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73015)

作品数:19 被引量:212H指数:9
相关作者:张兴祥王学晨牛建津韩娜樊耀峰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化学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相变材料
  • 6篇微胶囊
  • 5篇相变材料微胶...
  • 5篇共聚
  • 5篇丙烯
  • 5篇丙烯腈
  • 4篇熔融
  • 3篇正十八烷
  • 3篇树脂
  • 3篇甲醛
  • 3篇甲醛树脂
  • 3篇共聚物
  • 2篇织造
  • 2篇熔纺
  • 2篇熔纺纤维
  • 2篇三聚氰胺-甲...
  • 2篇热性能
  • 2篇酰胺
  • 2篇纤维
  • 2篇相变性能

机构

  • 19篇天津工业大学

作者

  • 18篇张兴祥
  • 15篇王学晨
  • 7篇牛建津
  • 6篇韩娜
  • 5篇樊耀峰
  • 3篇蔡利海
  • 3篇李伟
  • 2篇吴世臻
  • 2篇高希银
  • 2篇王建平
  • 2篇王宁
  • 1篇石海峰
  • 1篇由明
  • 1篇李军
  • 1篇刘海辉
  • 1篇张晓春

传媒

  • 7篇高分子材料科...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材料工程
  • 1篇Journa...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悬浮聚合法制备相变材料微/纳胶囊被引量:15
2010年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以正十八烷为囊芯、苯乙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共聚物为囊壁的相变材料微/纳胶囊,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等对其形貌、结构、热性能、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变材料微/纳胶囊形貌完整、分散性好;相变材料微胶囊热稳定良好,其失重起始温度较囊芯材料提高了近40℃;相变材料微/纳胶囊在降温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过冷结晶现象。
李伟张兴祥由明
关键词:悬浮聚合法微胶囊相变材料
含离子液体的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及熔纺纤维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分两次加料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酸甲酯(AN/MA摩尔比为85/15)共聚物(以后简称为AN/MA(85/15)),并在共聚物中加入0%~10%的离子液体([emim]PF6)。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熔体流动指数测试仪(MI)等测定了加入[emim]PF6前后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稳定性和熔体流动性能。结果表明,[emim]PF6的加入对共聚物的Tg影响不大,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共聚物的熔体流动性随[emim]PF6含量的增加有显著的提高。将含有[emi m]PF6的AN/MA共聚物在200℃下熔融纺丝,熔纺法制备的初生纤维表面光滑,结构致密;但[emim]PF6的加入使初生纤维的断裂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减小。
高希银韩娜张兴祥王学晨
关键词:离子液体熔融纺丝力学性能
环己烷对相变材料微胶囊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将不同比例的环己烷添加到囊芯正十八烷中,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相变材料微胶囊,并采用SEM、DSC、TG等测试方法对胶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己烷添加量的增加,经过热处理的微胶囊的凹陷增大,具有凹陷的胶囊数增加,微胶囊的耐热温度也相应地增加;环己烷经过热处理挥发而产生的预留空间对胶囊耐热性的提高起主要作用.
王学晨张兴祥樊耀峰牛建津蔡利海
关键词:环己烷微胶囊耐热性相变材料原位聚合
有机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1
2003年
综述了多元醇与层状钙铁矿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元醇二元体系和几种“层状钙钛矿”相变材料的性能、储能机理和优缺点,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固-固相变材料,并指出几点研究相变材料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樊耀峰张兴祥
关键词:钙钛矿多元醇CATIO3
相变材料及相变材料微胶囊/聚乙烯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11
2005年
以正二十烷、聚乙烯和乙丙橡胶等为原料经熔融挤出,制成正二十烷含量10%~65%的共混切粒.以正十八烷微胶囊和聚乙烯为原料经熔融挤出,制成微胶囊含量10%~60%的共混切粒.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熔融指数仪测试了多种组成切粒的相变性能和流动性能.切粒的热焓随相变材料含量的增高而增大,含65%正二十烷的切粒的热焓为160 J/g左右,含有60 wt%微胶囊的切粒的热焓为70 J/g左右.切粒的熔融指数随相变材料或相变材料微胶囊添加量的增高呈现指数增大或反S曲线的形式.
王学晨张兴祥吴世臻牛建津
关键词: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微胶囊相变性能流动性能
热处理对相变材料纳米胶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4年
以环己烷和正十八烷为囊心,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在不同温度下对胶囊热处理不同的时间,采用SEM,DSC,TG-DTA和IR等测试手段对胶囊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对胶囊的表观形貌、相变性能和耐热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热处理过程中环己烷扩散出囊壁,在胶囊内形成预留膨胀空间,使胶囊的耐热温度增高。当热处理温度为160~180℃,热处理时间在30~60min时,得到的胶囊破裂较少,胶囊的相变热为150J/g,耐热温度可以达到215℃左右。
樊耀峰张兴祥王学晨牛建津蔡利海
关键词:纳米胶囊相变材料相变性能耐热性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pH值对正十八烷微胶囊合成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研究了采用正十八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为囊壁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材料微胶囊过程中,乳液制备、预聚体制备和聚合过程中pH值对乳液和预聚体稳定性,以及微胶囊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控制在6.5~9.0之间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小.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在酸性条件下容易缩聚;预聚体分离时间随着pH值的升高而逐渐延长,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pH值较低时,部分甲醛残留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缩聚体系中的pH值为4~5时,合成的微胶囊分散性好且呈球形,胶囊的热焓和耐热温度随pH值增大呈上升趋势.考虑到胶囊的分散性和合成周期,pH值最好控制在4~5.
王学晨张兴祥张晓春樊耀峰牛建津
关键词:微胶囊相变材料正十八烷
四氟乙烯基可熔融加工全氟聚合物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聚四氟乙烯(PTFE)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类特种材料。由于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和分子链规整度较高,使聚四氟乙烯难于熔融加工。为了获得可熔融加工的全氟材料,国内外关于聚四氟乙烯共聚改性的相关研究和报道较多。本文从可熔融加工四氟乙烯基全氟聚合物的结构和特性方面入手,综述了国内外一系列四氟乙烯与全氟第二单体共聚物的最新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全氟聚合物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刘海辉张兴祥王宁
关键词:共聚熔融加工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rmo-regulated Non-woven Fabrics被引量:3
2005年
A series of non-woven fabrics were fabricated by blending 5080 wt% of thermoregulated fibres containing n-eicosane, n-nonadecane or n-octadecane with 040wt% PET fibres and 020wt% PP fibres. The phase change properties,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rmal resistance, heat flux and inn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wool felt and the thermoregulated non-woven fabrics of the non-woven fabrics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The thermo-regulated non-woven fabrics absorb heat at 2534℃ and release heat at 1025℃. The measured highest enthalpy of the non-woven is approximately 18J/g. During a heating process, heat flux of the non-woven fabric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heat absorbed by the cold textile touching the hot plate, heat transmitted from the hot plate to the cold plate, and the heat absorbed by PCM from the hot plate during the phase change process. The measured maximum inn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a temperature rising process between the wool felt and the thermo-regulated non-woven fabric is approximately 8℃. The inn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r-Ts>0) lasts 1645 min. By contrary, the measured maximum inn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the temperature decreasing process is approximately-6.5℃. The inn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r-Ts<0) lasts 1650 min. The temperature regulation properties are obviously observed.
张兴祥陶肖明易潔伦李毅
关键词:非织造布热调节相变材料热通量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正> 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MicroPCMs)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ince 1990’s [...
Yick Kit-lun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