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09KZ82)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传贵唐鹏于振涛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迁移率蛋白B1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首先构建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的、以HMGB1为靶基因的RNA干扰及阴性错配表达载体,即rAAV-siHMGB1-hrGFP和rAAV—miHMGBI—hrGFP。将rAAV—hrGFP、rAAV—miHMGB1-hrGFP和rAAV-siHMGB1-hrGFP分别转染对数生长的人食管鳞癌KYSE150细胞,即空载体对照组、阴性错配对照组和RNA干扰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观察各组细胞HMGB1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通路阻断剂可溶性RAGE(sRAGE)作用于各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rl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VEGF-C的表达。结果RNA干扰组细胞培养24h和48h后,HMGB1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与空载体对照组和阴性错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当细胞培养24h后,RNA干扰组VEGF—C表达降至(502.43±13.10)pg/ml,与空载体对照组[(686.40±10.94)pg/ml]和阴性错配对照组[(682.31±9.61)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RNA干扰组细胞的增殖也明显受抑,与空载体对照组和阴性错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0.2μg/mlsRAGE作用24h后,各组细胞增殖和VEGF—C表达均明显受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未加入sRAGE前相应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HMGB1可通过RAGE通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VEGF—C的表达,并且HMGB1-RAGE有可能成为抗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及淋巴结转移的有效靶点。
- 陈传贵唐鹏于振涛
-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细胞增殖
- HMGB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初步探讨食管鳞癌中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2例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胸段食管鳞癌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统计学的方法,观察HMGB1和VEGF-C、VEGF-D、LYVE-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HMGB1与VEGF-C、VEGF-D、微淋巴管密度(MLD)、淋巴结转移及各种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HMGB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率达69.44%,而在正常组织中很少表达,并且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81.82%,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58.97%,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HMGB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期、VEGF-C、VEGF-D的表达、MLD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或P<0.01);同时,VEGF-C、VEGF-D的表达也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MLD密切相关(P<0.05或P<0.01)。结论:在食管鳞癌中,HMGB1的大量表达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C、VEGF-D的表达来促进新生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其淋巴结转移并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HMGB1有可能作为反映食管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及抗食管癌淋巴管生成的重要靶点。
- 陈传贵唐鹏于振涛
- 关键词:食管鳞癌血管生长因子淋巴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