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396)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军何珊梁玉芳黄莉陈洁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耳蜗发育过程中突触素的表达差异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大鼠耳蜗发育过程中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的表达差异,探讨SYN表达与听觉功能发育成熟的关系及耳蜗中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来源。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25只,按出生后天数将其分为出生后1、5、10、14、28天组(即:P1、P5、P10、P14和P28组),每组5只,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各组大鼠耳蜗中SYN的表达差异。结果P1、P5和P10组大鼠顶回的Corti器、Kolliker器未发现SYN表达;P10组底回及蜗管中段、P14组和P28组Corti器的内、外螺旋束、Deiters细胞内侧缘有特异性表达;各组大鼠耳蜗螺旋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GN)胞浆中均有SYN表达。结论大鼠耳蜗发育过程中SYN的表达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有利于神经末梢和靶细胞间构型建立,对听觉系统发育中形成正确的听觉信息编码可能起着关键作用。毛细胞、支持细胞中的ATP可能以非囊泡或以非SYN特异性染色的囊泡形式储存。
- 何珊杨军
- 关键词:突触素耳蜗发育突触三磷酸腺苷
- 耳蜗中三磷酸腺苷的来源被引量:2
- 2008年
- 耳蜗中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是对调节声转导、听敏度、外毛细胞主动的机械放大、耳蜗内电位、耳蜗内环境稳定、控制血管张力等具有关键作用的信号分子。作为耳蜗中一种候选的传入性神经递质,ATP在耳蜗功能中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重点对耳蜗中ATP来源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 何珊杨军
- 新生大鼠耳蜗血管纹缘细胞中ATP存在的证据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耳蜗血管纹缘细胞中存在ATP的证据,即细胞中是否存在ATP囊泡,体外培养液中能否检测到所释放的ATP。方法:采用出生1~3 d的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体外血管纹缘细胞培养、纯化、鉴定。特异性标记ATP囊泡的喹丫因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缘细胞中的ATP囊泡。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缘细胞细胞外液中所释放的ATP的浓度。结果: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耳蜗血管纹缘细胞,经流式细胞法检测上皮细胞标志性的角蛋白和波形蛋白的纯度,证实培养所获得的细胞为缘细胞。经喹丫因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缘细胞细胞质中存在大量的绿色星点状染色。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缘细胞细胞外液中ATP的浓度,通过细胞荧光值可计算出ATP的浓度。结论:新生大鼠耳蜗血管纹缘细胞中存在ATP囊泡,并能分泌ATP。
- 陈洁何珊杨军
- 关键词:三磷酸腺苷耳蜗血管纹缘细胞生物发光法
- 大鼠耳蜗中三磷酸腺苷表达及来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大鼠耳蜗中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表达部位、来源及其可能的存在形式。方法运用喹丫因染色技术,观察培养的大鼠耳蜗血管纹缘细胞、全膜迷路铺片和新鲜分离的单离外毛细胞;用免疫组化荧光染色法,观察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和小泡相关膜蛋白-2(vesicl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2/synaptobrevin,VAMP-2)在大鼠耳蜗中的表达。结果培养的缘细胞胞浆中存在星点状喹丫因染色,全膜迷路铺片血管纹以外的区域和单离毛细胞中均未发现喹丫因的特异性染色。SYN和VAMP-2在大鼠耳蜗的内螺旋束、外螺旋束、Deiters细胞内侧缘和螺旋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s)有共同表达。结论大鼠耳蜗缘细胞胞浆中存在大量囊泡状的ATP,而毛细胞、支持细胞中的ATP可能以非囊泡的形式储存。内螺旋束、外螺旋束和SGNs中有可能存在SYN染色的ATP囊泡。
