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春晖计划”(Z2004-2-65044)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凤华李玉义潘旭东柳红东赵强更多>>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玛纳斯河流域
  • 2篇有机碳
  • 2篇棉田
  • 2篇棉田土壤
  • 1篇遥感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预警
  • 1篇生态
  • 1篇时空分异
  • 1篇碳含量
  • 1篇土地资源
  • 1篇土壤环境
  • 1篇土壤特性
  • 1篇土壤质量
  • 1篇农田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生态
  • 1篇农业生态系
  • 1篇农业生态系统

机构

  • 4篇石河子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财经大学

作者

  • 6篇张凤华
  • 3篇潘旭东
  • 3篇李玉义
  • 2篇柳红东
  • 1篇张磊
  • 1篇赵强
  • 1篇李春燕
  • 1篇崔志霞
  • 1篇王苗峰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遥感的玛河流域绿洲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遥感数据的现势、实时特点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中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试验区,利用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不同时期(1976、19892、000年)遥感影像进行分析,探讨利用ERDAS IMAGINE对该区TM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的方法,并进一步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不同时相的卫星影像反映出:随着年代的推近,未利用地面积明显增加;耕地扩张很快,而土壤盐渍化面积仍然居高不下。土壤资源呈现出“开垦—弃耕—开垦”的反复局面。林地、居民地以及水域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草地面积则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张凤华潘旭东王苗峰
关键词:遥感玛纳斯河流域土地资源
新疆玛河流域绿洲农田开垦后土壤环境演变分析被引量:28
2006年
【目的】研究农田开垦后土壤退化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以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为例,利用定位试验、空间替代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分析冲积扇下部绿洲农田开垦后土壤环境的变化过程。【结果】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农田杂草群落由耐盐性多年生植被演替为1年生植被,演替序列主要集中在6~8年,而后进入平稳阶段。土壤耕层总盐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土壤养分表现为相反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农田开垦后土壤质量总体表现为良性发展而后开始退化,在开垦10年土壤整体质量状况趋向最大,而后综合评价值转为负值。【结论】可将10~15年作为反映该区域土壤质量总体退化的预警期。
张凤华潘旭东李玉义
关键词:绿洲农田开垦年限土壤质量
新疆玛河流域绿洲土壤特性空间分异与合理开发模式被引量:30
2005年
水土资源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域分异及绿洲发育的主要物质基础。以玛纳斯河流域为案例,重点分析沿流域纬度梯度土壤特性的变化。研究表明:从山地到沙漠,土壤养分表现为由高到低,具有波动性,其中有机质含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土壤盐分空间变化规律明显:在前山区地带,土壤含盐量低;在冲积扇、冲积扇缘及冲积平原上部绿洲区,土壤耕层总盐高、表聚性强;从冲积平原中下部到干三角洲绿洲,耕层盐分含量依次降低,但剖面盐分含量呈现依次增加趋势,形成盐分聚集的漏斗效应,尤其进入沙漠边缘区,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农业开发应该遵循这种分异规律,并进一步提出绿洲土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与建议。
张凤华赵强潘旭东李玉义
关键词:土壤特性空间分异玛纳斯河流域
玛河流域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对比分析
2005年
本研究以新疆玛河流域石河子绿洲为例,采用三维立体容积法衡量其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状况,并与新疆、全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石河子、新疆、全国农业系统综合效益分别为2.06、1、2.87。石河子绿洲虽然在资源开发维上有一定优势,但在生产功能维、经济增值维方面均处于劣势,而只有三维之间协同作用才能创造最佳的总体功能。今后该区域应该立足资源优势,在结构调整及经济转化方面得以加强。
张凤华李春燕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
玛纳斯河流域棉田土壤有机碳平衡分析
2006年
基于土壤有机碳长期定位监测的动态变化,阐述了玛河流域棉田土壤有机碳的平衡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前,培肥方式单一,棉田土壤有机碳积累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碳亏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秸秆还田面积的不断扩大,棉田土壤有机碳呈盈余状态.秸秆还田比率的多少,是决定玛纳斯河流域棉田土壤有机碳亏缺与盈余的决定性因素.
柳红东张磊张凤华
关键词:有机碳秸秆还田玛纳斯河流域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棉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时空分异规律被引量:11
2007年
玛河流域棉田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异与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由南至北在纬度梯度上有机碳总量随土壤粘粒含量的降低,砂粒含量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HU-C和FA-C的变化趋势与总有机碳变化相近,HA-C在冲积扇缘有最大值,冲积平原下降,干三角洲呈增加趋势。H/F和Kos随纬度呈增长趋势。棉田土壤有机碳总量在秸秆还田技术下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提高,但主要增加了HU-C。H/F随连作年限呈下降趋势,在连作8年之后变为1。Kos在连作1~9年呈下降趋势,随后开始增长,8~9年是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质量衰退的警戒值。
柳红东张凤华李玉义崔志霞
关键词:有机碳棉田时空分异玛纳斯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