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4-)

作品数:43 被引量:411H指数:12
相关作者:唐荣华钟瑞春唐秀梅蒋菁韩柱强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5篇花生
  • 8篇性状
  • 6篇栽培
  • 6篇农艺
  • 6篇农艺性
  • 6篇农艺性状
  • 5篇间作
  • 4篇土壤
  • 4篇高产
  • 4篇QTL
  • 3篇对花
  • 3篇木薯
  • 3篇抗性
  • 3篇高效栽培
  • 3篇QTL定位
  • 2篇选育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植物
  • 2篇植株
  • 2篇生品

机构

  • 13篇广西农业科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广西作物遗传...
  • 4篇广西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西南大学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滁州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13篇唐荣华
  • 12篇唐秀梅
  • 12篇钟瑞春
  • 10篇熊发前
  • 10篇韩柱强
  • 10篇蒋菁
  • 10篇姜慧芳
  • 9篇贺梁琼
  • 9篇李忠
  • 8篇黄莉
  • 7篇任小平
  • 7篇陈玉宁
  • 5篇周小静
  • 4篇黄志鹏
  • 4篇陈伟刚
  • 3篇廖伯寿
  • 3篇李振动
  • 3篇郭建斌
  • 2篇唐梅
  • 2篇权宝全

传媒

  • 7篇作物学报
  • 4篇花生学报
  • 3篇耕作与栽培
  • 2篇种子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机化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农技服务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标记在花生遗传图谱及QTL定位中的研究进展
2016年
分子标记为花生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从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等三方面综述了常用分子标记在花生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成良强王军黄莉吕建伟任小平姜慧芳
关键词:分子标记花生QTL
源于栽培种花生的EST-SSR引物对野生花生扩增的多态性被引量:8
2012年
以花生属86份野生近缘种和3份栽培种为材料,利用从栽培种花生中开发设计的EST-SSR引物,分析其对野生花生扩增的有效性,探讨EST-SSR引物用于花生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适用性。随机选取235对EST-SSR引物进行筛选,223对EST-SSR引物均扩增出条带,有效性为94.89%,其中能检测到多态性的53对引物在89份资源中共扩增出238条带,包括206条多态性带。每对引物能扩增出1~12多态性带,平均3.89条,多态性指数为0.044~4.040,平均1.173。统计分析结果表明,89份花生种质材料间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685,变异范围为0.442~0.976,在遗传距离为0.408处,分成2大组9小组,栽培种花生被聚在花生区组中,相同区组的材料基本被聚在一起,A.duranensis与栽培种花生(A.hypogaea L.)的关系较近,聚类结果与花生属的植物学分类基本一致。对含油量和基因型数据相关性分析和t检验发现,POCR437-180/170等6对标记可以作为含油量相关分析标记筛选的后备标记。用这6对标记的引物序列搜索cDNA文库和BLAST库,发现引物POCR437序列对应丙二酸单酰-CoA-ACP转酰酶和酰基载体蛋白的编码基因,这2种蛋白质参与脂肪酸的合成。
唐梅陈玉宁任小平黄莉周小静严海燕姜慧芳
关键词:野生花生EST-SSR聚类分析
Labview和PLC在获取数字式传感器数据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为增强实时采集数字式传感器数据的稳定性和交互功能,本文采用Labview和西门子S7-200 PLC开发出一套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Modbus协议库中的主指令轮询读取传感器数据并将其存入PLC变量寄存器中,采用Labview中的VISA串口通信函数按PPI协议规范读取PLC寄存器中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可靠性和交互功能。
吴朋来曹曙明吴峰王海鸥吴惠昌
关键词:PLCLABVIEWPPI协议
花生种子白藜芦醇含量QTL定位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本研究利用"中花10×ICG 12625"衍生的RIL群体共140个家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各家系在2014年及2015年收获的花生种子中的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RIL群体白藜芦醇含量变异范围为38.27~352.08μg/kg。通过两年重复检测,获得稳定高白藜芦醇含量材料4份(QT0339、QT0369、QT0450和QT0454),含量为143.90~215.60μg/kg,在2014年环境中,这四份材料白藜芦醇含量分别超过高值亲本32.31%、5.80%、86.46%和79.52%,在2015年环境中白藜芦醇含量分别超过高值亲本106.04%、49.78%、7.90%和52.87%。利用前期通过该群体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应用WinQTLCart 2.5软件定位到花生种子白藜芦醇含量相关QTL13个,贡献率在2.2%~7.4%之间,其中qRB8.1a以及qRB8.1b为两年环境中重复检测到的QTL。本文研究结果为培育白藜芦醇含量高的花生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喻博伦黄莉邱西克郭建斌姜成红蔡岩廖伯寿姜慧芳陈玉宁刘念陈伟刚吕建伟宋延滨罗怀勇
关键词:白藜芦醇花生QTL定位
