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111021)

作品数:6 被引量:118H指数:6
相关作者:廖启林金洋华明朱伯万刘聪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土壤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铜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生物富集
  • 1篇生物富集系数
  • 1篇水稻
  • 1篇铜陵矿区
  • 1篇土壤微量元素
  • 1篇土壤样品
  • 1篇土壤元素
  • 1篇迁移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主量元素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氧化铜
  • 1篇金鱼藻

机构

  • 4篇江苏省地质调...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江苏省国土资...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武夷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作者

  • 4篇廖启林
  • 3篇朱伯万
  • 3篇华明
  • 3篇金洋
  • 2篇袁旭音
  • 2篇刘聪
  • 1篇潘永敏
  • 1篇蔡玉曼
  • 1篇高孝礼
  • 1篇曹磊
  • 1篇叶宏萌
  • 1篇王成
  • 1篇刘泉
  • 1篇徐慧珍
  • 1篇陈微微
  • 1篇崔静
  • 1篇郭荣荣
  • 1篇张为
  • 1篇赵静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地质学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铜陵矿区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迁移及环境效应被引量:35
2012年
测定铜陵矿区的新桥至顺安河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的全量和形态,并结合环境条件分析它们的迁移变化特征,以阐明不同重金属对河流沉积物环境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该区域沉积物重金属除Cr外,Cu、Zn、Pb、Cd的均值皆远超长江下游沉积物背景值,其中以Cu和Cd最显著.重金属横向迁移结果显示,矿山重金属会随着沉积物的距离增加而显著降低,新桥河沉积物的迁移变化显著高于顺安河沉积物.重金属Cu、Zn、Pb、Cr皆以残渣态为优势,Cd则以酸提取态为主;迁移过程中Cu、Zn、Cr残渣态逐步增加,毒性减弱;Pb、Cd的活性态比例增大,仍有较高的释放风险.重金属的纵向迁移结果表明,离矿山的位置远近对沉积柱金属的总量和形态起决定作用;新桥河沉积物金属总量高、活性组分多且垂向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说明尾矿堆积速度较快且释放风险较高;顺安河金属总量较低但垂向变化幅度较大,且多种元素的变化趋势不同,说明矿区下游河流沉积物既受尾矿的影响,也受河流流域物质本身的影响.
叶宏萌袁旭音赵静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迁移铜陵矿区
江苏典型地区水稻与小麦字实中元素生物富集系数(BCF)初步研究被引量:37
2013年
在分析研究了约500套水稻籽实-耕层土及约300套小麦籽实-耕层土样品相关元素含量等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基础上,报道了江苏典型地区水稻与小麦籽实中Cd、Hg、Cu、Pb、Zn、Cr、As、Se、Mo、Mn、Fe、K、Ca、Mg等14个元素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布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各元素的BCF值差异较大,通常Pb、Cr、Fe等元素BCF多小于1%,Hg、As、Mn、Ca等元素BCF多为1%~10%,Mo的平均BCF最大、Fe的平均BCF最小。研究发现,水稻与小麦籽实中Pb与Cd超标率分别超过15%、6%,BCF值差异与稻谷、小麦的元素含量无直接关系,部分元素的BCF与土壤pH、TOC、CEC、B含量等具有统计上的相关性,其中土壤pH与Cd、Ca、Mg元素的BCF呈显著负相关,而土壤的有机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B含量等也对部分元素的BCF值有一定影响。
廖启林刘聪蔡玉曼朱伯万王成华明金洋
关键词:生物富集系数
