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2-001)

作品数:10 被引量:200H指数:6
相关作者:陈洪德陈安清徐胜林林良彪李洁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0篇盆地
  • 10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旋回
  • 4篇岩相
  • 4篇基准面
  • 4篇基准面旋回
  • 3篇岩相古地理
  • 3篇古地理
  • 3篇盒8段
  • 3篇北部
  • 2篇地层
  • 2篇山西组
  • 2篇上古生界
  • 2篇石盒子组
  • 2篇古生界
  • 2篇高分辨率
  • 2篇高分辨率层序
  • 2篇高分辨率层序...
  • 2篇层序
  • 2篇层序地层

机构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外生成矿与矿...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四川省核工业...
  • 1篇桐乡市建设工...

作者

  • 9篇陈洪德
  • 6篇陈安清
  • 5篇林良彪
  • 5篇徐胜林
  • 4篇李洁
  • 2篇程立雪
  • 2篇侯中健
  • 2篇张成弓
  • 2篇向芳
  • 2篇赵俊兴
  • 1篇李国新
  • 1篇苏中堂
  • 1篇程礼军
  • 1篇朱平
  • 1篇朱志军
  • 1篇王峰
  • 1篇魏柳斌
  • 1篇密文天
  • 1篇王峻
  • 1篇张玺华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岩石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二叠系山西组二段泥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3
2011年
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二叠系山西组二段35块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样品的∑REE较高,LREE/HREE及LaN/YbN等特征比值表明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EE配分模式为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轻稀土段呈明显的"右倾",重稀土段则为"平坦状",Eu负异常明显,大部分Ce显示正常,少量正异常。Ceanom值反映了研究区山西组二期沉积期海水介质为缺氧环境。LaN/YbN值反映了盆地西南部和东南部沉积物的沉积速率较中南地区的低。同时分析结果还显示了该区样品的母岩物质源自上地壳,其中西南部物质源自大陆岛弧型的古老沉积岩再旋回沉积物;中南部物质源自活动大陆边缘抬升基底型的花岗岩和花岗岩与沉积岩的混合;东南部物质源自活动大陆边缘抬升基底型的古老沉积岩再旋回沉积物和花岗岩的混合。
廖志伟陈洪德陈安清赵俊兴王峰张玺华李洁刘洋廖志浩
关键词:稀土元素沉积环境物源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岩性油气藏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米脂地区盒8段为例被引量:6
2010年
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米脂地区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叠加样式与砂体成因、储层物性特征和成岩相组合特征,识别出3种类型的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不同位置和不同沉积体系中发育不同的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主要分为压实、压实—胶结和胶结—溶蚀3种成岩相组合;建立了物性向上变化不大、物性向上变差、物性向上变好、物性向上变差后复变好、物性向上变好后复变差和物性变化复杂6种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模式。基准面旋回变化和成岩作用是岩性油气藏非均质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在中期基准面旋回早期,充填在层序界面之上的进积—加积型的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以发育物性向上变化不大、物性向上变差和物性向上变差后复变好3种成因的非均质性储层为主,非均质性相对较弱,为最有利的储层发育相带。
陈安清陈洪德林良彪侯中健向芳徐胜林王峻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基准面旋回成岩相盒8段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沉积充填与兴蒙造山带“软碰撞”的耦合被引量:26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因大面积富砂成藏而越来越受关注。通过研究沉积充填特征、砂岩碎屑组分、火山沉积物与造山带的关系,认为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与兴蒙造山带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盆-山系统。6个超层序的沉积体系展布和层序结构反映了陆表海向陆内坳陷盆地的转化,砂岩组分的Dickinson投点图表明盆地充填物来自北缘再旋回造山带,多期次的火山沉积物暗示盆-山耦合过程中幔/壳圈层间的物质循环与调整。分析表明:晚石炭世—二叠纪初充填的小型河流-三角洲系统是拼合过程中古地体缓冲、间歇性裂谷作用和低幅隆升的结果;二叠纪发育的几期大型浅水河流-三角洲系统与造山带的碰撞加强和旋回性隆升相耦合。兴蒙造山带漫长复杂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盆-山系统演化过程中小陆块拼合、软弱碰撞、多旋回缝合和陆内构造活动强烈的特点,是鄂尔多斯上古生界克拉通坳陷盆地大型缓坡地貌形成和大面积富砂成藏的关键因素。
陈安清陈洪德徐胜林林良彪尚久宏
关键词:沉积充填盆-山耦合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兴蒙造山带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东、西部岩性-地层气藏的差异性被引量:14
2010年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具有"满盆生气、到处含气、岩性控气"的特点。通过东、西部气藏的对比研究认为:煤系地层广覆式生烃、浅水三角洲大面积聚砂和湖侵作用铸造区域性盖层三大因素为形成大面积岩性-地层气藏奠定了基础。东部以原生孔为主的山2段、太2段相对低孔高渗型储层主要受潮汐和河流共同作用形成的高能聚砂环境控制;西部以溶蚀孔+原生孔组合为特征的盒8段、山1段相对高孔低渗型储层主要受富石英物源区和建设性成岩作用的控制。提出富石英物源区、毗邻岸线的高能相带和由网状输导体系控制的建设性成岩相区的确定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陈安清陈洪德林良彪徐胜林朱志军李洁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沉积环境讨论及其地质启示被引量:98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经历了巨大的海陆变迁,并发生多次海侵。其中,关于本溪组-太原组的陆表海沉积环境经长期研究已达成广泛共识,而对处于海陆转换关键时期的山西组沉积环境问题至今存在较大争议。鉴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地层与古生物、沉积构造、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地质依据,结合硼元素法所计算的古盐度、Sr/Ba比值以及硼、镓、铷三元素含量关系等不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对早二叠世山西期沉积环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山西期为陆表海背景下的海陆过渡沉积演化阶段,发育大面积分布的海陆过渡三角洲体系,到下石盒子期才完全进入陆相湖盆的沉积演化阶段。通过盆地山西组东西向与南北向地球化学基干剖面的建立,呈现古盐度和Sr/Ba比值由南向北、自西向东、层位自下而上总体减小的变化趋势,于山1晚期这种差异性基本消失,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山西期由南向北、层位自下而上受海水影响的规模与范围愈来愈弱。在此基础之上,将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划分为3大沉积演化阶段,并建立了该时期盆地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地层格架。该成果认识对扩展和深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洪德李洁张成弓程立雪程礼军