花生出仁率QTL分析及其与荚果大小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7年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成熟花生的出仁率不仅与花生的产油量相关,还与果壳厚度及脱壳难易程度相关,是花生遗传改良的重要性状。本研究以远杂9102×徐州68-4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的188个家系为材料,2013—2014年连续2年考察出仁率和荚果表型,发现有29份材料的出仁率稳定高于高值亲本远杂9102。出仁率与荚果长、荚果宽、荚果厚和百果重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利用已构建的包含365个标记22个连锁群的遗传连锁图,采用Win QTLcart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出仁率进行QTL定位和效应估计,2年共检测到22个出仁率QTL,表型贡献率为2.75%~13.49%,其中2年重复检测到的区间有5个(AHGS0344–AGGS2438、AGGS0957–AHGA7048、AGGS0058–AHGA72558、AHTE0446–AHGA363492和AGGS0311–AGGS2287),分布在连锁群LG02、LG03和LG10上,表型贡献率为3.61%~13.49%。结合前期对该群体荚果大小QTL定位分析结果,有4个与出仁率相关的区间同时存在荚果大小QTL,其遗传效应均相反。在2年能检测到的出仁率QTL中,LG02上的区间AHGS0344–AGGS2438有与荚果长相关的QTL。在1年能检测到的出仁率QTL中,LG13上的区间AHTE0470–AGGS1233有与荚果长、百果重相关的QTL,LG06上的区间AGGS1363–AHGA24894有与荚果长相关的QTL,LG18上的区间AHTE0381–AGGS0100有与荚果宽、荚果厚相关的QTL。
蔡岩徐志军李振动李新平郭建斌任小平黄莉陈伟刚陈玉宁周小静罗怀勇姜慧芳
关键词:花生出仁率QTL
贵州省花生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5
2012年
为进一步了解贵州花生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合理、高效利用花生资源,用50对SSR引物评价了贵州不同地理来源的68份花生地方品种,结果多态性较好的41对引物共扩增出7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引物1.93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幅为0.045(PM43)~0.951(PM169);Shannon信息指数变幅为0.2518(PM79)~0.6926(PM188),平均0.5268;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1699(PM79)~0.4995(PM188),平均0.3556。采用类平均法对欧氏距离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94时将68个花生地方品种分成2个大类,同一地理来源、同一粒型的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并不是最近的,表明地方品种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说明贵州花生地方品种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
林茂李正强郑治洪吕建伟马天进李超阚健全
关键词:花生
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产业概况与发展被引量:11
2013年
农产品加工装备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产业发展概况,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国际发展趋势,并提出完善行业管理机制、实施农产品加工装备产业提升工程、加强发展战略研究、建立联合研发机制等政策建议。
彭宝良胡志超吕小莲王建楠谢焕雄高学梅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
连作对花生土壤酶活性、养分含量和植株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5
2018年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4个不同连作年限处理,研究连作对花生栽培种桂花17和野生种A.correntina土壤酶活性、养分含量和植株干物质产量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两个花生品种不同连作年限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植株干物质产量均降低,A.correntina相比桂花17下降幅度小。桂花17各连作年限处理土壤的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处理间变幅大。而A.correntina各生育期土壤的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总体表现无一致性上升或下降的规律,处理间变幅小。两个花生品种在不同的连作年限间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无规律性。连作条件下,花生野生种A.correntina的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的变化幅度更小。
李忠江立庚唐荣华郭文峰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干物质产量
山西省地方花生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以84份来自山西不同地方的品种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考察的8个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抗旱性,为0.32,最小的是出米率,为0.05;多样性比较丰富的是主茎高、单株饱果数和出米率,分别为2.03,2.02,2.02,多样性最低的为抗旱性,为0.96。采用Ward法对地方品种进行了聚类,在平均欧式距离D2为5时将其分为了三大类群,其中,同一地理来源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并不是最近的,大粒品种与小粒品种在三大类群中交叉出现,表明山西省地方品种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和籽粒大小关系不大;也不是同一类型的所有地方品种都能聚到一起,有个别品种聚到了不同类群中,说明并不是所有同一类型的品种的亲缘关系最近,表明山西省花生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白冬梅王国桐薛云云田跃霞权宝全
关键词:花生农艺性状
我国鲜食花生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为推进我国鲜食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鲜食花生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品质、栽培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饶庆琳王军吕建伟胡廷会成良强
关键词:鲜食花生生育期农艺性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