关键词:碳纳米管铸钢复合材料
瓶坯尺寸对拉伸吹塑成型PET瓶壁厚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对多个瓶坯的拉吹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出不同尺寸的瓶坯所成型的PET瓶壁厚分布,并分析比较瓶坯尺寸对制品壁厚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瓶坯尺寸对于拉吹成型PET瓶的壁厚均匀性有较大影响,其中瓶坯局部厚度及瓶坯高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瓶坯整体壁厚对PET瓶轴向壁厚分布影响较小。PET瓶(不考虑体积时)最优瓶坯高度受瓶坯壁厚影响不大,采用有限元建模(FEM)仿真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可得到瓶坯最优高度取值范围。通过模拟计算和对瓶坯进行优化设计,可显著提高吹塑成型PET瓶的壁厚均匀性,且有助于PET瓶轻量化设计。
周烨辛勇
关键词:拉伸吹塑壁厚分布
注射成型聚合物充模取向应力场模型化理论研究:考虑熔体的可压缩性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复杂流场条件下恒温可压缩聚合物熔体注射充模流动取向应力场数学模型理论。针对缠结大分子链单体在成型充模过程中的无规形变特性,基于简化与假设,建立以缠结大分子链单体等效末端距矢量(End-to-end vector,ETEV)为核心的恒温可压缩聚合物充模取向物理模型;基于不可逆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理论,推导得出大分子链单体流动取向应力形变模型;引入自由体积理论,阐明微元变形前后当量体积比率J与微元Finger应变张量-1C之关联性,进而得出恒温可压缩聚合物充模取向应力-应变'伪高弹'模型;研究聚合物微元的取向拉伸比λ与形变历史的相关性,得出非线性取向应力-形变关系模型,进而得出与经典K-BKZ模型具有一致形式的'伪高弹'积分模型;研究相关模型的物理性态,结果表面相关模型对表征相关聚合物充模取向工程问题具有较好的适配性与科学性。
刘东雷曹文华辛勇
关键词:注射成型应力场
基于遗传算法的复杂薄壁件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4
2014年
以复杂薄壁塑件车载充电器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运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对初始工艺下的塑件翘曲变形量进行分析,得到了该塑件的最大翘曲变形量。构建复杂薄壁件翘曲变形量优化数学模型,基于误差逆传播(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对塑件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并进一步采用优化后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进行实际生产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塑件最大翘曲变形量为0.2313 mm,与初始工艺方案下塑件最大翘曲变形量(0.2811mm)相比,降低了21.53%,提高了塑件的成型质量,得到满足装配要求的塑件;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优化工艺参数的技术方法具有可行性与可靠性。
谷丽花辛勇
关键词:注射成型遗传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