环境水体中纳米氧化铜对金鱼藻的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模拟水体环境的方法,研究了低浓度(2~8 mg.L-1)纳米氧化铜(CuONPs)溶液对金鱼藻生长的毒性影响,并与相同浓度的微米氧化铜和可比剂量铜离子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纳米氧化铜溶液的作用下,金鱼藻对Cu元素的积累量为相同浓度的微米氧化铜溶液作用下的6~12倍,金鱼藻体内的酶活性对纳米氧化铜溶液作用的浓度和时间均有明显反应。在作用20 d时,4mg.L-1的纳米氧化铜溶液作用下金鱼藻体内POD、SOD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在作用30 d时,同样浓度作用下金鱼藻的叶绿素含量达到峰值,其后逐步下降。对于8 mg.L-1纳米氧化铜溶液的可比剂量铜离子(0.23 mg.L-1)作用于金鱼藻,其POD活性、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明显小于8 mg.L-1浓度的纳米氧化铜溶液。上述结果表明低浓度(4~8 mg.L-1)的纳米氧化铜溶液对金鱼藻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和毒害作用,纳米氧化铜对金鱼藻的生长表现出很强的纳米效应,其生长同时受到纳米氧化铜溶液作用时间的影响,但低浓度的微米氧化铜溶液对金鱼藻生长几乎不存在毒害作用。
崔静袁旭音刘泉郭荣荣
关键词:纳米氧化铜金鱼藻抗氧化酶叶绿素毒性效应
人为活动对江苏土壤元素含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通过对江苏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及典型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资料的宏观分析与对比,认为人为活动对地表土壤的元素含量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表层土壤(0~20cm深度)中Cd、Hg、Se、S、Sn、N等代表性元素的含量大幅度增加,元素含量变异系数偏高,酸碱度(pH值)下降趋势明显,确定了S、Hg、Cd、Se、pH、TOC、N、P、Sn、Sb、Pb、Zn等是最能反映人为活动对土壤环境之影响的地球化学指标。施肥、工业排污等均是人为活动改变土壤元素含量分布的基本形式。
廖启林华明张为金洋潘永敏朱伯万
关键词:土壤
基体干扰对ICP-AES分析土壤样品中主、次量元素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为了研究分析方法中的干扰因素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针对地球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手段ICPAES法,选择土壤标准物质采用与被测样品相同消解方法,作为工作校准曲线来抵消基体影响因素。比较了在土壤基体和无土壤基体条件下测得的土壤样品中各主、次量元素结果的相对偏差,分析了其中联系和规律。发现无土壤基体干扰的结果RE值均在0左右浮动,正负偏移比例基本一致,若排除谱线干扰因素的话,基体匹配方法能有效消除土壤中基体干扰影响。而土壤基体干扰对Al,Ca,Fe,Mg,P,Ti和Ba元素分析结果有较大负偏差影响,最大偏离差Mg 279.5 nm谱线达-14.49%,影响程度排序为Ti,Mg>P,Fe>Ca,Ba>A1,对其他元素Na,Cr,Cu,V,Li,Mn,Ni和Sr则无明显影响。与原本设想的结果相反,基体干扰对我们视作基体的高含量元素测试结果影响十分大,反而对次量元素影响表现并不显著。在综合基体干扰中,Ca和Mg两元素自身组分含量影响权重明显,表现为自身组分含量与分析结果相对偏差值有明显线性相关性。其他元素自身组分与基体影响结果无线性趋势,自身含量的影响权重很小。谱线的选择,干扰因素的排除对结果的确定十分重要。干扰影响的因素和规律一直是ICP光谱学者致力研究探索的课题。这些研究结果对ICP-AES分析土壤样品时谱线的选择及结果准确度的判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曹磊陈微微高孝礼廖启林
关键词:ICP-AES土壤主量元素次量元素
苏锡常地区城市公园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在江苏省国土1/250 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选择苏州市、吴江市、无锡市、江阴市、常州市、金坛市等45个城市公园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当地典型城市公园土壤中Cd、Hg、Pb、Zn、Sb、Sn、B、Se、N、稀土元素(REE)等50个元素含量及土壤pH、总有机碳(TOC)等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土壤的微量元素分布与城区污染土壤、农田土壤有显著差异,公园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总体偏低、N与TOC含量明显低于农田土壤,在公园土壤中S、Se、Cd、Pb、Zn、TOC等元素未出现高强度的人为富集,重金属污染以轻度Hg污染为主,S、Se、Cd、Pb、TOC、pH等指标在200 cm深度内分布相对稳定、未出现元素含量在不同深度的显著变化,指示多数公园土壤的微量元素分布总体上较一般城市土壤更少受人为因素干扰,可为人为活动对城市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提供重要的参比对象。
廖启林刘聪徐慧珍金洋朱伯万华明
关键词:环境指示意义土壤城市公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