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0126)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阮文权赵明星黄振兴高树梅许之扬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江苏春越低碳研究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垃圾
  • 5篇餐厨垃圾
  • 4篇厌氧
  • 3篇厌氧消化
  • 2篇沼气
  • 2篇脱氢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淀粉酶
  • 1篇丁酸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厌氧发酵
  • 1篇有机碳
  • 1篇剩余污泥
  • 1篇苹果渣
  • 1篇氢气
  • 1篇污泥
  • 1篇两相厌氧
  • 1篇两相厌氧消化
  • 1篇耐酸

机构

  • 6篇江南大学
  • 1篇江苏春越低碳...

作者

  • 6篇赵明星
  • 6篇阮文权
  • 3篇黄振兴
  • 2篇许之扬
  • 2篇高树梅
  • 1篇缪恒锋
  • 1篇任洪艳
  • 1篇缪恒峰
  • 1篇任红艳
  • 1篇余益辉
  • 1篇王涛
  • 1篇黄月
  • 1篇周慧敏
  • 1篇王颢
  • 1篇杨莉丽
  • 1篇陈阳

传媒

  • 3篇食品与生物技...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餐厨垃圾两相与单相厌氧消化过程参数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在(55±0.2)℃温度下,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分别进行两相与单相厌氧消化实验,两相实验设置不同初始p H的反应组,比较两相与单相厌氧消化的产气效率、有机酸、营养物质和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餐厨垃圾两相厌氧消化可以提高产甲烷效率,初始p H 8.5餐厨垃圾组的甲烷产量最高为178.3 m L/g COD,比单相厌氧消化提高了338%;另外,两相厌氧消化中氢气最高可达14.12 m L/g TS。餐厨垃圾两相厌氧消化产酸相的初始p H会影响产氢和产甲烷的效率,氢气和甲烷的产量随初始p H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淀粉酶活性在两相实验组的产酸相及单相实验组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最高活性分别为0.542 mg/(m L·min)和0.298 mg/(m L·min);蛋白酶活性在产酸相达到最高,为1.70μg/(m L·min);脱氢酶活性在初始p H为9.0的实验组达到最高,为145μg/(m L·h),分别是空白和单相实验组的113.3%和120.8%。
王颢赵明星阮文权
关键词:餐厨垃圾两相厌氧消化淀粉酶蛋白酶脱氢酶
固相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特性被引量:13
2015年
为了研究固相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对固相餐厨垃圾进行批式厌氧发酵实验,主要考察了p H、VFA、COD以及纤维素酶活的变化情况,并运用修正Gompertz模型对其产气模型进行动力学拟合。实验结果表明,缓冲溶液的添加可明显促进厌氧发酵产甲烷。在添加缓冲溶液条件下,污泥与餐厨垃圾比例为2∶1,1∶1,2∶3和1∶2时,餐厨垃圾都能很好地进行厌氧发酵产甲烷,最大产甲烷产量分别为594.66、449.74、392.93和333.36 m L/g TS。采用修正Gompertz模型分别对2∶1、1∶1、2∶3和1∶2实验组产甲烷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产甲烷潜力分别为567.57、437.89、381.12和305.60 m L/g TS,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为89.38、59.81、47.26和25.80 m L/(d·g VS)。对厌氧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MC酶活性在提高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解起重要作用。
余益辉黄振兴高树梅赵明星缪恒锋任洪艳阮文权
关键词:餐厨垃圾厌氧发酵
氨氮质量浓度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被引量:21
