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D0510021)

作品数:6 被引量:287H指数:6
相关作者:杨玉盛谢锦升杨智杰黄石德陈光水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植被
  • 5篇植被恢复
  • 5篇红壤
  • 4篇土壤
  • 4篇退化红壤
  • 3篇土壤有机
  • 2篇有机碳
  • 2篇有机质
  • 2篇土壤有机质
  • 1篇碳吸存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土壤团聚体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团聚体
  • 1篇团聚体稳定性
  • 1篇气室
  • 1篇侵蚀红壤
  • 1篇吸收法
  • 1篇呼吸速率
  • 1篇

机构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福建省林业科...

作者

  • 6篇谢锦升
  • 6篇杨玉盛
  • 5篇杨智杰
  • 4篇黄石德
  • 3篇解明曙
  • 3篇陈光水
  • 2篇曾宏达
  • 1篇朱锦懋
  • 1篇杨少红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3篇2008
  • 3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39
2008年
土壤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及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红壤侵蚀裸地大团聚体水稳定性程度低,植被恢复后大团聚体稳定性显著提高。裸地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基本相似,植被恢复后,有机物质输入的增加促进了团聚体的形成,从而改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大团聚体对有机碳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有机碳含量高于全土和微团聚体、粉粒及粘粒有机碳含量,大团聚体有机碳恢复速度也快于微团聚体以及粉粒与粘粒有机碳的恢复速度。植被恢复使裸地0-10 cm土层大团聚体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从15%左右增加到32%-42%。土壤中增加的有机碳约41%-51%储存在大团聚体中,24%-38%储存在微团聚体中,20%-31%储存在粉粒及粘粒中。团聚体稳定性的增强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植被恢复时间越长,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程度也越好。
谢锦升杨玉盛陈光水朱锦懋曾宏达杨智杰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植被恢复退化红壤
土壤轻组有机质研究进展被引量:52
2006年
土壤有机质在碳和氮循环及维持土壤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密度分组技术可将土壤有机质分成轻组和重组.轻组密度一般<2.0 g.cm-3,通常用密度浮选法分离得到,早期分离轻组的重液是有机溶剂,目前多用水溶性无机盐,结合密度和颗粒大小的分离技术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轻组主要由可识别的不同分解阶段的植物残体组成,还包括孢子、种子、动物残体、微生物的残骸以及一些吸附在碎屑上的矿质颗粒.土壤轻组仅占土壤质量的一小部分,但轻组的碳含量一般显著高于全土.轻组物质的碳氮比高,周转速度快,是易变有机碳的良好指标.土壤轻组一般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并大部分聚集在土壤表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土壤轻组主要受残留物输入的时间、数量、组成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轻组对耕作经营措施、作物轮作制度、土地利用、施肥等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密度分组与颗粒大小分组技术的结合是今后研究轻组的主要技术手段,土地利用和经营管理的变化对土壤轻组数量和性质的时空动态影响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谢锦升杨玉盛解明曙杨少红杨智杰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碳吸存的影响被引量:23
2006年
侵蚀退化土壤具有较大的碳吸存潜力,恢复我国大面积退化土壤对增加碳汇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汀县河田镇研究了侵蚀退化裸地恢复为马尾松、板栗园和百喜草地后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试图揭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以及侵蚀退化红壤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碳吸存潜力和速率。裸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极低,垂直分布变化不明显;而植被恢复显著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碳古量和储量,0~5cm土层受植被恢复影响最大,40cm以下土层深度受植被恢复的影响很小,0~20cm土层是储存有机碳的主要层次。以次生林为参照,裸地土壤的碳吸存潜力为56t/hm^2,而植被恢复后土壤仍约有30~44t/hm^2的吸存潜力。马尾松林、板栗园和百喜草地0~100cm土层土壤碳吸存量分别为25.234t/hm^2,11.418t/hm^2和15.394t/hm^2,年平均碳吸存速率分别为1.06t/(hm^2·a).1,90t/(hm^2·a)和3.08t/(hm^2·a).短期碳吸存速率高于长期碳吸存速率。
谢锦升杨玉盛解明曙黄石德钟炳林岳辉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植被恢复碳吸存退化红壤土壤侵蚀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轻组有机质的影响被引量:35
2008年
谢锦升杨玉盛解明曙陈光水杨智杰黄石德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植被恢复
侵蚀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呼吸日动态及日呼吸速率测定方法比较被引量:13
2006年
采用密闭室红外气体分析仪法(IRGA法)观测了中亚热带红壤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后不同季节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变化,并比较了IRGA法与碱吸收法(AA法)测定的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后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呈单峰曲线,与土壤温度的昼夜变化基本一致,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13:00~17:00,最低值出现在凌晨3:00~7:00;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土壤日呼吸速率,但明显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马尾松林对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降低程度高于板栗园和百喜草地,且对夏季的降低程度影响最大.而IRGA法和AA法测定的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显著的幂函数关系,AA法测定的土壤呼吸速率为IRGA法的27.5%~218%,平均为76.2%.当土壤呼吸速率较低时,AA法比IRGA法高估了土壤呼吸速率;反之,AA法则低估了土壤呼吸速率.
谢锦升杨玉盛曾宏达杨智杰黄石德岳辉
关键词:红壤植被恢复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动态被引量:44
2008年
以次生林为对照,研究了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侵蚀退化红壤及其恢复为马尾松林、板栗园和百喜草地后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侵蚀裸地表层土壤轻组有机质含量在0.05~0.14g.kg-1,无明显的季节变化;恢复的马尾松林、板栗园和百喜草地表层土壤轻组有机质含量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冬春季节比夏季高58%~122%.夏季恢复植被下的土壤轻组有机质C含量和C/N均较低,而轻组有机质N含量较高,表明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导致轻组有机质快速分解.次生林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恢复的生态系统基本一致,但波动幅度较小,5~10cm土层轻组有机质含量无明显的季节差异.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动态还受小生境和植被类型的影响,与林地相比,百喜草地土壤轻组有机质数量波动幅度较高.建议采用多次取样或者综合气候、植被和经营措施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取样时间,以提高轻组有机质的观测精度.
谢锦升杨玉盛杨智杰黄石德陈光水
关键词:退化红壤植被恢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