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X032)
- 作品数:30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宋清华雷永强崔希福石慧刘娇娇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论孔子的文化焦虑与传承意识——以孔子乐教思想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 2016年
- 孔子之时,文质乖离,由于缺乏"质"的支撑,周文亦呈现疲态。为摆脱先王乐教之"文"的形式化,孔子发明仁学,以质救文,使之走上了人文的、内在超越的路向;孔子本着深深的文化焦虑和继绝学的文化担当精神,整理上古文献,接续斯文,其功最著者在删诗正乐;在乐教实践中,孔子知行合一,倡雅声正乐,其美善兼济,化民成俗,和同天下,成为儒家治国济世的有效手段。
- 雷永强
- 关键词:文化焦虑
- 理论思维如何可能被引量:1
- 2014年
- 理论思维是一种思想活动,这种思想活动要在现实中获得它的必然性和真理性;理论思维之所以能够获得这种真理性,是因为它既是一种面向理论前提的挑战和批判,又是一种指向本体的思,还是一种拷问生活世界的思维活动。但理论思维要履行这些职能时,首先需要对自身进行审查,即理论思维要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同时还要接受宗教的批判和人类实践的批判,唯此,理论思维才能获得它的合法性,才能获得它的现实性和力量,从而实现理论的先导性和为人类行为立法的目的。
- 宋清华张翔博
- 关键词:理论思维
- 文化强国背景下文明河南实现路径研究
- 2016年
- 文化强国战略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及国家形象、塑造公民良好道德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打造文化强省,以及如何建成文明河南的路径探索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 雷永强石慧
- 关键词:文化强国国家软实力
- 康德的超验理想论
- 2013年
- 康德建立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为壮观的超验理想,这是一种道德理想国,也是理性、目的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理性为自己立法,它是所有有理性者共同遵循的法则,只有在遵循这一法则的王国里,才有真正的自由。康德的超验理想为人类众生设定了一个无限高远的理想王国,对这种理想的追求彰显了人类的崇高性、高贵性,从而使人类与自然世界、动物世界区别开来。
- 宋清华
- 论孔子乐论的情感世界被引量:7
- 2013年
- 孔子论乐本于情性,强调情感的安顿,侧重于个体的生命关怀与真实情感。在孔子的音乐世界中,音乐情感实包括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等三重境域,其所谓的"成于乐",既体现为道德情感的"实有诸己",又呈现为一成己、成物生生转化的"自由的自我"的实现历程,即由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向自由情感的逐层升进。
- 雷永强
- 关键词:孔子艺术情感道德情感
- 论康德的普遍主义理想及其问题
- 2014年
- 康德哲学一直追求普遍主义理想,康德建立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为壮观的形而上理想,这种理想是一种道德理想国,也是理性的王国、目的的王国、自由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理性为自己立法,此法即道德法则,它是所有有理性者共同遵循的法则,只有在遵循这一法则的王国里,才有真正的自由。康德的形而上的理想为人类众生设定了一个无限高远的理想王国,使人类远远高出自然世界的序列,彰显了人类的崇高性、高贵性。但康德的理想又因为排斥了情感等经验因素,使其理论失去了经验基础,致使其空泛的形式化理论无法落到实处。
- 宋清华
- 试论理想主义的信念根据
- 2012年
- 理想主义的信念根据首先在于它对人类理性能力的确信,它确信理性具有极强的认知能力,能够获得知识和真理,因此能根据这种认知能力构建一个可信并能实现的理想世界。但理性本身的有限性又决定了它无法获取先验世界的知识,只能由信仰来保证,理想主义只能通过理性与信念的联姻才能存在。
- 宋清华
- 关键词:理想主义信念
- 巫史文化与前儒家乐教文献的生成被引量:2
- 2020年
- 巫史文化乃儒家文化的生成源头。在巫史文化之笼罩下,巫风浓厚,人们以乐舞娱神,而以乐舞事神为职业的古巫由此而得名。吊诡的是,古代理性之萌亦自巫始。在巫祭语境下,古巫于诵唱神谱、族谱的过程中,逐渐萌生出文献意识,并推动了文字的创制,使口传文献逐渐向文字文献过渡。为服务于宗教祭祀,作为群巫之长的氏族首领很早就在氏族内部开展乐教,这种乐教传统在夏商周三代相沿不替,而周公之制礼作乐,使传统乐教发生了温和的人文转向。周代乐教发达,产生了丰富的乐教文献。春秋末期,熏染于周公礼乐教化的卿大夫阶层,在立言不朽之价值导向下,搜讨、整理、诠释传统文献,其中有关乐教的部分,即成为孔子之儒家乐教文献的生成土壤。
- 雷永强
- 关键词:人文转向乐教
- 孔子乐论的情感审视
- 2012年
- 孔子论乐本于情性,强调情感的安顿,侧重于个体的生命关怀与真实情感,即音乐既是情感的唱响,又可节制情感。在孔子的视域中,音乐情感包括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其所谓"成于乐",即道德人格的实现与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的逐层推进。
- 雷永强刘娇娇
- 关键词:孔子艺术情感道德情感
- 荀子乐教思想新论被引量:2
- 2018年
- 荀子针对当时社会的非乐思潮,作《乐论》以回应之。其在孟子"辟杨墨"的基础上,指出"墨家蔽于用而不知文",并提出"化性起伪"说,积极推进孔子"成于乐"的成人路向。荀子从价值论的视域出发,使传统雅郑之辨得以贞定。雅郑之辨既是夷夏之防,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祛殷化"的政治努力,其中"审诗商"就是文化审查,开政治干预文教之先河。"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保证了传统雅乐的正确发展路向,但也催发了文化专制主义的萌生。荀子对传统音乐"中和"审美观进行了历史的扬弃,既强调传统"和"乐的生成规律,又提出"审一以定和"的审美标准,主张雅乐之"和"应"审乎宫声",是现实政治"大一统"趋势在乐教上的映射,也标志着传统周孔一以贯之的乐教观至荀子处而发生转向。
- 雷永强
- 关键词: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