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500)

作品数:8 被引量:158H指数:6
相关作者:丁永建刘时银赵井东秦大河王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冰川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ESR
  • 2篇ESR测年
  • 2篇冰冻圈
  • 2篇测年
  • 1篇地貌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雪层
  • 1篇雪层剖面
  • 1篇水资源
  • 1篇岁差
  • 1篇岁差周期
  • 1篇天山乌鲁木齐...
  • 1篇天山乌鲁木齐...
  • 1篇全球变暖
  • 1篇古里雅
  • 1篇古里雅冰芯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兰州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气候...

作者

  • 4篇刘时银
  • 4篇丁永建
  • 3篇赵井东
  • 2篇李向应
  • 2篇秦大河
  • 2篇王杰
  • 2篇李忠勤
  • 1篇刘玉莲
  • 1篇杜建括
  • 1篇宋友桂
  • 1篇施雅风
  • 1篇李晶

传媒

  • 3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Scienc...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40~30kaBP中国特殊暖湿气候与环境的发现与研究过程的回顾被引量:29
2009年
40~30 ka BP在过去被认为是末次冰期的间冰阶,温度稍高,但仍在冰期内.20世纪90年代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记录研究首次指出,当时气温可能高出现代4℃,即为以前所不知的间冰期.追踪同期湖泊沉积,孢粉与古生物,黄土与沙漠地区古土壤,石灰岩洞穴中石笋,古河道,滨海地区海相沉积等多种记录,集成研究表明,当时青藏高原与西北干旱区有许多淡水大湖,降水量远比现代丰沛,导致外流水系扩大,如青海境内的黄河上游水系形成.暖湿的气候条下,森林分布区向北向西大范围扩展,华南热带喜湿热的陆均松(Dacrydiumsp.)北界移至22°~24°N,表明当时热带气温高于现代2℃左右,降水量也有较大增加.长江下游石笋资料和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区的植物、古土壤、河道沉积资料均表示降水增加,森林覆盖度大.由于冰川和极地冰盖萎缩,海平面上升,给合若干地区地面沉降,海河下游、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均出现相当规模的海侵.上述涉及全中国的特殊暖湿环境的形成与地球轨道运行岁差周期变化导致中低纬度日射增强,致使温度升高,季风区与西风带降水量都有显著增加关系密切,而植被改善又对温度和湿度有正反馈作用.
施雅风赵井东
关键词:古里雅冰芯岁差周期
天山木扎尔特河流域的冰川地貌与冰期被引量:7
2009年
木扎尔特河流域位于天山最大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托木尔峰的东南坡,在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气候旋回中,河谷与山麓带留下了4套形态清晰的冰川沉积。冰碛地形包含着丰富的古环境变化信息,对它们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该流域的冰川演化与重建该地区的古环境。应用ESR测年技术,选用石英颗粒中对光照与研磨较敏感的Ge心作为测年信号,对该流域的第三套破城子多列终碛垅及其冰水沉积,第四套克孜布拉克冰碛剥蚀平原上覆河流相砾石沉积以及一出露完整的沉积剖面进行测年。结合地貌地层学原理以及其他古环境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河谷中第一套3~4列终碛垅形成于小冰期;第二套高大的吐盖别里齐终碛垅为新冰期冰进产物;破城子终碛垅沉积于MIS2~4;克孜布拉克冰碛形成于MIS6。破城子终碛垅地形及测年结果表明末次冰期冰川作用过程中该处至少存在3次大的冰进,可分别对应于MIS4、MIS3b与MIS2。MIS2与MIS3b时冰川为复合山谷冰川,MIS4与MIS6时为山麓冰川。末次冰期冰川作用过程中,古木扎尔特冰川长约92~99km,克孜布拉克冰期最盛时的古木扎尔特冰川长约120km。
赵井东王杰刘时银
关键词:冰川地貌ESR测年
天山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和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成冰带与雪层pH值和电导率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对天山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和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的雪层剖面及雪坑中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以渗浸-冻结成冰作用为主,一年成冰,成冰带由消融带和渗浸-冻结带组成,渗浸-冻结带的垂直高度在60 m左右或者更大一点;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的成冰作用以暖型为主,成冰带由消融带、渗浸-冻结带和渗浸带组成,渗浸-冻结带的垂直高度不大于70 m.雪坑中pH值和电导率的较高值一般出现在冰片和污化层附近,这与冰的阻碍、引起可溶性离子在冰面上部的高浓度值和可溶性离子的淋溶过程与污化物的迁移过程密切联系直接相关.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雪坑中pH值和电导率之间的相关性异于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由于雪坑的资料有限,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李向应丁永建刘时银李忠勤
关键词:雪层剖面PH值电导率
天山破城子冰期的冰进及ESR年代学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破城子冰期是天山地区第四纪冰期划分中最具代表性的冰期之一,其沉积地形为形态较清晰的多列终碛垅组成,呈扇形展布在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托木尔峰东南坡的木扎尔特河河口与山麓带.冰碛地形记录了复杂的冰川进退史,包含着丰富的古环境变化信息,对它们进行研究有助于恢复这次冰期的冰川演化史与重建该地区的古环境.应用ESR测年技术,选用石英颗粒中对光照与研磨作用都较敏感的Ge心作为测年信号,对该处出露完整的沉积剖面Ⅰ层的冰川沉积、数列终碛垅与冰水沉积进行定年,获得3组年代分别为13.6~25.3,39.5~40.4与64.2~71.7ka.结合地貌地层学原理与其它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破城子多列终碛垅形成于末次冰期,在末次冰川作用过程中该处存在至少3次大的冰进,可分别对应于MIS2,MIS3b与MIS4.MIS2与MIS3b时的冰川为复合山谷冰川,MIS4时的冰川为山麓冰川.三次冰进规模最大时的冰川长度分别约为94,95与99km.
赵井东刘时银王杰宋友桂杜建括
