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3113)

作品数:8 被引量:70H指数:5
相关作者:谢煜蔡志坚张浩温作民朱小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林业
  • 3篇实证
  • 3篇实证研究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农民
  • 2篇林权
  • 2篇林业合作
  • 2篇交易
  • 2篇场内交易
  • 1篇意愿
  • 1篇有效性
  • 1篇政策搭配
  • 1篇三分类
  • 1篇森林资源
  • 1篇森林资源产权
  • 1篇退耕
  • 1篇退耕还林
  • 1篇退耕还林政策
  • 1篇评分
  • 1篇评分法

机构

  • 8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作者

  • 6篇谢煜
  • 4篇蔡志坚
  • 4篇张浩
  • 3篇温作民
  • 2篇朱小静
  • 2篇杨萍
  • 2篇汪海燕
  • 1篇杨加猛
  • 1篇张红霄
  • 1篇张玲
  • 1篇蒋瞻
  • 1篇胡非凡
  • 1篇杜丽永

传媒

  • 2篇林业经济
  • 2篇林业经济问题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农林经济管理...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为什么小规模林农没有选择场内交易——来自浙江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之后,小规模林农成为林业生产要素的重要经营主体。为解决林地经营主体细碎化与林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林权交易市场应运而生。对浙江省杭州、临安、温州、龙泉、遂昌、安吉等地400户小规模林农的调研发现,大多数小规模林农选择私下交易,而没有参与林权交易市场的场内交易。经分析发现,场内交易确实降低了交易中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即交易成本并不是影响小规模林农场内交易的主要原因。经进一步计量分析发现,林地流转面积、林农是否知道林权交易中心对小规模林农选择林权交易方式影响显著;而家庭收入、林业收入占比、农户个人特征等其他因素对小规模林农交易方式无显著影响。林农对林权交易市场的认知度不高是未参与场内交易的主要原因。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谢煜朱小静温作民蔡志坚王靓琳
关键词:场内交易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模型
农民对林业合作模式倾向的实证研究——基于南方五省的调研结果
2015年
基于对南方5省的实证调研,从农户认知的角度对合作模式分类,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林农对合作模式的倾向性和影响因素,并找出了影响较大的变量取值范围。研究发现:农户对合作模式的倾向依次是:加入合作组织、联户经营、公司+农户和其他合作模式。影响显著的农户特征变量有:省份、年龄、文化程度和劳动力数量,农户需求变量有:技术服务、资金、市场信息和采伐指标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合作模式的选择与引导提出了建议。
张浩张红霄杨萍汪海燕向维忠
关键词: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退耕还林政策的有效性与有效政策搭配的存在性被引量:17
2015年
论文旨在提高重启的退耕还林项目生态、经济双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1理论研究。利用丁伯根和丁伯根-博弈纳什均衡理论,分别从中央政府政策制定和县级政府政策执行视角,讨论现有退耕还林政策多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效搭配的存在性。2实证检验。论文首先利用贵州省既属(国家)退耕还林项目实施区又属第二次石漠化调查区的64个县(市、区)作为样本检验退耕还林政策的有效性,用"石漠化改善率"作为项目生态目标的检验结果表明项目的生态目标实现是有效的,而用"县域2005年参与退耕还林项目的农户在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作为项目的经济目标进行检验的有效性未通过检验。接着,论文利用贵州省晴隆县多政策配套实施退耕还草项目的结果来检验有效政策搭配的存在性,用"植被盖度"、"土壤冲刷量"和"径流量"三个指标来反映项目的生态效果并利用观测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草项目具有较显著的生态效果。用晴隆县实施退耕还草项目乡镇的农户"家庭总收入"指标反映项目经济目标,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项目的经济目标实现是有效的。3研究结论。从政策设计角度看,退耕还林项目无法通过自身有效地同时实现生态、经济目标;从县级政府政策实施的角度看,若县级政府在退耕还林项目实施中能整合性地配套相关政策,则项目存在"有效政策搭配",即项目可同时有效实现生态、经济双目标。因此,在县级政府绩效考核中增加生态考核指标,进而在县级层面通过政策搭配谋求退耕还林多目标的有效实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显得现实与可行。
蔡志坚蒋瞻杜丽永张玲杨加猛谢煜
关键词:退耕还林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后,为改变小规模林地经营效率比较低的现状,林权交易市场应运而生。课题组在对浙江、福建等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林权交易市场产生背景和必要性;其次对林权交易市场进行分类,讨论政府主导下和市场驱动形成的两类交易市场的不同特点;再次,分析了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四,从林权交易过程分解的角度探讨政府和市场在林权交易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提出改进林权交易市场运行机制的建议。
谢煜朱小静温作民蔡志坚张浩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中国林业产权场内交易现状分析——基于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4565条交易数据被引量:5
2017年
以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2007—2016年4 565条交易数据为基础,从林权场内交易的数量与金额、权属类型、交易方式、林权分类、流转面积与流转年限5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林业产权场内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⑴场内交易的总量和金额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⑵在权属类型方面,场内交易的主要对象是国有和集体权属森林资源,私有权属森林资源的交易自2012年开始逐年减少;⑶2014年以前拍卖是主要的成交方式,2014年以来竞价转让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⑷在场内交易的林权类型方面,参与交易的主要是林木所有权;⑸普遍存在交易面积较小,流转期限较短的现象。最后,剖析了造成这些现象可能的原因。
杨丽颖谢煜
关键词: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
基于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的林业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被引量:24
2016年
清晰地识别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是制定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赢得竞争优势的前提。首先根据文献和预调研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基于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设计了利益相关者识别问卷,对4家林业案例企业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31份。同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座谈,获取了案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访谈资料和二手数据。论文将定量分析与质性研究相结合,对林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和比较。得出结论如下:(1)林业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有企业员工、股东、消费者/客户、承包商、供应商、当地社区、县、乡级政府、林地所有者、非政府组织和林业管理部门。关键利益相关者与林业企业的核心业务关系密切;(2)不同企业在利益相关者识别中存在明显差异,跨国企业比本土企业有更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3)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不是一成不变的,政策、经济条件和技术都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谢煜胡非凡
关键词:关键利益相关者
基于多主体的林权交易市场仿真研究框架被引量:1
2014年
林权交易是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后改善林地细碎化、经营分散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国内林权交易市场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分析林权交易市场边界和性质的基础上,讨论了多主体方法应用于林权交易市场仿真研究的可行性及其研究目标。最后,分析了林权交易市场多主体仿真的基本步骤,以及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
谢煜蔡志坚张浩温作民
关键词:多主体仿真林业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意愿及需求的实证研究——基于南方五省的调研结果被引量:1
2015年
在对南方5个案例省实证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结合农户特征,分析了农民林业合作的意愿与需求。研究发现,人口、文化程度、年龄、劳动力对农户是否愿意合作影响显著。农户更希望通过"合作"解决市场信息不畅、缺劳力、缺资金和缺技术等问题。根据需求不同,可将林农分为生存型和经营型两类,其中生存型的呈现广大林区普通农户典型特征,经营型农户则相反。政策应根据林农特征对农户分类并分别引导,从市场和技术两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经营型农户带动广大农户的合作,同时提高农民贷款融资渠道的灵活性和普惠性。
张浩杨萍汪海燕
关键词:合作意愿实证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