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104606)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沈慧勇唐勇杨睿黄霖叶记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脊髓
  • 3篇细胞
  • 3篇脊髓损伤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胸髓
  • 1篇胸髓损伤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肿瘤
  • 1篇胸椎
  • 1篇嗅鞘细胞
  • 1篇腰椎
  • 1篇腰椎肿瘤
  • 1篇源性
  • 1篇增殖
  • 1篇整块切除
  • 1篇整块切除术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5篇唐勇
  • 5篇沈慧勇
  • 4篇黄霖
  • 4篇杨睿
  • 3篇史玉朋
  • 3篇叶记超
  • 3篇吴燕峰
  • 2篇王鹏
  • 2篇刘鹄
  • 1篇贺晓玉
  • 1篇梁新军
  • 1篇陈铿
  • 1篇项鹏
  • 1篇刘晓梅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Bmi-1介导的甲强龙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甲强龙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及鉴定C57BL/6小鼠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分为甲强龙组与对照组,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研究甲强龙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利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及Western blot法观察两组神经干细胞24、48、72h自我更新重要调节因子Bmi-1、Numb、Notch表达的差异。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第7天甲强龙组神经干细胞计数为12.4×10^4,而对照组为19.3×10^4,相差6.9×10^4;在24、48、72h甲强龙组与对照组Bmi-1 mRNA表达灰度比值分别为0.52±0.05、0.21±0.02、0.16±0.05,而Numb,Notch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甲强龙组与对照组Bmi-1蛋白表达的灰度比分别为0.63±0.07、0.33±0.04、0.19±0.06。结论甲强龙抑制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通过Bmi-1介导。
沈慧勇王鹏吴燕峰唐勇黄霖杨睿梁新军
关键词:甲强龙神经干细胞增殖
应用新型脊髓打击器建立急性脊髓挫伤动物模型被引量:1
2008年
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的脊髓损伤(SCI)模型对于阐明其病理生理机制和评价损伤后干预手段的效果非常关键。遵循重物坠落致伤法的原理。我们研发了可通用于大小实验动物的新型脊髓打击器(命名为SS-Ⅱ型),结合调节打击高度,建立相应的不同程度脊髓挫伤模型。
黄霖沈慧勇唐勇杨睿史玉朋贺晓玉叶记超刘鹄
关键词:脊髓挫伤动物模型急性病理生理机制脊髓损伤实验动物
人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人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hNSCs。24例成年SD大鼠分为移植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均采用NYU-Ⅱ型脊髓打击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第9天移植组于损伤脊髓中心分别注入经CM-DiI标记的hNSCs混悬液,对照组注入人DMEM/F12培养液。术后第4、8周取损伤部位脊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分化;术后每7天行BBB评分,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数据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结果成功建立hNSCs的体外培养体系;移植的hNSCs在大鼠脊髓内存活超过8周,并向脊髓损伤头尾端迁移,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示移植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移植组大鼠BB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植到大鼠损伤脊髓中的人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并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吴燕峰贺晓玉唐勇刘晓梅叶记超史玉朋黄霖杨睿刘鹄项鹏沈慧勇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
延迟植入嗅鞘细胞修复成鼠的胸髓损伤(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背景:脊髓损伤后在一定的微环境中有再生的能力。嗅鞘细胞兼具星形胶质细胞和许旺细胞的特性,具有促进脊髓轴突再生的能力。目的:制作成鼠胸髓损伤模型,观察嗅鞘细胞对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设计:观察性实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材料:实验于2001-01/2002-1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20只成年SD雄性大鼠,体质量(380±20)g,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机构许可证号:SYXK(粤)2004-0020)。低糖的DMEM培养液(L-DMEM,GibcoBRL公司)、胎牛血清(Hyclone公司)、MBP(髓磷脂碱性蛋白,Sigma公司)、抗神经生长因子受体抗体(Sigma公司)。应用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化分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方法:将成年SD大鼠麻醉断颈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完整嗅球分嗅神经。采用改良Allen法打击脊髓建立胸髓损伤模型。细胞移植组于损伤脊髓处注入10μL嗅鞘细胞悬液(2.5×1010L-1),对照组仅注入相同剂量DMEM/F12(1∶1)培养液。移植后6周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嗅鞘细胞对脊髓轴突再生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抗神经生长因子受体抗体染色鉴定嗅鞘细胞。②髓磷脂碱性蛋白染色观察髓鞘的修复。③嗜银染色观察神经轴突再生。结果:细胞移植组有2只动物死亡,对照组有3只死亡,共15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细胞移植组可见损伤脊膜完整,较正常脊髓稍变细。苏木精-伊红染色见损伤区有多极细胞,且与脊髓组织有移行过度现象,说明存活的嗅鞘细胞与宿主融合良好。新生的轴突多呈束状,周围有小圆淋巴细胞浸润。嗜银染色可见再生轴突长入损伤区组织中,多与束状排列的多极细胞伴行;对照组脊髓损伤处明显变细,脊膜尚完整。苏木精-伊红染色见脊髓损伤区未见新生轴突。嗜银染色未见再生轴突。②细胞移植组可见多极细胞,多呈束状排列,胞浆内有大量抗�
唐勇吴燕峰史玉朋沈慧勇
关键词:嗅鞘细胞脊髓损伤轴突再生
改良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胸腰椎肿瘤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 探讨改良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手术要点、器械改进及短期疗效.方法 改良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整套器械包括:自制0.81 mm的钢缆式线锯、线锯改向器、L形骨刀和叉形骨刀;将Tomita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手术方法改良为前锯后刀会师两步截断法,即将线锯由前向后切割至约为椎间盘中后1/3处,再用L形骨刀经两侧由后向前凿至与线锯切割水平处会师,进而完成整个椎间盘的截断.而对于线锯引导过椎弓根困难的病例,则改为应用叉形骨刀截断椎弓根.用本术式治疗10例胸腰椎肿瘤患者,均有中重度疼痛和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受累表现.结果 7例胸椎肿瘤患者中,5例患者术后神经学功能均较术前提高ASIA分级1级,2例无变化;3例腰椎肿瘤患者术后神经根痛明显缓解,肌力均恢复至4级以上.平均手术时间7.8 h(6.0~10.3 h),平均术中出血2100 ml(1200~3500ml).未发生硬膜撕裂、脑脊液漏、医原性脊髓损伤和大血管损伤,术中胸膜撕裂2例,均予以留置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平均随访8.1(3.3~18.1)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和内植物失败.结论 应用改良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易操作性和安全性增加.
沈慧勇黄霖杨睿叶记超陈铿唐勇王鹏
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椎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