关键词:ESR测年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成冰带分布特征的再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分析2006年获取的43个雪坑和2004年的28个雪坑资料,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成冰带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1号冰川东、西支消融带和渗浸-冻结带界限(平均值)分别位于海拔4068 m和4086 m,渗浸-冻结带和渗浸带的界限分别位于海拔4086 m和4122 m处;东、西支顶部的渗浸-冻结带和渗浸带界限分别位于海拔4184 m和4435 m处.与20世纪80年代末相比,1号冰川的成冰带谱整体上移,成冰带界限达到各研究时期的最高,且东支的变化幅度大于西支;消融带和冰川顶部的渗浸-冻结带面积增大,渗浸带和冰川中部的渗浸-冻结带面积缩小.
李向应丁永建刘时银李晶李忠勤
Glacial advances and ESR chronology of the Pochengzi Glaciation,Tianshan Mountains,China被引量:9
2010年
The Pochengzi Glaciation is a typical glaciation in Quaternary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The glacial landforms comprise several integrated end moraines, like a fan spreading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t the mouth of the Muzhaerte River valley and on the piedmont on the southeastern slope of the Tumur Peak, the largest center of modern glaciation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The landforms recorded a complex history of the ancient glacier change and contained considerable information of the glacial landscape evolution, and dating these landforms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hifts of the past cryosphere in this valley and reconstruct the paleoenvironment in this region.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dating of the glacial tills in the upper stratum from a well-exposed section, end moraines, and associated outwashes was carried out using Ge centers in quartz grains, which are sensitive to the sunlight and grinding. The result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clusters, 13.6–25.3, 39.5–40.4 and 64.2–71.7 ka.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geomorphology and stratigraphy and the available paleoen- vironmental data from northwestern China, the end moraines were determined to deposit in the Last Glaciation. The landforms and the three clusters of ages demonstrate that at least three large glacial advances occurred during the Pochengzi Glaciation, which are corresponding to 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 4 (MIS4), MIS3b and MIS2. The landform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gla- ciers were compound valley glacier in MIS2 and MIS3b and piedmont glacier in MIS4, and the ancient Muzhaerte glacier were 94, 95 and 99 km at their maximum extensions in these three glacial advances.
ZHAO JingDongLIU ShiYinWANG JieSONG YouGuiDU JianKuo
关键词:ESRGLACIALGLACIATIONTIANSHAN
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现状、趋势及关键问题被引量:81
2009年
通过对冰冻圈研究在中国的重要作用和对冰冻圈科学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系统总结和分析,凝炼出了目前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总体来看,国际上更多关注冰冻圈变化对气候、海平面和环境的影响;而作为中、低纬度地区冰冻圈最发育的中国而言,冰冻圈变化对生态、水、环境及气候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不同类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及水资源影响评估的尺度转化机制、冻土与植被间水热传输过程的准确模拟、冰冻圈物理过程参数化及其与气候模式的耦合。为解决上述关键科学问题,需要开展以下研究:冰冻圈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冰冻圈变化的影响研究和冰冻圈变化的适应对策研究。
秦大河丁永建
关键词:冰冻圈气候变化水资源
冰冻圈变化与全球变暖:我国面临的影响与挑战被引量:26
2009年
本文从冰川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冻土的生态、气候和工程效应、积雪的水文及气候效应等方面论述了冰冻圈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与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着重根据近40年来我国冰冻圈变化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冰冻圈变化对水资源、生态、工程、灾害和气候所产生的一些影响。最后根据国内外冰冻圈研究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冰冻圈研究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发展建议。
丁永建秦大河
关键词:冰冻圈
1961~2006年黑龙江省暴雪气候时空变化特征
利用1961~2006年逐日降雪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暴雪的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年暴雪分布具有东多西少、山地多平原少的特点;暴雪量和暴雪日数最多发生在季节转换的10月份和3月份,不在隆冬季节;暴雪强度5...
刘玉莲于宏敏任国玉周江兴
关键词:暴雪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