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20048)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杨松徐梦秋李伟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语言
  • 2篇语言分析
  • 2篇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1篇道德
  • 1篇义务
  • 1篇元伦理
  • 1篇元伦理学
  • 1篇直觉主义
  • 1篇实在论
  • 1篇情感主义
  • 1篇网络
  • 1篇网络空间
  • 1篇西方元伦理学
  • 1篇理学
  • 1篇伦理
  • 1篇伦理学
  • 1篇美德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机构

  • 8篇厦门大学

作者

  • 7篇杨松
  • 1篇徐梦秋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世界哲学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马克思主义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西方元伦理学百年:主题与争论被引量:2
2014年
早期西方元伦理学遵循语言分析的路径,致力于探索道德语言的语义和逻辑特征,对价值判断(特别是道德判断)的内容和形式作出了非常全面的分析,并发展了直觉主义、情感主义、规定主义和描述主义这四个主要流派。在其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除了继续丰富完善原有的成果之外,西方元伦理学家日益关注道德性质、道德事实的本体论地位和道德认知的问题,逐渐形成道德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两个流派。在这百余年间,西方元伦理学家始终以"事实—价值"问题为核心,不断拓宽研究视角,各个流派在争鸣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从而使得西方元伦理学越来越富有生机和活力。
杨松
关键词:西方元伦理学直觉主义情感主义规定主义
网络空间:人的生存空间——从人“在网络之中”的存在方式出发被引量:2
2012年
人们经常用网络空间来形容现代人的互联网上生活空间。然而,大多数时候"网络空间"是被当作一个确定无疑的概念使用的,其内涵很少被深入的分析。实际上,从人的生存论角度,网络空间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空间,既有空间的特征,又有区别于物理空间的特殊性。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出发,网络空间是一个由人的生存活动所构建的空间,它具备了作为空间的空间性。网络空间是一个特殊的空间,它是现实生活在网络中的投影,它是由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显现出来的,它突破了物理空间中的时空限制,它融合了客观物质材料和人的思想活动与内容。
李伟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空间
马克思主义是否从“事实”推出“价值”——西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成果、缺陷与启示被引量:4
2012年
西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就"马克思主义是否从‘事实’推出‘价值’"的问题得出了以伍德为代表的肯定论、以胡萨米为代表的否定论和以伊斯顿为代表的超越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过分专注于语言分析而较少研究历史现实、缺乏辩证的思维方式。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取得的各种成果,为我们解决"事实—价值"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其理论失误则表明,仅仅用语言分析的方式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存在方法论上的重大疏漏。
杨松
关键词:语言分析
“‘应该’蕴含‘能够’”(OIC)原则与义务被引量:4
2014年
OIC原则指出,一个行为如果是人们的义务,那么该行为就是人们能够完成的。相应地也可以说,当一个行为是人们不能够完成的,那么它就不是人们的义务。根据该原则,"义务"应该在关于人们"能够"做的行为的考察中诞生,而不是根据"美德"来制定。实际上,"美德"并不先于在OIC原则支配下的"义务"而产生,反而是在人们履行"义务"并进而对行为予以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根据OIC原则,当当事人"不能够"时,原义务就已然终止,这时需要根据人们是否过失或者故意导致"不能够"的发生来确定当事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并且以当前人们"能够"做的事情为基础确定新的义务。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确实认可并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操作,那么这恰恰也证明OIC原则是可接受的。
杨松
关键词:美德
马克思主义是否从“事实”推出“价值”——西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成果、缺陷与启示
2012年
西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就“马克思主义是否从‘事实’推出‘价值”’的问题得出了以伍德为代表的肯定论、以胡萨米为代表的否定论和以伊斯顿为代表的超越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过分专注于语言分析而较少研究历史现实、缺乏辩证的思维方式。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取得的各种成果,为我们解决“事实一价值”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其理论失误则表明,仅仅用语言分析的方式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存在方法论上的重大疏漏。
杨松
关键词:语言分析
规范判断的特征与功能被引量:6
2016年
事实判断以事实为描述对象,其语气是直陈的,具有真或假的特征。价值判断可分为评价判断与规范判断。评价判断直接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这一价值事实,其语气可能是直陈的,也可能是感叹的。相对于特定的主体,直陈的评价判断也具有真或假的特征,而感叹的评价判断则无真假之分,只有真诚与否的差别。规范判断不直接描述价值事实,其语气是祈使性的,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而无真假、真诚不真诚之分。规范判断具有提供关于行动的知识、引导主体行为、表达态度或者情感、建构和维持社会共同体的功能。
徐梦秋杨松
“善”与非自然性质——摩尔思想变迁考被引量:1
2013年
摩尔在《伦理学原理》中关于"善是非自然性质"这一观点的阐述并不令人信服,遭到了布劳德等人的批评。摩尔在与他人的讨论中,一方面承认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吸收他人的合理见解,思想上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尽管摩尔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就其对西方元伦理学的贡献和其"踏实求真"的学术态度而言,他仍然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杨松
道德假言推理何以有效?——非认知主义者对“弗雷格——吉奇问题”的解答被引量:1
2017年
吉奇认为,如果非认知主义者关于道德判断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人们予以认可并经常使用的道德假言推理在逻辑上就是无效的。为了解决道德假言推理的有效性问题,非认知主义者在坚持关于道德判断的非认知式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黑尔的"断言-意义分离"论证、布莱克本的"态度自洽"论证和格巴德的"规范谓词改写"论证为代表的三种解决方案。总的看来,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非认知主义者的解决方案中越来越多地吸收了认知主义的合理部分要素,在坚持道德判断的情感表达、行为引导等主要特征的前提下,越来越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当人们通过逻辑推理获得各种道德知识时,需要以适时地承认、重视道德判断的描述性特征为基础。
杨松
关键词:黑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