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G070)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磊张秀君刘晓丽朱宏伟艾静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陕西凤翔泥塑的文化内涵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凤翔泥塑擅长写意象征,其背后隐藏着深厚的美学和民俗文化价值,饱含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情感。它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精神文化气质,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文章从社会学角度,以凤翔泥塑为例,通过对其文化背景、艺术特色及审美特征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来展示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及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 何思妍张磊
- 关键词:民俗艺术凤翔泥塑文化内涵
- 陕西凤翔泥塑的文化内涵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陕西凤翔泥塑历史悠久,种类较多,并擅长写意象征,具有深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饱含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智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凤翔泥塑艺术与民俗活动联系密切,采用象征写意的表现手法,寓意于泥塑,用泥塑的造型、色彩和纹样来承载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和理想世界的憧憬与渴望。
- 何思妍张磊
- 关键词:民俗艺术凤翔泥塑文化内涵
-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9
- 2016年
- 中国传统农业基本是在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循环中展开的,因此,建立在这种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必然具有原始生态性特征,其中蕴含着系统的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科技观、生态美学观等生态文化意蕴和取向。这些生态观念为当代生态文化的建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雏形和理论参照,当代生态文化是对传统农业文化中生态思想的扬弃和创新。
- 张磊
- 关键词:农业文化生态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创新
- 谁是田园的舞者——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探析
- 2014年
- 农民主体地位缺失是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现象,试图在短期内消除这样的现状既不科学,也不现实。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缺失不仅与政府的管理方法、政府忽视农民对文化的实际需要、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等有关,更与中国加快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大环境有关。改善农民主体地位缺失不仅应考虑改变政府的管理方式,而且要切实考虑农民的文化需求和农村文化精英的培养。以农民为主体,政府、农村文化精英等多元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策略,值得摸索和实践。
- 黄小丁张磊
-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农民
-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基于对关中地区部分村镇的调研被引量:1
- 2014年
- 作为社会工作领域一个新的理论,优势视角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实践领域。文章从优势视角的角度分析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寻一条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 张秀君张磊
- 关键词:农村文化
- 文化治理视野下农村地区基督教信仰问题研究——以陕西省三原县为例
- 2013年
- 关注基督教在我国农村地区迅速发展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是新形势下促进和谐文化建设需要直面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实地调查,从文化治理视角研究基督教在农村地区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化解对策,可促进基督教在农村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发展相适应。研究发现,宗教具有两重性特点,要高度重视基督教在农村的传播和发展,重视基督教文化对于我国基层政权、国家文化安全的重大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理路径对农村基督教发展予以科学引导。
- 朱宏伟艾静何得桂
- 关键词:文化治理基督教家庭教会
- 农村文化组织建设的影响因素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农村文化组织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农村文化组织建设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关于农村文化组织建设的研究也显不足。在对陕西五村调查中显示,农村文化组织建设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经济、文化和制度因素最为重要,三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农村文化组织建设的几种理想类型,这几种理想类型基本代表了目前农村文化组织建设的情况。对农村文化组织建设的调查资料进行理论概括,将有利于指导农村文化组织建设。
- 刘晓丽张磊
- 西北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依据被引量:1
- 2014年
- 农村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受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分析发现,西北农村地区具有村落分散,社会经济条件落后,文化组织不够发达,文化传统丰富并有特色等特征,并不适合照搬其他地区的文化建设模式。有必要根据西北农村的现实条件,尝试探索走政府主导,以集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围村落的文化建设道路,最终促进西北农村文化的整体繁荣与发展。
- 张秀君张磊
- 关键词:文化建设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