2014年
实验研究不同氨氮质量浓度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质量浓度对餐厨垃圾消化过程中出现的两个产气高峰均有显著影响,最高氨氮质量浓度组最大产气速率分别是对照组的44.8%和45%,产气高峰出现时间比对照组分别延迟6 h和42 h。氨氮质量浓度上升导致反应体系中总有机碳去除率降低,由此计算出氨氮抑制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的半抑制浓度为7 860 mg/L。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导致挥发性脂肪酸过量积累,其利用速率也相应减缓。
许之扬赵明星缪恒峰任红艳黄振兴王涛高树梅阮文权
关键词: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氨氮有机碳
产甲烷菌耐酸培养及其以餐厨为底物的产气特性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逐步提高厌氧发酵体系内丁酸盐浓度的方式,对产甲烷菌进行了适应性耐酸培养,随后将培养后的污泥接种餐厨垃圾进行高固态厌氧发酵,研究其以餐厨垃圾为底物的产甲烷特性。结果表明,进行耐丁酸培养的各个组的沼气及甲烷产量、最终VFAs浓度、SCOD浓度基本和丁酸钠添加量呈正相关。其中丁酸钠添加量为8 g·L-1的组的甲烷产量和沼气产量相对稳定且较大,最终分别为229 m L和830 m L。其脱氢酶活性也相对较大,为126.74 TFμg·(m L·h)-1;培养后污泥的TS、VS较培养前提高量最大,分别提高了64.13%和67.31%,相比培养后的对照组也提高了44.05%和66.07%。而产甲烷实验研究表明,经8 g·L-1的丁酸钠培养后的污泥的产气情况最好,其累积甲烷、沼气产率及甲烷含量最大,分别为101.8 m L·g^(-1)TS、228.0 m L·g^(-1)TS和44.7%,是对照组的3.2、1.3和2.4倍。
杨莉丽赵明星黄月阮文权
关键词:餐厨垃圾丁酸耐酸
苹果渣与剩余污泥混合消化产氢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以苹果渣和剩余污泥为消化底物,在温度为37℃,初始pH值为8.0的条件下进行批式厌氧消化产氢试验,比较单独消化和混合消化的产气性能.结果表明,苹果渣组和剩余污泥组单独厌氧消化时,H_2产量分别是11.5 mL/gVS和8.6 mL/gVS,混合厌氧消化时,混合组的H_2产量达到16.9 mL/gVS,比计算值提高了68.16%。剩余污泥组的pH值最高,苹果渣组中SCOD浓度最高,混合组的pH值和SCOD浓度均介于两个单独消化组之间,这是由于混合组能均衡两种有机底物的营养成分,提高系统的缓冲能力。这说明混合消化不单单是两种有机物的简单叠加,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混合消化能够提高产氢效率。另外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苹果渣组脱氢酶的活性很低,混合组高于苹果渣组,混合组脱氢酶活性最大为384 TFμg/(mL·h),且基本维持在340 TFμg/(mL·h)左右。
余美娟赵兴树陈阳赵明星赵明星阮文权
关键词:苹果渣剩余污泥氢气脱氢酶
挥发性有机酸对餐厨垃圾产沼气过程中胞外多聚物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置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技术,在减量化的同时还能产生沼气。然而由于餐厨垃圾自身较高的有机物含量,会造成反应体系挥发性有机酸的大量累积,严重抑制产甲烷活性。胞外多聚物作为微生物分泌到胞外的活性物质,其含量和组成会因挥发性有机酸积累导致的反应环境变化而变化明显。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物料负荷的升高,反应体系乙酸累积量增加,最高达到17.93 g/L。不同物料负荷下,胞外多聚物总量在反应进行过程中变化不明显,然而主要成分多糖和蛋白质的比例变化较大。反应后期蛋白质质量分数增加,其中S2组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达到0.038 mg/g,这可能是微生物响应高浓度乙酸环境,缓解挥发性有机酸毒害所引起的。3种类型的胞外多聚物组成随物料负荷的增加变化不同。溶解型和疏松型多糖/蛋白质比例随物料负荷变化明显,12 h时SMP和LB-EPS变化幅度达到70.2%和74.7%,而紧密型多糖/蛋白质比例较为稳定。
许之扬周慧敏赵明星阮文权
关键词:厌氧消化胞外多聚物挥发性有机酸餐厨垃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