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X042)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潘磊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意见分歧与信念调整被引量:2
- 2015年
- 意见分歧是否会导致信念调整?根据一种回答,意见分歧并不导致信念的调整,在面临意见分歧时,分歧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可以合理地坚持自己原初的信念。根据另一种回答,意见分歧导致信念的调整,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分歧双方合理的做法是"分摊差异"。前者只强调初始证据对信念认知地位的规范影响,而忽略了意见分歧本身的证据效力;后者则相反。所以,二者都不是关于信念合理性的最好的回答。基于此,本文支持一种关于信念合理性的"总体证据观"。
- 潘磊
- 关键词:意见分歧
- 传统认识论的困境与出路——从皮尔士探究理论的观点看
- 2018年
- 传统认识论的研究以信念为基础,对信念的评价占据基础地位。其核心议题之一是要解决信念的合理性问题。根据经典的回答,只有当某一信念得到辩护时,它才是合理的。由于认知辩护是一个规范概念,由其主导的传统认识论研究也就构成了一个公认的规范领域。但什么样的信念才能算作得到辩护的信念呢?在回答此问题时,我们似乎不得不求助于其他的规范性的概念。这样一来,传统认识论的研究显得概念贫瘠、基础薄弱。自然化的认识论指出了传统认识论在这方面的困难,并对其作了根本改造,但它无法从根本上回答认知规范性的来源和知识的价值问题。用皮尔士的探究理论来探索传统认识论的可能发展方向,可以发现,认识论是更为广泛的探究理论的一部分,认知规范是更为广泛的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 潘磊
- 关键词:认识论皮尔士
- 知觉辩护与弱基础主义被引量:1
- 2014年
- 基础主义与融贯论关于知觉辩护的争论,使得"弱基础主义"存在可能。根据"弱基础主义",知觉信念享有一定程度的直接辩护,同时这些得到部分辩护的知觉信念可以获得相互的辩护支持,从而成为合理可接受的信念。"弱基础主义"不同于基础主义和融贯论关于知觉辩护的说明,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础主义和融贯论各自面临的难题。
- 潘磊
- 关键词:基础主义融贯论
- “皮浪问题”与可靠主义的回应
- 2016年
- 皮浪主义者认为,知识必须植根于良好的理由之中.根据简单版本的可靠主义,知识是可靠形成的真信念,并非所有产生知识的过程都包含良好的理由.不过,认知过程实际的可靠性并不足以说明信念的认知地位.主体可靠主义则认为,只有植根于认识主体智识德性之中的认知过程,才能产生知识.但是,我将基于三点理由表明,主体可靠主义的回应并不成功.因此,无论是简单版本的可靠主义还是主体可靠主义,都不能成功地回应“皮浪问题”.
- 潘磊
- 关键词:运气意见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