关键词:沉积环境山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上三叠统长8段砂体分布及成因模式被引量:4
2016年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在充分收集、整理测井、地震及钻井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陕西富县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将长8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MSC1和MSC2)和若干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编制了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MSC1期为湖盆扩张期,以发育退积型浅水三角洲和湖底扇为特征,MSC2期为湖盆稳定充填期,以加积型三角洲为特征,湖底扇萎缩;长8段主要发育A2型、C1型、C2型和C3型四种短期基准面旋回模式,砂体成因种类和基准面架构具备从目标区的NE至SW由内三角洲前缘A2型→外三角洲前缘C1型→外三角洲前缘C3型→半深湖C2型或湖底扇A2型的分布规律;最有利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为A2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A2型湖底扇砂体;且顺物源方向的空间连通性好,有利于发育岩性圈闭,是研究区的重要勘探目标。
密文天陈安清张成弓杨春雷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段南北储层差异性对比被引量:11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段为盆地北部的主力含气层位,在盆地南部也有不同程度的含气显示,但不具规模,储层发育程度是制约盆地南部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因素。为了搞清盆地南部储层发育和分布规律及南北储层差异性,以普通岩石薄片、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物性资料分析为研究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段南北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渗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储层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相对于北部,南部盒8段砂岩杂基质量分数高,成分成熟度低;储集空间北部以晶间孔和次生溶孔为主,而南部主要为次生溶孔和微裂缝,南部的孔渗较北部差;虽然成岩时序南北相当,但成岩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南部地区环边绿泥石发育局限;长石蚀变、自生高岭石、微晶石英少见、溶解较弱。储层物性主要由沉积作用和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控制。
魏柳斌陈洪德朱平赵俊兴苏中堂
关键词:成岩作用盒8段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上三叠统长6段砂体展布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以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长6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基准面旋回结构类型分析揭示了从研究区的东北至西南,具有A1型→A2型→B1型→B2型→C型的分布模式;以中期旋回为等时对比单元,建立了富县地区长6段的高分辨率层序格架,将长6段划分为一个长期旋回层序、4个中期旋回层序(MSC1、MSC2、MSC3和MSC4)和若干个短期及超短期旋回层序;按中期旋回编制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揭示出MSC1期和MSC3期为三角洲的高度建设期,发育大型的进积型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A1型或A2型)和较大规模的湖底扇砂体(A2型),是研究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总之,层序格架内的砂体对比及层序岩相古地理揭示的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油气富集带东南部的富县探区的砂体展布规律,对该地区的石油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国新徐胜林陈洪德陈安清
关键词:层序-岩相古地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上石盒子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被引量:23
2010年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盒子组是重要的天然气产层。综合野外露头和钻井的岩石学、沉积构造、剖面结构特征,分析了鄂尔多斯晚古生代陆内坳陷盆地3个演化阶段沉积充填的差异性,认为盆地形成阶段以大型辫状河潮控三角洲向陆相曲流河三角洲转化为特征;发展阶段以大型陆相辫状河三角洲向陆相曲流河三角洲转化为特征;成熟阶段以发育陆相网结河三角洲为特征,建立了3种适合研究区储集砂体预测和评价的"大平原,小前缘"三角洲模式,提出辫状河三角洲或曲流河三角洲的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形成了粒度较粗、规模较大、厚度较稳定的有利于天然气运移聚集的砂体,是储层发育和分布的最有利相带,网结河三角洲和浅湖沉积了大量泥岩可作为盖层,加上太原组和山西组的聚煤作用,共同形成了该地区的天然气藏的生储盖组合。
陈安清陈洪德向芳侯中健林良彪徐胜林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三角洲山西组石盒子组鄂尔多斯盆地
中期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及沉积-层序响应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及测井等资料,以地层过程-响应沉积动力学为理论基础,运用以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将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下石盒子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旋回,其中盒8段识别出2个长期旋回、4个中期旋回及若干短期旋回层序。针对研究区主力含气层段之一的盒8段,以中期基准面旋回为周期,较为详细地探讨了其不同类型的充填样式,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时期河流-三角洲的沉积-层序响应特征,建立了以中期基准面旋回为单元的沉积-层序构成模式。
李洁陈洪德林良彪张成弓程立雪彭传利
关键词:基准面旋回盒8段鄂尔多斯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