- 何珊杨军
- 关键词:耳蜗三磷酸腺苷突触素
- 斯里兰卡肉桂碱受体在不同鼠龄大鼠耳蜗中的表达差异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不同鼠龄大鼠耳蜗内斯里兰卡肉桂碱受体(ryanodine receptor,RyR)的差异表达,探讨RyR表达与耳蜗发育成熟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出生后1天(P1)、5天(P5)、10天(P10)、14天(P14)、28天(P28)以及成年SD大鼠(>2月龄)各5只耳蜗作冰冻切片,运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比较各组大鼠耳蜗组织RyR的表达差异。结果P1组和P5组大鼠耳蜗Corti器内RyR表达不明显,P10组出现的RyR染色均匀,而P14组大鼠耳蜗Corti器内RyR的表达出现明显特征性变化,毛细胞突触区RyR强表达,而支持细胞内的表达相对较为广泛。大鼠出生后耳蜗螺旋神经元内RyR的表达由广泛的胞内表达,逐渐趋近细胞膜突触区。结论RyR在大鼠出生后14天表达基本成熟,与耳蜗的发育成熟基本保持一致。感觉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的RyR表达可能与神经传递等功能相关。在发育早期的螺旋神经元细胞中RyR的广泛表达,可能参与了螺旋神经元发育成熟中的细胞凋亡过程。
- 梁玉芳杨军
- 关键词:耳蜗发育受体表达钙
- ATP和乙酰胆碱诱发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内CICR的激光共聚焦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运用激光共聚焦研究ATP和乙酰胆碱(ACh)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以及诱发Ca2+介导的Ca2+释放(CICR)的可能机制。方法:用酶孵育机械分离法,分离豚鼠耳蜗外毛细胞(OHC),钙敏荧光探针Fluo-3染色后,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记录在细胞外液有钙或无钙条件下,加入ATP、ACh、斯里兰卡肉桂碱(Ryanodine)+ATP(或ACh)和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ATP(或ACh)后的OHC的[Ca2+]i的变化。结果:在含钙的细胞外液中,ATP、Ryanodine+ATP、Thapsigargin+ATP、ACh、Ryanodine+ACh和Thapsigargin+ACh均可引起[Ca2+]i升高,引起明显的波峰,荧光强度相对峰值分别为1.60±0.01(ATP)、1.644±0.005(Ryanodine+ATP)、1.491±0.005(Thapsigargin+ATP)、1.43±0.01(ACh)、1.58±0.02(Ryanodine+ACh)、1.398±0.003(Thapsigargin+ACh);而在不含钙的细胞外液中,ATP和Ryanodine+ATP仍可引起[Ca2+]i出现幅度较小的波峰,分别为1.341±0.006和1.386±0.008,而ACh、Ryan-odine+ACh、Thapsigargin+ACh和Thapsigargin+ATP未引起明显[Ca2+]i波峰出现,其中ACh不能引起[Ca2+]i的升高,Ryanodine+ACh、Thapsigargin+ACh和Thapsigargin+ATP分别引起[Ca2+]i缓慢升高。结论:在细胞外液有Ca2+的条件下,ATP和ACh引起OHC的[Ca2+]i升高,除了通过离子通道引起胞外Ca2+内流,还有IP3敏感钙库的释放和诱发CICR。在无Ca2+的条件下,ATP仍能诱发CICR,其机制可能是ATP促进IP3敏感钙库释放Ca2+,Ca2+又诱发了CICR,而ACh的反应是Ca2+依赖性的,在细胞外液无Ca2+的条件下,ACh不能引起IP3敏感钙库的释放和诱发CICR。
- 黄莉杨军
- 关键词:三磷酸腺苷乙酰胆碱CA^2+外毛细胞耳蜗
- 斯里兰卡肉桂碱受体在耳蜗中的功能
- 2008年
- 斯里兰卡肉桂碱受体是细胞内钙库的钙释放通道之一,有三个亚型,分别分布在体内不同组织的细胞中,其释放细胞内钙的方式为钙诱导钙释放。本文就其结构功能、在耳蜗中的表达分布及功能调节等做一综述。
- 梁玉芳杨军
- 关键词:RECEPTORCALCIUM
- CICR在哺乳动物耳蜗神经突触传递中的作用
- 2008年
- 黄莉杨军
- 关键词:突触传递耳蜗神经哺乳动物CA^2+释放神经递质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