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091036)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蔡雪梅董川李建晴卫艳丽王文艳更多>>
- 相关机构:晋中学院山西大学运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茶叶中的痕量钴被引量:4
- 2011年
- 在硫酸介质中,基于痕量Co2+对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Co2+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Co2+浓度在1.0×10-7~1.0×10-4 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6。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 g/L,对浓度为5.0×10-5 g/L的Co2+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方法用于茶叶中痕量Co2+的测定,回收率为92.8%~105.6%。
- 周福林宋少飞弓巧娟蔡雪梅张稳婵高美虹
- 关键词:催化动力学荧光法茶叶钴
- 邻羟基化合物被高碘酸或四乙酸铅氧化产物的推断被引量:3
- 2011年
- 分析了高碘酸和四乙酸铅对邻二醇氧化反应的机理;根据已有的反应结果,总结出用高碘酸和四乙酸铅对邻羟基化合物,特别是对于α-羟基醛、α-羟基酮、α-羟基酸、β-羟基胺等多种邻位含羟基结构的化合物进行氧化时所得产物的书写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应用于有关反应.
- 温建辉蔡雪梅
- 关键词:高碘酸
- 光谱法研究R-(+)-萘普生与DN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R-(+)-萘普生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DNA的加入使R-(+)-萘普生的紫外光谱产生减色、红移效应;荧光光谱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猝灭。R-(+)-萘普生与DNA之间的作用主要是嵌插作用,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KA=1.236×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0.98。
- 蔡雪梅李建晴王文艳董川卫艳丽
- 关键词:DNA荧光光谱
- 药根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荧光和UV光谱法研究了盐酸药根碱(Ja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Jat对于BSA荧光猝灭主要是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Jat浓度增大,BSA荧光峰被猝灭的同时出现峰裂分现象,原来345 nm处的单峰逐渐裂分为二重峰,其中一峰峰值蓝移,另一峰峰值红移至λem=362~365 nm;测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常数探讨作用机理,主要以疏水作用力与BSA相互作用;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G ibbs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超分子作用过程。同步荧光技术研究了Jat对BSA构象的影响,表明BSA荧光主要源于色氨酸残基,Jat对BSA的构象均有影响。F 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Jat与BSA作用距离<7 nm。
- 李建晴刘毓芳蔡雪梅卫艳丽董川
- 关键词:盐酸药根碱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