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339042)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智贤王曦曦何云廖新红石尖兵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造影
  • 2篇灰阶
  • 2篇肝损伤
  • 2篇超声
  • 2篇超声造影
  • 2篇超声造影评价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川芎嗪
  • 1篇脂质体
  • 1篇锐器
  • 1篇锐器损伤
  • 1篇硫酸铵梯度法
  • 1篇急性
  • 1篇肝脏
  • 1篇川芎
  • 1篇川芎嗪

机构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李艳宁
  • 2篇芦爱霞
  • 2篇陈琳
  • 2篇张莉
  • 2篇廖新红
  • 2篇何云
  • 2篇王曦曦
  • 2篇张翠红
  • 2篇李智贤
  • 1篇杜娟
  • 1篇李志
  • 1篇张志荣
  • 1篇石尖兵
  • 1篇黄义昆

传媒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灰阶超声造影评价大鼠急性锐器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评价灰阶超声造影对急性锐器肝外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只大鼠肝内共建立锐器肝外伤模型40处,分别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肝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并与病理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肝内损伤的部位及血肿范围,27处损伤区血肿形成无活动性出血,超声造影表现为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无增强,损伤区血肿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分界清晰。8处损伤区有活动性出血造影后表现为门脉相微气泡自肝内损伤血管处向血肿区呈“涌泉状”移动。超声造影显示肝内损伤区的敏感性为87.5%(35/40),显著优于常规超声20%(8/40)(P=0.000)。结论灰阶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超声对实验大鼠急性锐器肝损伤的诊断水平,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芦爱霞李智贤张莉李艳宁廖新红何云王曦曦张翠红陈琳
关键词:锐器损伤超声造影
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川芎嗪脂质体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通过实验确定盐酸川芎嗪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用硫酸铵梯度法主动载药制备盐酸川芎嗪脂质体。结果:包封率为48·82%,载药量为4·07%。结论: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川芎嗪脂质体可行。
黄义昆张志荣杜娟李志
关键词:盐酸川芎嗪脂质体硫酸铵梯度法
灰阶超声造影评价大鼠急性钝器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急性闭合性钝器致肝损伤及活动性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用20只大鼠建立钝器肝外伤模型20个,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肝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并与大鼠尸体解剖和病理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肝内损伤的部位及血肿范围。6处损伤区血肿形成无活动性出血,超声造影表现为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无增强,损伤区血肿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分界清晰。13处损伤区有活动性出血,8处超声造影表现为微气泡自肝破裂口向肝外呈"喷射状"移动;5处表现为门脉期微气泡自肝内损伤血管处向血肿区呈"涌泉状"移动。病理结果与超声造影结果基本一致。超声造影显示肝内损伤区的敏感性为95.0%(19/20),显著优于常规超声检测[35%(7/20)],(P<0.01)。结论:灰阶超声造影可实时、动态观察闭合性肝损伤的范围、程度及活动性出血的情况,对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李智贤李艳宁廖新红何云张莉芦爱霞张翠红王曦曦石尖兵陈琳
关键词:肝脏
共1页<1>
聚类工具0