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928B-03)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益琴杨雪晴寇宁秦亚洁更多>>
相关机构: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主题

  • 5篇白马藏族
  • 4篇音乐
  • 4篇文化
  • 2篇音乐文化
  • 2篇音乐文化传承
  • 2篇特质
  • 2篇傩舞
  • 2篇文化传承
  • 2篇文化特质
  • 2篇民族
  • 2篇传承
  • 1篇地域文化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形态
  • 1篇音乐要素
  • 1篇圆圆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内涵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女性

机构

  • 6篇陇南师范高等...

作者

  • 5篇张益琴
  • 1篇秦亚洁
  • 1篇杨雪晴
  • 1篇寇宁

传媒

  • 3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艺术探索
  • 1篇新疆艺术学院...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白马藏族池哥昼傩音乐要素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池哥昼傩祭祀是我国远古傩文化的遗存,其中的傩音乐以它多变的速度、力度,固定节奏形态及特殊旋法和音乐结构等音乐手段,诠释着白马人特殊祭祀诉求和音乐个性,是白马藏族傩文化承传至今的重要构件。
张益琴
关键词:白马藏族音乐要素
白马藏族池哥昼傩祭祀音乐的地域文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池哥昼是白马藏族傩祭祀的遗存,其祭祀过程原始、古朴,仪式程式固定,祭祀依托"歌、舞、乐"音乐文化形式诉诸白马人对历史的共同记忆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求,伴随白马人特殊信仰体系被白马人重现、强化,形象地赋予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
张益琴
关键词:音乐文化特质
陇南白马人圆圆舞与康巴藏区锅庄表演形式的异同被引量:4
2010年
陇南白马人圆圆舞和康巴藏区锅庄都属于古老的圆圈歌舞,都是用本民族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民族历史和抒发情怀的艺术形式。圆圆舞和锅庄在音乐特点和表演形式等方面不尽相同,体现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思想情趣和民俗文化传统。
杨雪晴
关键词:白马人康巴藏区
白马藏族“池哥昼”傩舞艺术形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池哥昼是白马藏族傩祭祀仪式遗存,祭祀以驱鬼逐役、酬神纳吉为目的,围绕逐家串户跳池哥昼傩舞的方式进行,具有浓郁的原始特性和民族特色。作为祭祀仪式表征符号的池哥昼傩舞,古朴、原始,以其丰富的表演形态和风格全方位地透析出无文字民族独有的聚合信仰、娱人娱神、以舞叙事、重温历史等多重文化特性,是研究白马文化的"活化石"。
张益琴
关键词:白马藏族傩舞艺术形态文化特质
无文字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人文内涵——以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白马藏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采用礼俗活动中的模仿、师承、家传等多种方式将古老、传统的傩舞"池哥昼"、圆圈舞、传统酒歌等音乐文化样态保留至今,体现出无文字民族特有的文化传承特征及人文内涵。从无文字环境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入手,对白马藏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特性及文化功能进行初步的考察和研究。
张益琴寇宁秦亚洁
关键词:白马藏族音乐文化口传心授
女性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定位与价值——以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为例被引量:7
2010年
白马藏族女性在不同场域中的角色地位、性别地位、歌唱地位、文化传承地位以及祭祀角色表演地位一直都很高。而且,在民族文化的传播及传承过程中,白马女性的角色地位更是白马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原生性框架及社区文化互通不变的隐性力量,这一力量直接透射着白马女性对本族音乐文化传承不可磨灭的作用与价值。
张益琴
关键词:女性音乐文化传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